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4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介质与血压关系的研究-全国16个地区调查分析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钠、钾、钙、肌酐等电介质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对全国南北方16个城市和地区的20~59岁男女居民3248人进行人体测量收集夜尿换算成8小时尿量计算尿钠、钾、钙、肌酐排出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北方点为9.3%,南方点为5.5%,北方明显高于南方,女性高于男性.高血压组尿钠、钠/钾比高于正常组P<0.01.逐步回归分析16个地区的尿钠、钠/钾比与血压未发现有相关性.但个体的尿钠、钠/钾比与SBP、DBP呈正相关,而与尿钾、尿钙呈负相关.结论应指导人群改善生活方式,降低钠盐摄入量,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钾和钙.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 betwee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bradyarrhythmia.Methods From 1999 to 2005,203 patients who came from Bering Tongren Hospital and Fuwai Hospital were found to have sleep apnea in an ambulatory study. A Hoher electrecardiogram was recorded for 24 hours within 2 weeks after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obstructive sleep apnem Results Nocturnal episodes of bradyarrhythmia were identified in 12(5.9%)of 203 patients.Body mass index and 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 in patients with bradyarrhythmia(n=12)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withour bradyarrhymia(n=191)(34±5 735.24±6 and 63±15 vs.25±5,respectively,both P<0.01).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nd-apneic oxygen saturation in apnea/hypopnea episodes with and without bradyarrhythmia(63%±15% vs.75%±11%,P<0.05).A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end-apneic oxygen saturation and number of sinus arrests and heart blocks was not found.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apnea-associated bradyarrhythmia have higher body mflgB index and higher 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 than patients without bradyarrhythmi&Bradyarrhythmia occurres independently from decrease in oxygen saturation.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每日口服一次卡维地洛降压疗效的持续性及对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0例,停用所有降压药物7d,再服安慰剂14d生,对坐位舒张压为95-114mmHg,且HR≥60次/min者进行ABPM,24h平均舒张压(MDBP)≥85mmHg者,(早9时)口服卡维地洛10mg/d,共2周,对疗效满意(舒张压<90mmHg或下降>20mmHg)者进行ABPM,如MDBP<85mmHg,维持原剂量不变,若MDBP≥85mmHg,每2周剂量递增10mg/d并进行疗效评价,增加至40mg/d,连用4周后进行ABPM并结束观察。结果:(1)诊室偶测血压和24h,日间,夜间动态血压平均值及相应的血压负荷均显著降低(P<0.01),降压总效率为85%;(2)该药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峰比值分别为79.7%和73.4%;(3)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光滑指数分别为1.92和2.65;(4)治疗后24h和日间的收缩压之长时血压变异减少(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卡维地洛10mg-40mgQd,可平稳持续控制24h血压,推荐为优选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人动脉顺应性与家庭偶测血压及动态血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家庭测量血压、动态血压与动脉顺应性的关系。方法 共入选 164例受试者 ,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组 74例 [男 42例 ,女 3 2例 ,平均年龄 ( 4 7 0 5± 10 0 8)岁 ] ;对照组 90例 [男 41例 ,女 49例 ,平均年龄 ( 3 3 81±12 3 5 )岁 ]。对入选者间隔 1~ 3周进行二次家访 ,每次家访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采用汞柱血压计连续测量受试者坐位、左上臂血压 5次 ,每人的家庭测量血压是二次家访、共 10个血压读数的平均值。同时采用SpaceLabs 90 2 0 7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 2 4小时动态血压 ,有效数据应达到 80 %以上。动脉顺应性检查采用动脉脉搏波分析 (PWA)仪。反映大动脉硬化的参数为反射波增强指数 (AIx)。结果 高血压组家庭测量血压及 2 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昼及夜间血压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 ,高血压组AIx显著升高 ( 2 4 4%± 12 8%vs 12 7%± 18 3 % ,P =0 0 0 0 ) ,经年龄、性别调整后 ,二组间仍有显著性差异 ,提示高血压患者动脉顺应性下降、动脉硬化。将AIx作为因变量 ,年龄、身高、家庭测量血压及动态血压中 2 4小时平均血压、白昼血压、夜间血压、血糖、血酯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AIx与年龄、家庭血压中的收缩压呈显著的正相关 ,与身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和血管造影诊断9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5例肾血管性高血压(RVH)临床和血管造影结果对照分析,大动脉炎(AA)组和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FMD)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AS)组。AS组高血压病程长于FMD组和A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AA组腹部血管杂音检出多于FMD组和AS组,FMD组血钾水平明显低于AA组和AS组。AA组81.4%侵犯胸腹主动脉。52.5%侵犯双肾动脉。FMD组无一例侵犯胸腹主动脉,82.5%系单侧肾动脉病变,其中右肾动脉55.6%。AS组77.7%侵犯胸腹主动脉,肾动脉病变以单测为主。AA组计90支肾动脉病变,58.9%位于肾动脉近心段,病变特点以局限性狭窄(67.8%)和闭塞(17.7%)为主。FMD组计33支肾动脉病变,48.5%位于肾动脉中远段,27.3%呈典型串珠样损害。AS组计10支肾动脉病变,4支(40%)系开口处狭窄,4支(40%)呈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中国汉族人群中 ,盐敏感及交感神经调节的影响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学 在选定的现场调查中心对该地区所登记的家庭进行随机抽样 ,同时在指定的高血压门诊筛选病人 ,最终共入选 2 0 0个家庭、约 10 0 0位受试者。采用连锁分析方法对入选家庭中年龄为 18~ 5 9岁的核心成员肾素系统的遗传变异与血压及高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严格标准化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严格的质量控制来确定血压与其他特征相结合的综合表型。常规血压为 2次独立家访测量的血压 (共 10个读数 )的平均值。确定综合表型的方法包括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作为心血管系统自主调节指数的心率变异性能谱分析及作为钠敏感性的内源性锂清除率测定。问卷将调查个人及家庭的医疗史及重要的生活方式。除血常规检查 ,还将测定血生化及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原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及 2 4小时尿电解质排泄量。预期结果 在中国 ,高血压的标化患病率为 11.2 6 % [2 ] ,其主要并发症为脑卒中 ,而后者是致残的主要危险。本研究将促进我国心血管疾病遗传学的研究 ,将有助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预试验结果 共调查 4 8例 (男 2 0 ,女 2 8) ,平均年龄 38.6±  相似文献   
7.
家庭自我血压监测的优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的发现仅仅通过血压的测量就可以达到。临床测量血压水平的方法有3种: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诊室血压由医生用柯氏音技术和汞柱血压计测量,是诊断高血压,进行分级和治疗高血压的金标准方法。它有3个主要的原因使其测量变得不可信:常因操作不规范,使所测血压值误差很大;血压本身具有变异性和“白大衣效应”。许多研究证据说明,这种测量方法导致病人误诊为高血压或者造成药物治疗过量。因此准确的血压测量极端重要,本文仅就合理使用家庭自测血压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与中心动脉压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89例临床诊断为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75例高血压(偶测血压≥140/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患者的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中心动脉脉搏波,并分析中心动脉压力及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增强指数(AIx).结果小样本人群中,隐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5.7%.与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白昼动态血压<135/85 mm Hg)组相比,隐性高血压组的血浆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饮酒的比例显著增高;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收缩末期压及中心动脉增强压分别增加14.8 mm Hg(CI 5.6~24.0 mm Hg)、9.1 mm Hg(CI 3.1~15.1 mm Hg)、14.0mm Hg(CI 5.8~22.2)及4.2(CI 0.6~7.8 mm Hg),增强指数增加11.9%(CI 2.8%~20.9%).虽然隐性高血压组的偶测血压显著低于高血压组,经年龄、性别及身高调整后,两组的白昼动态血压、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增强压及增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隐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心动脉压力及增强指数升高,提示动脉顺应性下降,动脉硬化.这些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可能增加心血管病危险,对其进行评价有助于偶测血压正常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9.
隐性高血压病人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与中心动脉压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89例临床诊断为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75例高血压(偶测血压≥140/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患者的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中心动脉脉搏波,并分析中心动脉压力及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增强指数(AIx)。结果小样本人群中,隐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5.7%。与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白昼动态血压<135/85 mm Hg)组相比,隐性高血压组的血浆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饮酒的比例显著增高;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收缩末期压及中心动脉增强压分别增加14.8 mm Hg(CI5.6~24.0 mm Hg)、9.1 mm Hg(CI3.1~15.1 mm Hg)、14.0mm Hg(CI5.8~22.2)及4.2(CI0.6~7.8 mm Hg),增强指数增加11.9%(CI2.8%~20.9%)。虽然隐性高血压组的偶测血压显著低于高血压组,经年龄、性别及身高调整后,两组的白昼动态血压、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增强压及增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隐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心动脉压力及增强指数升高,提示动脉顺应性下降,动脉硬化。这些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可能增加心血管病危险,对其进行评价有助于偶测血压正常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凋亡是一种主动的、由基因控制、伴有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的细胞主动死亡,在后生动物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不适当的凋亡可引起许多疾病。在心血管系统中,慢性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引起一系列相关激素的升高,这些升高的激烈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