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乳膏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于2007年“三伏”及“三九”期间应用止咳平喘乳膏进行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治疗后1年内,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病程及病种分布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止咳平喘乳膏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儿 72例施予西医对症处理,并行中医辨证论治.结果 72例经治后,治愈 48例,好转 23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 98.6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胃电图和胃镜对于儿童胃病诊断的一致性,探讨胃电图在儿童胃病检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36例因消化道症状住院或就诊的人同时经胃镜及胃电图检查的患儿进行比较,按胃镜诊断结果,观察胃电图与胃镜诊断的符合率,对比分析胃电图的主频、振幅和节律变化,探讨变化规律。结果与胃镜诊断相比,胃电图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5.8%,对器质性胃部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不到40%。结论虽然胃镜仍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但胃电图对于儿童胃部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却有着重要意义,可作为初筛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郝静  闫慧敏 《北京中医》2005,24(5):279-28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3月-2005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中医辨证为脾虚气滞型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16岁,其中4岁~16例,7岁~18例,11岁~26例;病程1月~18例,3月~19例,6个月~21例,9个月~2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其中16例伴有恶心、呕吐,5例伴有消瘦.   ……  相似文献   
5.
闫慧敏  霍水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62-3064
目的 探讨膝关节创伤与非创伤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1年3月-10月在我科行MRI检查膝关节的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对韧带、半月板、软骨、脂肪垫及骨质的改变远远优于CT及普通X线检查.结论 膝关节病变均应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和健康人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 门诊确诊的重度寻常痤疮患者10例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10例,分别收集粪便标本,提取细菌DNA,行16S rRNA测序鉴定微生物的种类,并进行菌群差异分析.结果 两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未发现显著差异,仅在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上发现个别具有显著差异的菌.两组标本主要由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组成.比较两组在门、属水平上菌群相对丰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种水平上,Blautia producta、Coprococcus eutactus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和健康人相比,菌群多样性指数未见明显差异.但某些细菌菌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杨燕  闫慧敏  梁建卫  李瑞丽 《中医杂志》2008,49(11):1010-1012
目的 研究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 对114例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患儿进行证候学资料调查及统计分析. 结果 风热闭肺证和痰热闭肺证患儿在发热、痰壅、紫绀、舌象、脉率、精神方面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痰热闭肺证重于风热闭肺证;在恶风恶寒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热闭肺证重于痰热闭肺证;其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发热、痰壅、恶寒、紫绀、舌象、脉率、精神的程度可作为小儿呼吸道合肥病毒性肺炎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的主要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与儿童清肺口服液联用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以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与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口服联用为对照,采用区组随机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分为中药治疗组(试验组)和西药对照组(对照组),在5个中心同时进行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疗程为10天,疗效评价采用终点疗效评价方法和基于临床指标起效时间评价方法. 结果 两种疗效评价方法表明,试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主症发热、咳嗽、痰壅、肺部听诊、X线胸片等的疗效与起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安全性评价良好. 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儿童清肺口服液口服是一种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小儿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慧敏  陈昭定 《北京医学》1996,18(3):183-184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小儿哮喘病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慧敏  杨燕 《北京中医》2000,19(3):30-31
近年来我们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方法单纯用中药治疗小儿哮喘病5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初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