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1.
浅谈医疗设备使用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医疗仪器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各种医疗设备可能产生的危险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对医疗设备产生的各种能量进行分析,掌握医疗设备的有效管理方法.结果:针对医疗设备产生的各种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采取预防措施.结论:通过对医疗设备各类能量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各种医疗设备,确保各类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GFA COMPACT PLUS CR数字转换器的维修经验和体会。方法:通过掌握的维修实例了解设备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式。结果:及时有效地解决常见故障。结论:通过对AGFA COMPACT PLUS CR数字转换器的故障分析,学习掌握对设备故障的判断、分析及维修并能对设备进行保养。  相似文献   
3.
损伤控制学(damage control)是控制损伤发展进程进行的急救措施研究的一门学科,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1983年由Stone等〔1〕提出,主要在普外科开展,即采用简便、有效且损伤较小的应急手术来处理一些致命性的创伤。在神经外科,突发自发性脑出血、外伤后急性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芪参复康胶囊对生理应激促发的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低氧组,实验组(低氧+生理应激)和芪参复康胶囊干预组(低氧+生理应激+药物)组。通过测定大鼠肺湿/干比值、肺湿重/体重比值和与细支气管伴行小血管“袖套”面积/血管面积的比值来评定肺损伤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海马细胞外液中的NE含量、肺湿/干比值、肺含水率和血管“袖套”面积均显著高于低氧组( P均<0.05);干预组的海马细胞外液中的NE含量、肺湿/干比值、肺含水率和血管“袖套”面积均显著低于实验组( P均<0.05)。结论芪参复康胶囊能有效预防生理应激促发的低压低氧环境下的大鼠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及构建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且方便使用的低剂量数字X射线成像仪。方法:采用二极管线性阵列(LDA)探测器和成像系统(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传感器相结合的组合方式进行构建。结果:可一步完成X射线光电转换、数字采集的过程,实现直接数字化成像。将数字X射线成像仪所获取的数字成像信号进行无线传输,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上以便医师进行分析。结论:构架出一个对X射线成像设备进行数字成像并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系统装置,并具有便携、易用、军民两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便携式颅脑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以利于随时随地便捷实施损伤控制神经外科手术.方法:运用颅脑损伤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中的微型开颅钻、颅锥、无菌手术包、引流管、弹力帽等手术物品,现场实施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或者颅骨锥孔血肿引流术进行简单性手术急救.结果:使用颅脑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能最短时间内实施现场救治,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救治率.结论:该颅脑损伤控制急救手术包结构设计科学,能够满足现场实施损伤控制手术操作的需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损伤控制技术在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2月该科所有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采取损伤控制技术36例,尽早给予局麻下颅骨锥孔放出硬膜下血性液体,再急诊给予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 36例手术病人中,术后3月按GOS预后评分,预后良好18例,中、重残各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死亡率22.22%。与该科2007年1月—2010年1月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手术治疗相比较,其中手术39例,死亡24例,死亡率61.54%。死亡率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技术,在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治疗中,可早期解除脑疝,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8.
国家药监部门对于医疗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有相当严格的管理规定,在采购和管理医疗设备时也要进行严格把关,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管理[1]。1采购医疗设备时的评价因素1.1购置医疗设备的依据及可行性:在购置医疗设备前必须结合当前医院和使用科室的实际情况以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介绍血凝仪的检测原理,对血凝仪的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方法:对血凝仪各种检测原理、临床应用的优缺点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临床应用中可靠的检测方法、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利用血凝仪进行血栓与止血的实验室检查,可为出血性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溶栓和抗凝治疗的监测及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指标,同时通过对血凝仪检测原理及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分析可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Compact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从2008—2010年共分离出5 138株病原菌,感染标本主要来源于痰、分泌物及中段尿,三者之和占年度的85%以上;分离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3年间分别占感染菌株分离率的73.6%、70.2%、62.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阳性率均在60%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在10.8%以下;非发酵菌对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在19.6%以下;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阳性球菌。结论医院内感染标本的来源主要以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感染的流行菌。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状况十分严重,临床对产酶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应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或亚胺培南治疗。对非发酵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应选择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派酮/舒巴坦)联合丁胺卡那进行治疗;对MRSA、MRSE引起的重症感染应首选万古霉素来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