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笔者采用鞘膜切除电灼止血治疗除交通型鞘膜积液的各型鞘膜积液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58例,年龄3~75岁,病程3月~15年。精索鞘膜积液18例,右侧10例,左侧8例,积液最小2.5cm×3.0cm,最大3.5cm×5.0cm,睾丸鞘膜积液40例,右侧22例,左侧18例,鞘膜积液最小4.0cm×4.5cm×5.0cm,最大9.0cm×12cm×15cm。 1.2 手术方法:睾丸鞘膜积液取患侧阴囊切口,精  相似文献   
2.
饶智  黄惠  陈惠明  陈国春 《当代医学》2010,16(26):91-92
目的探讨小切口静脉点状剥脱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4年3月~2009年3月,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后,在小腿静脉迂曲处采用小切口静脉点状剥除结扎血管,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123例(患肢143例)按照国际静脉联盟关于慢性静脉疾病临床分级标准,C2:112条患肢,C3:22条患肢,C4:7条患肢,C5:2条患肢。结果每条患肢手术时间平均90min,每条患肢需切小的切口约平均5.5个,住院时间平均14.2d。术后下肢乏力、酸帐感消失,无曲张静脉残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部位淤血不适患肢85.3%,局部小片皮肤麻木感患肢11.19%。本组部分患者随访半年~2年的无复发或溃疡改变。本组无皮肤坏死、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拴、肺栓塞、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加小切口静脉点状剥脱静脉术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手术简单,安全,美观明显改善且疗效可靠,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肱骨髁上骨折是肘关节最常见的骨折 ,多见于少年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容易引起肘内翻畸形及部分关节功能障碍。采用手法闭合复位治疗 ,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我院自 1997年~ 1999年 ,对5 4例不同程度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病人进行复位固定。复位主要使骨折远端向外倾斜 ,以防止肘内翻畸形 ,力求达到骨折端对位良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4例 ,男 36例 ,女 18例 ,左肘 4 6例 ,右肘 8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最小一岁半 ,最大 12岁 ,平均年龄 6 .5岁 ,伸直型 4 9例 ,屈曲型 5例。根据移位程度可分为严重移位 2 3例 ,轻度移位16例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妊娠合并阑尾炎的手术效果。方法我院2005年2月~2008年12月之间共收治了185例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共73例(39%),其中妊娠伴发阑尾炎6例(3.2%)。总结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并对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6例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术后5例经病理诊断为阑尾炎,1例证实是右侧输卵管扭转,阑尾正常,行输卵管矫正手术和预防性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约40min,术后住院时间5.5d,无并发症发生。随访平均14个月,4例患者分娩健康婴儿,1例患者人工流产,1例产前检查正常。结论早、中期妊娠合并阑尾炎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与人工口尝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新五汁饮的最佳矫味剂.方法:基于电子舌技术综合评分从常用的20种矫味剂中筛选出味觉响应值相近的矫味剂,再通过人工口尝评价优选出最佳的一种矫味剂.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统计分析采用95%可信区间重叠法进行多组间的比较,人工口尝评价结果采用DPS统计软件中单向有序列联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骨科2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择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某院骨科骨折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168例患者,对所选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121例,使用率72.0%。其中118例存在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率97.5%。不合理用药类型:77例无指征用药,占65.3%; 72例给药时机不适宜,占61%;58例用药疗程过长,占49.2%; 28例药物选择不合理,占23.7%; 27例单次给药剂量过大,占16.1%; 2例术中无需追加而追加或需要追加而未追加,占2%。主要使用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他啶、五水头孢唑林、头孢西丁。结论:在2种手术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严重,应强化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饶智  黄艺  黄惠 《农垦医学》2009,31(5):424-425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占位的外科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2008年6月手术治疗24例巨大甲状腺占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切除标本重量均240g以上,1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3例术后出现饮水呛咳,经对症治疗1w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的手术操作和个体化治疗,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成功切除巨大甲状腺占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2004年8月实施的186例LC转开腹手术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转开腹率3.23%(6/186),术前手术适应症掌握不严、选择病例不当4例(66.7%)术中因出现技术性并发症而导致强迫性开腹2例(33.3%)。结论: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是术前诊断不确切,术者经验不足,病变复杂,胆管解剖不清。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转开腹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2002年2月-2004年8月实施的186例LC转开腹手术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转开腹率3.23%(6/186),术前手术适应症掌握不严、选择病例不当4例(66.7%),术中因出现技术性并发症而导致强迫性开腹2例(33.3%)。结论 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是术前诊断不确切,术者经验不足,病变复杂,胆管解剖不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总医院喀什院区收治的60例良性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乳房肿块切除术,研究组给予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 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乳房外观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VEGF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乳房外观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乳腺肿块患者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患者术后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