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改变,血脂相关参数的改变,加深对高脂血症引起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机制的认识.方法 30例高脂血症患者为观察组,3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红细胞表面超微结构,比较两者的差异,并对血脂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总胆固醇分别为:(6.85±1.37)mmol / L、(4.19±0.64)mmol / L(P<0.01);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4.26±1.46)mmol / L、(1.54±0.38)mmol / L(P<0.01);扫描电镜下,呈圆拱形锅盖状异常形态红细胞明显增多,部分红细胞互相粘连呈串状或簇状,对照组红细胞形态多呈双凹圆盘状.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红细胞表面超微结构显著改变,可能是导致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红细胞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社区老年人高血压脉压差变化,探讨监测意义及综合干预的措施。方法: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方法,调查了社区3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治疗和健康状况。结果:31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平均脉压差(76.8±13.1)mmHg,194例呈现高脉压差现象(≥60 mmHg),占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62.6%;总服药率为86.8%,血压控制率占患者的18.7%。结论:采用合适的降压药、加强监测血压,将脉压差作为重要的监控指标,社区综合干预,是控制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曲美他嗪治疗组各30例,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疗程24周。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动态心电图测定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LVEDd均有显著减小,LVEF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后两组间LVEDd并无显著差异,然而曲美他嗪治疗组LVEF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也均有显著提高,曲美他嗪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提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的能量代谢,从而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同时改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的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92例,根据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并分级,健康体检者181例为对照组,同时测定血脂各成分及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与AIP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AIP分别为:0.35±0.15和-0.03±0.1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AIP分别为0.20±0.11、0.32±0.10和0.43±0.1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I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通过对AIP的观察,有可能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5.
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心脏临时起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床旁紧急置入漂浮电极导管和经X线透视下置入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的优缺点。方法110例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52例行床旁紧急置入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埘起搏,58例经X线透视下置入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耗时、起搏参数及并发症。结果漂浮电极导管组与普通电极导管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1%与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漂浮电极导管组手术操作耗时较普通电极导管组长(P〈0.05),两组起搏阈值与感知灵敏度、心律失常率、并发症的发生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床旁紧急置入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在抢救的及时性上有其优越性,可作为一项院内或院前急救措施,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缺点,及在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112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组58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54例。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住院天数、球囊及特殊导管使用率、手术操作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桡动脉组与经股动脉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而局部血管并发症少(P<0.05),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但经桡动脉组球囊使用率高(P<0.05),特殊导管使用率也较经股动脉组高(P<0.01),手术耗时长(P<0.01),动脉痉挛发生率也高于经股动脉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痛苦少、血管并发症少,且手术成功率高,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但在开展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前,应积累大量的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心肌梗死支架术后丹红注射液抗血小板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术后丹红注射液的抗血小板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支架术后常规治疗的同时,以丹红注射液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疗效,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后和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42例患者症状消失,治疗前血浆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为(131.34±22.1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40.69±11.26)μg/L。AMI组经治疗后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为(74.59±16.17)μg/L,明显降低(P<0.01)。结论:AMI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血小板活化因子可作为冠心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丹红注射液的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社区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特点及综合干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综合干预的措施。方法:对城市社区241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和448例健康老人,进行病史等调查,检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及健康状况。结果:城市社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及肥胖的比例均很高。结论:采用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定期随访,控制体重,个性化治疗,纠正代谢紊乱,提高社区治疗代谢综合征效果和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AMI后近期心功能不全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0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血浆BNP浓度、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定量,并记录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等项目。所有患者观察随访4周,4周时记录观察期间死亡的发生与否。结果:①AMI后急性期血BNP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②死亡组BNP、Killip分级、CK-MB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AMI后近期死亡与急性期血BNP、CK-MB浓度及Killip分级正相关。结论:血BNP在AMI后的高危患者中显著升高,与急性期心功能Killip分级显著相关,可以尝试用于AMI后心功能不全的早期判别及AMI后近期死亡危险性的早期评价。  相似文献   
10.
和谐德育,是以满足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德育体系诸多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协调相应、配合得当,形成合力,以引导教育者掌握德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教育是一个大系统,中小学教育作为它的一个子系统,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