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全州12次23轮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效果评价,说明强化免疫质量逐年提高,服苗率1996年最低为89.14%,1999年/2000年扫荡式免疫最高为99.87%。通过历年强化免疫活动,使漏卡漏种儿童明显减低,同时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农牧区开展健康教育推动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方法开发宣传品、培训专业人员、动员当地知名人士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结果居民知晓率、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分别由项目前的48.84%、42.61%上升到项目后的91.27%、75.02%,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57.13,χ2=838.16;P均<0.001)。结论在农牧区开展乙肝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可促进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黄南藏族自治州(黄南州)辖2个农业县(同仁、尖扎)、2个牧业县(泽库、河南),为探讨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现将1996~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黄南州1996年-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策略及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黄南州1996年-2006年共报告麻疹921例,死亡2例,总发病率为44.74/10万.8月龄~14岁病例数占总病例的78.18%;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33.55%,无免疫史的占27.80%,免疫史不详的占38.65%;发病高峰在3月~6月显散发和暴发并存,病例以牧业县高于农业县.结论:未免疫和免疫失败人群的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高免疫覆盖率和高质量的监测是控制麻疹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查明同仁县三完校、风疹疫情暴发流行的原因,并将疫情进行应急处理。方法调查风疹流行的过程、临床特征,并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2006年12月23日-2007年1月18日全县累计报告风疹病例79人,发病年龄最小的2·6岁,最大的22岁,7-14岁在校生72例,占发病总数的91·14%,学龄前儿童发病7例占发病总数的8·86%。结论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由于该校部分学生未接种过风疹疫苗,教室内学生密度较大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因此接种风疹疫苗,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能有效控制风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影响黄南藏族自治州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探索提高农牧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访问、入户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及信息。结果2004年黄南藏族自治州新生儿HepB1报告及时接种率为42.61%,其中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91.77%,在家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19.58%;全州住院分娩率为31.90%;入户接种占51.06%;HepB1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是家长不知道,占39.66%。结论2004年全州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较低。今后要加大宣传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掌握在家分娩孕妇的分娩信息和合理安排在家出生新生儿及时接种,是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前筋膜缝合预防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咽部不适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07~2014-06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62例,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对照组术中不缝合椎前筋膜。术后对两组患者咽部不适感及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JOA改善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咽部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咽部不适感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前筋膜缝合预防颈椎前路术后咽部不适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已确诊为小儿髋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敷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患儿的疗效。方法:将9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喂服乳酸菌素片、思密达;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大黄汤喂服治疗。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平均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胆红素下降至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85.71%,对照组为53.0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