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8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尿道电气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附1532例报告)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总结和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 (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疗效。方法 :采用铲式气化切割环 ,经尿道气化切除前列腺 1 5 32例。结果 :最大尿流率 (Qmax)由手术前 (7.7± 3.8)ml/s到术后 (1 7.9± 3.2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 (2 9.5± 3.6 )分到术后 (9.1± 2 .9)分 ;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 (5 .5± 0 .3)分到术后 (1 .9± 0 .3)分 ;术中前列腺包膜穿孔 2例 ;术后尿失禁 2例 ,前尿道狭窄 1 7例 ,后尿道狭窄 7例 ;无电切综合征及死亡病例。结论 :TUVP治疗BPH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2.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X线定位下行微创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经皮肾穿刺术后,应用输尿管镜和气压腔内碎石机进行碎石取石术。结果 32例患中30例1次取净结石,2例因术中出血,改期行第2次手术取净结石。结石1次取净率93.8%,结石总取净率为100%。结论 mini—PCNL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取石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还是机器人手术,因前列腺的解剖结构是不变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目标也是不变的(通过手术手段,切除包括精囊、部分输精管在内的全部前列腺组织,部分患者需行淋巴结清扫),所以,手术的切除范围和适应证都是一样的,区别只是外科医生所采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RC)后的预后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24例行RAR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男193例,女31例。平均年龄68(36~92)岁。7例(3.1%)接受新辅助化疗。125例(55.8%)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2分。平均体质指数23.4(15.4~35.5)kg/m2。所有患者均行RARC。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复发生存率(RFS)、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和总生存率(OS)曲线。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RARC患者生存结局与围手术期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组224例手术,中位手术时间380(160~670)min。中位术中估计失血量为350(100~1900)ml,72例(32.1%)术中输血。术后T分期分别为≤T1期82例,T2期64例,T3期57例,T4期21例。淋巴结转移49例(21.9%),手术切缘阳性12例(5.4%),伴淋巴脉管侵犯(LVI)82例(36.6%)。术后辅助化疗41例(18.3%)。中位随访时间24(11~60)个月。5年累积OS、RFS和CSS分别为57.15%、48.84%和59.6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HR=5.764,95%CI 1.926~17.249,P=0.002;HR=4.086,95%CI 1.611~10.364,P=0.003;HR=9.391,95%CI 2.118~41.637,P=0.003)、N分期(HR=6.446,95%CI 3.438~12.087,P<0.001;HR=5.661,95%CI 3.086~10.385,P<0.001;HR=5.980,95%CI 2.982~11.992,P<0.001)、LVI(HR=3.319,95%CI 2.008~5.486,P<0.001;HR=2.894,95%CI 1.782~4.701,P<0.001;HR=3.471,95%CI 2.017~5.974,P<0.001)、ASA评分(HR=2.888,95%CI 1.619~5.150,P<0.001;HR=1.765,95%CI 1.060~2.940,P=0.029;HR=2.612,95%CI 1.424~4.792,P=0.002)、体质指数(HR=0.886,95%CI 0.819~0.957,P=0.002;HR=0.885,95%CI 0.819~0.955,P=0.002;HR=0.862,95%CI 0.792~0.938,P=0.001)、年龄(HR=1.580,95%CI 1.250~1.997,P<0.001;HR=1.362,95%CI 1.088~1.705,P=0.007;HR=1.530,95%CI 1.190~1.968,P=0.001)和术中输血(HR=1.899,95%CI 1.160~3.108,P=0.011;HR=2.218,95%CI 1.371~3.587,P=0.001;HR=2.227,95%CI 1.312~3.782,P=0.003)是OS、RFS和CSS的显著预测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HR=4.506,95%CI 1.433~14.175,P=0.01;HR=3.159,95%CI 1.180~8.454,P=0.022;HR=7.810,95%CI 1.674~36.444,P=0.009),N分期(HR=6.096,95%CI 2.981~12.467,P<0.001;HR=5.368,95%CI 2.683~10.740,P<0.001;HR=5.539,95%CI 2.497~12.288,P<0.001)和ASA评分(HR=6.180,95%CI 2.371~16.110,P<0.001;HR=2.702,95%CI 1.175~6.215,P=0.019;HR=6.471,95%CI 2.290~18.286,P<0.001)分别是OS、RFS和CSS的独立预测因素,辅助化疗(HR=0.434,95%CI 0.202~0.930,P=0.032)是O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T分期、N分期和ASA评分是RARC术后患者OS、RFS和CSS的独立预测因素,辅助化疗是OS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感染源及感染部位。抽取脓液或分泌物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分析。对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入院前病程、糖尿病、累及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8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69.77%有明确牙痛史,17.44%患糖尿病,39.53%患者于发病7 d内就诊,15.12%患者白细胞计数≥15×10^(9)/L,56.98%患者出现蜂窝状炎症。以牙源性为主要感染来源,占比72.09%。牙源性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主要病因为智齿冠周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主要为多间隙感染,占比54.65%。下颌下间隙感染为单间隙与多间隙感染患者主要感染部位。送检标本细菌检出率为75.58%,共检出病原菌112株,48.22%为需氧-厌氧混合菌。需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主要为普氏菌,需氧-厌氧混合菌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牙源性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共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59.09%,草绿色链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3.64%,两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均为100.00%。普氏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55%,对奥硝唑的敏感性为100.00%。通过治疗后,31.40%患者出现并发症,主要为上呼吸道阻塞。对比未发生并发症的病例与发生并发症病例的临床资料发现,年龄≥60岁、农民、入院前病程≥7 d、糖尿病、多间隙感染、白细胞计数≥15×10^(9)/L是预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通过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特点、致病原因、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预后并发症影响因素,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抗生素使用及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自发性包膜下肾破裂的诊断和处理水平。方法 对8例自发性包膜下肾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均行B超和CT检查,均可显示包膜下血肿和积尿,B超、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合诊断肾内病变。结果 肾错构瘤3例,在DSA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SS—RAE);肾血管瘤1例,经DSA证实,行SSRAE;肾癌和肾母细胞瘤各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肾盂输尿管积水1例行手术探查,证实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肾实质破裂,行肾修补 肾盂输尿管整形术;1例患拒绝进一步检查治疗。结论 包膜下肾破裂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有其特点。DSA下SSRAE是治疗肾内良性和血管性病变所致包膜下肾破裂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大鼠尿液草酸的含量,研究大鼠饮食对其尿液中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Agilent SB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xtend-C18(4.6 mm×12.5 mm,5μm)为保护柱;以0.018 mol·L-1磷酸二氢钾(含0.0025 mol·L-1四丁基硫酸氢铵,磷酸调pH 2.5~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5 ml·min-1;柱温25℃;进样量20μl;以50 mg·ml-1磺基水杨酸沉淀尿蛋白。观察不同的饮食条件对大鼠尿液草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最低检测限为0.4μg·ml-1。线性范围为62.5~4000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3.49%,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11.56%。在不同的饮食条件下,大鼠尿液草酸含量的波动明显。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尿液草酸钙结石成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科2000年5月~2003年6月应用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囊肿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大鼠尿液草酸的含量,研究大鼠饮食对其尿液中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gilentSB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xtend-C18(4.6 mm×12.5 mm,5μm)为保护柱;以0.018 mol.L-1磷酸二氢钾(含0.0025 mol.L-1四丁基硫酸氢铵,磷酸调pH 2.5~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5 ml.min-1;柱温25℃;进样量20μl;以50 mg.ml-1磺基水杨酸沉淀尿蛋白。观察不同的饮食条件对大鼠尿液草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低检测限为0.4μg.ml-1。线性范围为62.5~4000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3.49%,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11.56%。在不同的饮食条件下,大鼠尿液草酸含量的波动明显。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尿液草酸钙结石成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多参数磁共振(TRUS mpMRI)图像融合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行TRUS mpMRI图像融合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383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穿刺前已完善mpMRI,并对mpMRI上出现的可疑病灶经确认后行前列腺图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 RADS)评分。每例患者均在局麻下行TRUS mpMRI图像融合引导下的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之后进行标准12针系统穿刺。比较并分析靶向穿刺、系统穿刺结果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靶向穿刺中有68例(17.75%)患者出现病理结果升级,显著低于系统穿刺中104例(27.15%)出现病理结果升级(P=0.002);靶向穿刺中有63例(16.45%)患者出现病理结果降级,系统穿刺中有71例(18.54%)患者出现病理结果降级,两种穿刺方法在病理降级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RUS mpMRI图像融合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相比系统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更接近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