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提取物抗辐射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 研究苹果提取物的组成成分及其抗辐射效应。方法 : 利用分光光度法及HPLC法分析苹果提取物中酚类物质 ,并采用灌胃方式给予实验小鼠 ,连续灌胃 30 d后接受 7Gy60 Co-γ射线一次性辐照 ,照射后一半动物取血进行白细胞计数 ,另一半动物观察平均存活时间和 30d存活率。结果 :  (1 )苹果提取物中主要的酚类成分为原花青素低聚体 ,儿茶素单体 ,酚酸 ,黄酮等酚类物质。 (2 )灌胃高剂量苹果提取物 30 d的小鼠经 7Gy一次性辐射后 ,第 7d小鼠白细胞数量比辐射对照组提高了 1 1 2 % (P<0 .0 1 ) ,第 1 4 d小鼠白细胞数量提高了 52 % (P<0 .0 5) ;且苹果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的 30 d存活率明显高于辐射对照组 (P<0 .0 5)。 (3)服用中、高剂量的小鼠比辐射对照组平均存活天数分别提高了 72 % (P<0 .0 1 )和 69% (P<0 .0 1 )。结论 : 苹果提取物对 7Gy剂量一次性照射具有拮抗作用。其主要成分可能为原花青素低聚体 ,儿茶素等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桑芪首乌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压及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 选择8周龄雄性SHR 30只,适应性喂养至10周龄,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桑芪首乌片组(SQ组)、厄贝沙坦片组(EB组)和模型组共3 组,每组10 只,连续给药28 d。同龄WKY 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每周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血压。给药28天后取材,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计数法检测各组大鼠循环内皮细胞计数,HE 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胸主动脉形态学改变。结果 给药期间,与模型组相比,SQ组SBP和DBP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给药28 d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升高(P <0.01),而与模型组相比,SQ组循环内皮细胞计数计数降低(P<0.01);HE观察胸主动脉显示,与模型组相比,SQ组大鼠血管内膜较完整,中膜肌纤维排列相对齐整,内皮损伤程度较轻;血管形态学方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管壁厚度(WT)、管腔内径(LD)、中膜厚度(MT)、血管横截面积(WCSA)、管腔面积(LCSA)明显增大(P<0.05或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SQ组WT、LD、MT、WCSA、LCSA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桑芪首乌片能够明显降低SHR的血压,降低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改善血管内皮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桑芪首乌片抑制RAAS系统途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Williams综合征(Williams syndrome,WS)儿童的早期运动发育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间59例0~24月龄的WS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0例,女19例。根据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Ⅱ)测试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患儿的运动发育情况。 结果 男女儿童月龄和运动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组、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和18~24月龄组的粗大运动商分别为94±5、78±11、71±8、63±8,精细运动商分别为94±5、80±10、74±9、65±9,粗大运动商和精细运动商随着月龄增长逐渐下降(P<0.05)。<6月龄组、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和18~24月龄组的粗大运动发育异常率分别为0%、53%、87%、93%,精细运动发育异常率分别为0%、47%、67%、93%,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异常率均随月龄增长而上升(P<0.05)。 结论 6个月以内WS儿童未表现出明显的运动能力落后,但随年龄增长其运动能力逐渐降低,运动发育迟缓率逐渐增加。因此必须做好该人群运动能力的随访工作,早期制订干预策略以减少运动发育迟缓的发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9):984-987]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的摆位误差,计算不同肺叶靶区外放边界,为精准放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SBRT的患者300例,回顾性分析其CBCT影像资料,根据体位固定方式分为热塑体模組和负压真空垫组,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值,计算每个肺叶的靶区外放边界值。结果两组患者左右、头脚、前后三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6±0.21),(0.21±0.18)]cm、[(0.25±0.23),(0.29±0.22)]cm、(0.26±0.12),(0.20±0.18)]cm。在前后和头脚方向,两组摆位误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在X、Y、Z方向的外放边界分别为0.4 cm、0.4 cm、0.5 cm,0.6 cm、0.6 cm、0.6 cm,0.6 cm、0.7 cm、0.6 cm,0.4 cm、0.5 cm、0.4 cm,0.8 cm、0.8 cm、0.8 cm。结论放疗患者于每次治疗前行CBCT扫描可以有效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性;计算每个肺叶靶区外放边界值,可以为放疗医生靶区外放提供参考,在消灭肿瘤的同时并明显降低正常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对心、脑、肾等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等血被流变学均发生显的改变本院收治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100例患,用Dy频谱仪照射治疗。其中60例做为观察组和临床常规治疗40例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重点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一种乳腺癌适形放疗中新的射野衔接技术,以保证乳腺癌患者放疗时锁骨上区域与胸壁区域靶区剂量均匀衔接,并降低治疗计划设计与实施中的操作复杂度。方法:选取一例乳腺癌胸锁联合照射病人,锁骨上靶区采用半野照射技术,胸壁靶区采用非共面切线野照射技术,使上下两组照射野在射野衔接处相切。使用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照射靶区,处方剂量设置为50Gy包绕95%靶区体积,使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三维剂量分布。结果:半野照射技术结合非共面照射技术应用于乳腺癌胸锁联合照射时,在治疗计划系统上显示处方剂量在射野衔接处均匀衔接,50Gy处方剂量等剂量线平滑,剂量线未见明显的凹陷和突出现象,无剂量冷热点出现。结论:半野照射技术联合非共面照射技术用于乳腺癌胸锁联合照射。在TPS上演示显示使用该方法能够使相邻射野剂量均匀衔接,适用于胸壁部分靶区头脚方向长度大于20cm的患者放射治疗需求,且使用方法较传统方法更加简单易行,值得推广,临床实际使用中建议使用验证手段来保障该技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C)PD)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58例AECOPD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采取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对照组则只予普遍祛痰药--喷托维林氯化铵糖浆口服.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10 d的呼吸频率、PaO2、PaCO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90.O%(27例)比78.6%(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5±2)%比(55±3)%,(46±5)%比(53±3)%,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多于治疗组[(16±5)d比(12±3)d,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可明显改善AECOPD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铱192后装放射源在空气中刻度的散射因子。方法:PTW井形电离室放置在离地1 m高的支架上,测量在电离室外缘离墙距离5 cm到200 cm处进行,读数以200 cm处读数归一。按多步法、DGMP法和遮挡法要求在空气中用Farmer指形电离室在不同源室距(SCD)上对铱192后装放射源进行测量,遮挡法测量中在放射源和电离室之间放置6 cm厚度的圆锥台型铅挡,测得数据用Origin8.0软件进行拟合处理分析。测量中读数均摈弃端效应、暗电流并做梯度修正。结果:井形电离室对铱192放射源刻度,读数在电离室和墙壁距离较近时受到墙面散射影响,电离室外缘离墙壁距离在1 m以上时散射影响可以忽略,Farmer指形电离室在空气中测量结果表明用Goetsch法和DGMP法计算,散射因子恒定与测量距离(SCD)无关且可以忽略,SF法的散射因子略小。结论:井形电离室刻度后装放射源需在最小散射情况下进行,在空气中用指形电离室进行刻度应对散射进行实际测量,遮挡法是较为符合实际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投稿小知识     
陈维军 《医学信息》2010,23(15):3058-3058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铺开,我国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也随之扩大。本文分析了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维适形放疗射野入射角度最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机架入射角度最优化算法.方法 从Pinnacle v7.2计划系统上读取患者几何轮廓信息和三维剂量分布文件,把几何轮廓信息和三维剂量分布在同一坐标系下融合后作为最优化算法输入数据.对每组角度组合都计算其最优射野权重,用基于遗传算法角度最优化方法挑选出最优角度组合,最后把得到的角度组合和各角度射野权重重新输入到Pinnacle v7.2计划系统,和常规三维适形计划相比较.对2例肺癌病例和1例脑瘤病例比较了优化入射角度和常规三维适形计划下剂量分布、DVH图差异和适形度指标.结果 和常规三维适形计划相比,优化计划适形指数分别为0.59和0.70,高于常规三维适形计划的0.36和0.58.DVH图上看肺癌病例,使用优化算法后脊髓受到的最高量分别下降了17.8%和22.4%,肺V:.分别降低了3.1%和4.4%,肺V30分别降低了4.5%和1.5%;对脑瘤病例,晶体和眼球受照剂量也有显著下降.结论 所建立的角度最优化方法可作为计划设计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