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尿中蛋白质含量。方法:利用酸性黄在pH1.64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与蛋白质作用形成酸性黄-蛋白质复合物,在532nm处测定吸收度。结果:吸收度差值的倒数1/|△A|与蛋白质浓度的倒数(1/cp)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1/|△A|=2.98015+464.1832/cp,相关系数为0.9994,线性范围为1.2—360mg·L^-1,检出限为0.88mg·L^-1。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测得结果与邻苯三酚红-钼法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20例,与同期非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6例作比较。结果:老年SAP患者以胆石症为主要病因,多伴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压最多见,部分为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结论: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因以胆源性疾病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伴发病多,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诊疗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危险因素社区综合干预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确诊的2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10例,采取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戒烟、适量运动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110例为门诊随访患者.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血压、血脂、体质指数、血糖、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除体质指数、总胆回醇(TC)在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外,血压、血糖、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急性加重期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方法对23例伴有胃食管反流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24h食管pH监测,分析其反流情况。结果23例患者中,16例JamiesonpH总计分≥12.7分,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变异型哮喘,并给予抗反流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其各项反流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食管反流是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一个主要病因,24h食管pH监测有助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短期抗反流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Ⅱ型呼衰、肺性脑病等危重症为主要表现,需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但有些患者及家属拒绝施行有创机械通气。对这些患者我们在普通病房采用经鼻或口鼻面罩进行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加用呼吸兴奋剂,同时常规治疗不变,却得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0例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雾化液雾化吸入(庆大霉素 地塞米松 α-靡蛋白酶 氯化钠溶液),观察组采用妥布霉素雾化液雾化吸入(妥布霉素 地塞米松 α-靡蛋白酶 蒸馏水),均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痰量、呼吸音、啰音、胸片、平均住院天数及雾化吸入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妥布霉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急性加重期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方法 对23例伴有胃食管反流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24 h食管pH监测,分析其反流情况.结果 23例患者中,16例Jamieson pH总计分≥12.7分,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变异型哮喘,并给予抗反流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其各项反流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食管反流是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一个主要病因,24 h食管pH监测有助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短期抗反流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7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32例。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加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常规治疗组30例,除不用尿激酶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冠状动脉再通率溶栓组为65.6%(21/32),常规治疗组为16.7%(5/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溶栓组病死率6.3%(2/32),而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为23.3%(7/3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是可行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20例,与同期非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36例作比较。结果:老年SAP患以胆石症为主要病因,多伴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压最多见,部分为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结论: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因以胆源性疾病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伴发病多,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诊疗难度较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阻肺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和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6年2月本院呼吸科38例慢阻肺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慢阻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共检出真菌73株,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见,占67.1%,合并细菌感染为78%,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前用过抗生素者占92%,主要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多为联合用约。结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在慢阻肺尢创通气治疗患者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不合理使用强效、广谱抗生素及营养不良患者,治疗上消除诱因,尽早抗真菌及加燃营养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