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N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22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NVB25mg/m^2,d1,d8,DDP30mg/m^2,d1~3。结果全组22例,CR1例,PR11例。总有效率为54.5%,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周围神经炎。结论NVB DD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湿疹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81例、研究组8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西替利嗪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IL-4、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免疫功能指标(Ig G、Ig 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 G、Ig 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3%(78/81)优于对照组的77.8%(63/81)。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Ig G、Ig M、IL-4及IL-10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薄层色谱扫描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检测血中2,4-滴丁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血中2,4-滴丁酯的薄层色谱扫描(TLC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快速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提取,点于GF254板上,展开后进行TLC扫描,比移值结合薄层扫描光谱图定性检测血液中2,4-滴丁酯。样品中加入内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提取后用GC-MS测定,特征离子片段定性,选择离子模式定量检测血液中2,4-滴丁酯。结果:TLCS分析,2,4-滴丁酯分别以环己烷-丙酮(4:1)和环己烷-氯仿(5:1)为展开剂,比移值(R f)分别为0.71及0.29,薄层扫描最大吸收波长为232 nm和285 nm。GC-MS分析,2,4-滴丁酯特征片段为57、185和276,选择离子模式定量检测线性范围为0.25~100.0μg/ml,最低检出限为0.1μg/ml(S/N=3)。结论:建立的血中2,4-滴丁酯的提取、TLCS和GC-MS检测方法可应用于2,4-滴丁酯中毒的快速检验诊断和中毒死亡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4.
骨性关节炎(OA)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率逐渐增加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它是老年人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的主要原因。作为负重关节,膝关节是骨性关节炎最好发的关节之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很多,有保守治疗、关节镜术、截骨矫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方法能彻底治愈该疾病。本院于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术后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组织瓣在四肢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回顾总结带血管蒂皮瓣、复合组织瓣在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1991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 ,采用 14种皮瓣及复合组织瓣对 6 7例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分别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及局部带蒂移位或交叉转移进行修复。结果 游离移植成活 4 0例 ,带蒂移位成活 2 6例 ;伤肢功能及外形满意 5 3例 ;骨瓣及骨皮瓣全部愈合 ;吻合神经的肌皮瓣均恢复 2~ 3级肌力。结论 应用带血管蒂皮瓣、复合组织瓣修复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时 ,应注意根据缺损的部位、大小、层次或深浅等情况选择不同的组织瓣及移植方法进行修复 ,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以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7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DHS(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检测端粒酶活性在恶性淋巴瘤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 PCRELISA检测方法 ,对 3 0例恶性淋巴瘤细针穿刺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进行了检测 ,同期取淋巴结良性病变 2 2例作对照 ,恶性淋巴瘤均取病理活检证实。结果 良性淋巴结病变端粒酶活性为 0 .0 3 4± 0 .0 2 6,恶性淋巴瘤端粒酶活性为 0 .3 49± 0 .14 3 ,两组之间端粒酶活性检测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恶性淋巴瘤细针穿刺标本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宁  贾雪峰 《器官移植》2011,2(6):358-359
临床上,肾移植术后新发自体肾、输尿管、膀胱多发性原发恶性肿瘤较少见,我们曾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1(CLIC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和5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LI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LIC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0%,高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22.0%(P<0.05);CLIC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是否绝经、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结论 CLIC1蛋白过表达可能促进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ARIF)与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对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接受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的67例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ORIF组37例和ARIF组30例。在术后24个月的随访中,对临床效果及影像学结果给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最终24个月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两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复位及对线丢失、关节间隙变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IF组术后深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ORIF组。在末次随访时,ARIF组与ORIF组的平均膝关节评分分别为(77.8±9.4)分和(72.0±7.9)分,平均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分为别为(115.6±12.1)°和(107.1±9.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ARIF治疗的深部感染发生率较传统ORIF法低,且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可能与ARIF治疗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