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9篇
  免费   545篇
  国内免费   612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117篇
妇产科学   87篇
基础医学   622篇
口腔科学   339篇
临床医学   2121篇
内科学   913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302篇
特种医学   5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1379篇
综合类   3875篇
预防医学   1465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1307篇
  14篇
中国医学   1234篇
肿瘤学   32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604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664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590篇
  2003年   642篇
  2002年   554篇
  2001年   529篇
  2000年   532篇
  1999年   540篇
  1998年   452篇
  1997年   378篇
  1996年   409篇
  1995年   313篇
  1994年   354篇
  1993年   249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27篇
  1977年   8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10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病原学分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研究。 方法 选择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71例,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取患者骨髓组织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HIF-1α、VEGF和Bcl-2表达,以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171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54例(医院感染率为31.5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和胃肠道为主,分别占35.19%、24.07%和16.67%;共分离病原菌71株,革兰阴性菌39株占54.93%;71株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15株占21.13%、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占16.90%、铜绿假单胞菌10株占14.0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株占12.68%。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53.33%;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60.00%。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75.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66.67%。感染组骨髓组织中HIF-1α和VEGF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未感染组而Bcl-2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未感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感染患者骨髓组织中HIF-1α和VEGF呈高表达而Bcl-2呈低表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包膜内切除和外分离术对垂体腺瘤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154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77例采用神经内镜下包膜内切除(对照组),77例采用外分离术治疗(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肿瘤全切率(94.81%,73/7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2%,61/77;P<0.05),而复发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7.79%,6/77;P<0.05)。观察组GH型腺瘤术后生化缓解率(88.89%,16/18)和PRL型腺瘤术后生化缓解率(88.89%,8/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7.14%(8/14)、45.45%(5/11);P<0.05]。两组术中脑脊液漏、术后脑脊液漏、术后颅内感染、术后垂体功能低下及术后暂时性多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外分离术用于垂体腺瘤的治疗可有效实现肿瘤彻底切除,降低复发率,促进术后生化缓解,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优于包膜内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桃仁红花煎治疗劳力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42例劳力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仁红花煎口服,疗程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单项积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和总分,平板运动实验运动时间和最大代谢当量,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心绞痛总评分、各单项积分及血清胱抑素C、CRP、IL-6、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运动实验运动时间和最大代谢当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心绞痛总评分及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单项评分和血清胱抑素C、CRP、IL-6、IL-18水平,运动实验运动时间和最大代谢当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桃仁红花煎可通过改善劳力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心绞痛积分、运动代谢当量及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采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39岁。根据前踝上穿支皮瓣解剖学基础,按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大小和形状,在小腿下端前外侧设计并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切取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面积为6.0 cm×5.0 cm^14.0 cm×8.0 cm,均为带蒂皮瓣转位。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患者认可等情况,对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及钢板外露均得以修复。供区均I期愈合。术后门诊随访2~1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臃肿不明显,患者对外观表示满意;供区皮片愈合良好,无明显增生、挛缩及溃疡,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简便,穿支较恒定,血供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修复胫后动脉的小腿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川  邵新中  刘柳  杨磊 《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0):790-792
小腿及足踝的严重创伤常导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如同时合并血管损伤,常因没有合适的修复方法而导致截肢。笔者在解剖学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在采用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患肢缺损时用大隐静脉修复供区健侧胫后动脉,使其恢复生理功能。2001—2004年,笔者运用此方法治疗患者1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辑:近期又收到关于精神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稿件14篇,由15个医疗单位32位作者所撰写,作“笔谈综合”予以发表。1谷维素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高志勤,陈明星,余海鹰: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氯氮平前后流涎量的变化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并进一步观察谷维素对流涎量的影响。对象为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无严重躯体疾病,近半年内未用过长效抗精神病药。共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32±7)岁;病程3个月~34年,中位数6年;住院1~18次,中位数3次。将62例患…  相似文献   
9.
邵建平 《中原医刊》2006,33(19):15-16
目的总结梗阻性结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36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一期肠切除吻合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病人中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死亡3例,均为心肺疾患所致,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如果适应证掌握得当,采用术中一次完成的肠道准备,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生物学特性,在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以及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抗细胞黏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