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子烁    罗颜    徐慧雯    黄紫婷    苏鹤轩    王凯鹏  胡永华    许蓓蓓   《现代预防医学》2021,(10):1843-1848
目的 描述不同年龄段中国老年人不同体重状态下的多病共存情况,分析体重状态与多病共存的关系。方法 采用2002—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以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描述不同体重状态老年人群的多病共存现状,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分别分析体重状态与疾病数量以及多病共存的关系,使用关联规则分析不同体重状态下的疾病组合情况。结果 共44 631名调查对象纳入分析。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超重(β = 0.13,95%CI:0.09~0.18)及肥胖人群(β = 0.29,95%CI:0.22~0.35)所患疾病数更多,超重(OR = 1.17,95%CI:1.09~1.26)及肥胖人群(OR = 1.37,95%CI:1.23~1.53)多病共存患病风险更高。在65~79岁年龄组,功能损伤类疾病(牙齿缺损、感觉损伤及认知损伤)组合在低体重老年人群的出现频次高,关联强度大;心血管代谢类疾病(高血压、心脏疾病、卒中及糖尿病)组合在正常体重、超重以及肥胖老年人群的出现频次高;在80~94岁以及95岁以上年龄组,不论体重状态,功能损伤类疾病(牙齿缺损、感觉损伤及认知损伤)组合在老年人群的出现频次高。结论 我国老年人群多病共存现状严峻,在不同年龄段中,多病共存患病风险以及疾病组合在不同体重状态下存在差异。充分了解不同体重状态下多病共存的差异,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多病共存的管理与干预,为老年人群健康的精准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人视力损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防治视力损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调查数据,以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评估研究对象的视力功能。采用SAS 9.4进行χ2检验和加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5176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85.1±11.3)岁。我国老年人视力损害的加权患病率为7.69%。加权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年龄(与65~79岁老年人相比,80~89岁OR=2.27,95%CI:1.92~2.69;90~99岁OR=4.80,95%CI:4.00~5.76;100岁及以上OR=10.28,95%CI:8.46~12.49),职业为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OR=1.29,95%CI:1.03~1.62)和无业人员(OR=2.26,95%CI:1.12~4.56),患白内障(OR=2.04,95%CI:1.61~2.59)和青光眼(OR=1.62,95%CI:1.01~2.60)的老年人群患视力损害的风险较高;在婚状态(OR=0.74,95%CI:0.61~0.88)、自评经济状况较好(自评经济状况一般OR=0.73,95%CI:0.57~0.93;自评经济富裕OR=0.51,95%CI:0.37~0.70)、高教育程度(OR=0.59,95%CI:0.38~0.92)的老年人患视力损害风险较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视力损害在我国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并受到年龄、婚姻状态、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特征、白内障和青光眼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老年人视力损害的影响因素制定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曹桂莹    陈子烁    姚珊珊    黄紫婷    苏鹤轩    胡永华    许蓓蓓   《现代预防医学》2020,(19):3544-3548
目的 了解中国中老年人视力损害现状及影响视力健康的因素。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退休追踪调查数据,应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视力损害的个体和省级因素。结果 共纳入18 439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0.3±9.8岁。我国中老年人远视力和近视力损害的患病率分别为19.0%和18.8%。多水平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远视力损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年龄(50~59岁:OR=1.37,60~69岁:OR=1.74,≥70岁:OR=2.08)、女性(OR=1.35)、农村居住地(OR=1.15)、多病共存(OR=1.85)、高文盲率(中文盲率地区:OR=1.09,高文盲率地区:OR=1.33)和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等收入地区:OR=1.08,低收入地区:OR=1.04)(P均<0.05);近视力损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年龄(50~59岁:OR=1.46)、女性(OR=1.39)、农村居住地(OR=1.39)、多病共存(OR=1.72)、高文盲率(中文盲率地区:OR=1.09,高文盲率地区:OR=1.34)和低人均GDP(中等收入地区:OR=1.32,低收入地区:OR=1.25)(P均<0.05)。高教育水平是远视力损害(小学及初中水平:OR=0.72,高中及以上水平:OR=0.49)和近视力损害(高中及以上水平:OR=0.75)的保护因素(P均<0.001)。结论 远视力损害和近视力损害在我国中老年人中很常见,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涉烟经济犯罪研判工作的检测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涉烟犯罪智能检测系统。该系统使用YOLOX-Cr算法对涉烟图像进行目标检测。通过引入坐标注意力用于聚合涉烟图像中的关键性特征;使用Transformer计算全局特征信息的远程依赖关系,从而增强网络对前景和背景的辨别能力。在构建的首个涉烟数据集Cr-12K上测试了系统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涉烟图像检测的均值平均精度(mAP)达到87.0%,相较YOLOX提升了1.4%,填补了涉烟经济犯罪领域智能化检测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睫毛毛囊蠕形螨感染状况及其与眼表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SS患者22例(44眼)作为SS组,同期在干眼门诊就诊的非SS的干眼病患者21例(42眼)作为对照组(非SS组)。2组患者均进行5项干眼问卷(DEQ-5)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无创伤泪河高度、无创伤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缺失比例、荧光素染色角膜评分、睫毛毛囊蠕形螨计数的检查。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变量间的相关性判定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非SS组蠕形螨数量明显高于SS组(Z=-2.41,P=0.021)。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与睑板腺缺失比例(r=0.40,P=0.02)和DEQ-5量表的分数(r=-0.70,P=0.02)存在相关性,而在非SS组患者蠕形螨检出的数量仅与DEQ-5量表的分数存在相关性(r=0.63,P=0.04)。而当按照蠕形螨阳性与阴性分类时,2组间仅睑板腺缺失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14,P=0.002)。结论:相比非SS干眼患者,SS患者睫毛毛囊蠕形螨检出数量更少。DEQ-5量表分数、上睑板腺缺失比例与蠕形螨的检出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中老年人心脏代谢性共病(CMM)与失能的关系,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失能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