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7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3篇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诱发的急性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两个主要的病理生理因素,血小板是惟一参与这两个病理生理过程的细胞,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关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相继发布,冠心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更新。本文主要评述近年来新发表的有关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及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是目前冠心病最主要的治疗技术之一,系采用经皮穿刺动脉,将球囊扩张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加压充盈球囊,利用球囊的机械挤压作用扩张狭窄处,使血管内径增大,血流增加,从而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并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随着术者经验的积累,器械及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及新技术的出现,PTCA的适应征不断扩大,成功率增加,并发症率正逐渐下降。目前,大部分的PTCA术仍然是根据1988年美国AHA/ACCPTCA指南中所建议的冠状动脉造影术与PTC…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摘要患者,男,50岁,主因"腹痛3天,加重5小时"入院。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位于剑突下,腹痛呈持续性,无明显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进食极差,伴发热,最高38.5℃,逐渐出现巩膜黄染、乏力。5小时前腹痛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测血压72/36 mm Hg,予以多巴胺升压治疗,查心电图考虑"急性心肌梗死",转至我院急诊后腹痛、胸痛未缓解,测血  相似文献   
4.
动物实验表明心痛定(Nifedipine)选择性地阻断了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钙依赖兴奋收缩偶联过程,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作功和氧耗量,扩张冠脉和外周血管,自7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与心绞痛。近年来研究表明,它具有减轻缺血心肌损伤的潜在效益和抗心肌梗塞后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作用。本文研究心痛定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安全性和潜在有益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 Spreadex凝胶电泳两种方法分析微卫星多态性。方法 取 1 1 8例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 ,以高盐沉淀法提取基因组 DNA,经 PCR扩增 HO- 1基因启动子微卫星序列后 ,分别采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 Spreadex凝胶电泳两种方法进行基因型分析 ,并选择部分样本以 Sanger末端终止法测定 DNA序列。结果 长度相差 8bp的两条 DNA marker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相隔 1 mm;而在 Spreadex凝胶上相隔 8mm,图像清晰且条带分明。同一批样本分别采用两种方法电泳 ,1 1 8个样本中 1 1 0个结果一致 ,两种电泳方法一致性为 93%;对电泳结果不一致的样本重新进行电泳 ,均为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结果改变而 Spreadex凝胶电泳结果不变 ,最后两种电泳方法一致性达1 0 0 %。Spreadex凝胶电泳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符合。结论 与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相比 ,Spreadex凝胶电泳分辨率较高 ,重复性较好 ,更适用于分析微卫星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杨俊娟  程宇彤  洪涛  陈明  高炜  霍勇 《中国医刊》2006,41(11):46-4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血浆总胆红素的关系。方法入选1998~2004年间成功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并且于术后6个月以上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患者120例,原靶病变管腔直径狭窄≥50%为支架内再狭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并测定血浆总胆红素浓度水平。结果120例患者共159处置入支架,50%位数复诊时间是9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53例(57处病变)。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患者复诊时血浆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2.36±4.91)μmol/L和(14.86±5.38)μmol/L,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胆红素水平≤12.5μmol/L组和>12.5μmol/L组患者的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率比较,56.7%(34/60)比31.7%(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胆红素水平进入回归方程,OR值0.899,95%。95%CI0.819~0.987,P=0.026。结论正常生理范围内的血浆胆红素浓度水平与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负相关,高血浆胆红素浓度水平是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霍勇 《家庭医药》2005,(8):36-37
小小感冒也可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当患上腹泻、感冒、疱疹或麻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后,突然出现胸痛、憋气、胸闷等症状,就要提高警惕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预测非典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可能性的诊断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3 420例入院疑诊冠心病且具有非典型心绞痛症状表现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依据比数比(odds ratin,OR)值分别赋予分值,同时计算危险得分,建立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诊断评分方案。分析危险积分和冠心病发病率、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下面积检验该评分方案的应用效能。对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scanning,CT)检查行危险因素分析,依据OR值赋值,将冠状动脉CT纳入诊断评分方案后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检验评分方案应用效能的变化。结果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发病率为63.68%。年龄、男性、吸烟史、糖尿病史、原发性高血压史及血脂异常为诊断评分方案(命名为ABCDDS方案)的6个因素。诊断评分方案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标准误为0.010。危险积分范围:0~11分。危险积分越高,患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大。随着危险积分分值的增加,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重。冠状动脉CT积分7分,冠状动脉CT纳入诊断评分方案后,ROC曲线下面积增加至0.832。结论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诊断评分方案简单、实用,可有效预测非典型心绞痛冠心病。冠状动脉CT可提高诊断评分方案的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9.
10.
<正>2009年10月欧洲高血压学会公布了欧洲高血压指南(2007)再评价[1],结合ADVANCE、HYVET、ACCOMPLISH和ONTARGET等临床试验的结果,在高血压亚临床器官损害评估、高血压降压目标、联合降压用药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学术观点。其中,关注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危险,完善亚临床器官损害的筛查进行早期干预是本次指南再评价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