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病患者住院、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实践表明,一旦出现左心功能不全,CHF进程往往表现为不可逆转。而且一旦心功能失代偿,其病死率可达到80%。临床研究表明,心脏失同步化是CHF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Ⅲ。目前,评估心脏失同步化的主要方法是体表心电图,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心脏失同步化评价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11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1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和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0月本院安装的116例永久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共18例,术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17例,其中囊袋内积血及血肿9例,囊袋皮肤溃破起搏器外露1例,电极导线脱位2例,电极导线断裂2例,起搏介导性心律失常(PMT)1例,起搏综合征2例。结论提高起搏器并发症早期识别能力并及时处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及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曲美他嗪治疗组各30例,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疗程24周。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动态心电图测定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LVEDd均有显著减小,LVEF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后两组间LVEDd并无显著差异,然而曲美他嗪治疗组LVEF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也均有显著提高,曲美他嗪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提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的能量代谢,从而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同时改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4.
漂浮电极与普通电极心脏临时起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床旁紧急置入漂浮电极导管和经X线透视下置入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的优缺点。方法110例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52例行床旁紧急置入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埘起搏,58例经X线透视下置入普通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耗时、起搏参数及并发症。结果漂浮电极导管组与普通电极导管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1%与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漂浮电极导管组手术操作耗时较普通电极导管组长(P〈0.05),两组起搏阈值与感知灵敏度、心律失常率、并发症的发生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床旁紧急置入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在抢救的及时性上有其优越性,可作为一项院内或院前急救措施,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APACHE Ⅲ评分系统对判断风湿性心脏病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整理221例心内科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临床资料,采用APACHE Ⅲ评分系统评估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 本组存活197例,死亡24例,死亡率为10.86%.存活组与死亡组APACHE Ⅲ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入院72小时APACHE Ⅲ评分60分作为界限分,将病人分为≤60分组和>60分组.两组间死亡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APACHEⅢ评分系统的分值与风湿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可以作为评价风湿性心脏病病情和预后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应用桡动脉径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较股动脉径路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短、费用减少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接受。我们总结本院应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体会,评价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及其临床价值,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是安全可靠的,可作为经股动脉途径的补充,也可作为首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的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92例,根据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并分级,健康体检者181例为对照组,同时测定血脂各成分及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与AIP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AIP分别为:0.35±0.15和-0.03±0.1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AIP分别为0.20±0.11、0.32±0.10和0.43±0.1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I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通过对AIP的观察,有可能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AMI后近期心功能不全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0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血浆BNP浓度、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定量,并记录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等项目。所有患者观察随访4周,4周时记录观察期间死亡的发生与否。结果:①AMI后急性期血BNP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②死亡组BNP、Killip分级、CK-MB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AMI后近期死亡与急性期血BNP、CK-MB浓度及Killip分级正相关。结论:血BNP在AMI后的高危患者中显著升高,与急性期心功能Killip分级显著相关,可以尝试用于AMI后心功能不全的早期判别及AMI后近期死亡危险性的早期评价。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支架术后丹红注射液抗血小板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术后丹红注射液的抗血小板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支架术后常规治疗的同时,以丹红注射液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疗效,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后和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42例患者症状消失,治疗前血浆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为(131.34±22.1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40.69±11.26)μg/L。AMI组经治疗后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为(74.59±16.17)μg/L,明显降低(P<0.01)。结论:AMI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血小板活化因子可作为冠心病病情监测的有效指标,丹红注射液的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价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对视网膜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眼科门诊行双眼OCT检查的受试者115例,根据血清Hcy水平将受试者分为高Hcy组(观察组,37例)和非高Hcy组(对照组,78例)。对照组进一步分成Hcy轻度升高亚组(28例)和Hcy低水平亚组(50例)。分析比较性别、年龄、BMI、吸烟情况、基础疾病、血脂及双眼OCT检查视网膜血管计量参数。结果糖尿病及冠心病占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血管定量参数中动脉壁厚度、动脉壁/管腔比值比及动脉横截面面积观察组[(21.69±3.22)μm,(0.32±0.04),(7974.35±1706.88)μm2]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6.23±3.62)μm,(0.24±0.05),(6056.05±1465.72)μm2],动脉内径[(94.81±13.98)μm]小于对照组[(102.55±13.43)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静脉内径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0.69±0.09)比(0.75±0.12),P<0.05]。Hcy轻度升高亚组和Hcy低水平亚组视网膜静脉外径[(170.82±24.71)μm比(159.74±18.82)μm]、静脉壁厚度[(13.77±4.16)μm比(12.75±2.27)μm]及静脉横截面面积[(6703.14±1742.75)μm2比(5528.54±1087.07)μ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cy水平升高可影响视网膜血管结构,初期以视网膜静脉结构改变为主,后期以视网膜动脉结构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