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与健康期望寿命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的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的差异。方法 分析比较上海市和全球长寿国家/地区期望寿命的变化趋势;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建立的疾病和健康结局的失能权重,应用Sullivan法测算上海市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健康寿命损失。结果 近40年,上海市期望寿命增长了10.86岁,2016年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为83.18岁,其中男性80.83岁,女性85.61岁。健康期望寿命为69.46岁,其中男性为68.68岁,女性为70.23岁;与期望寿命的差距分别为13.72、12.15和15.38岁;分别占期望寿命的16.49%、15.02%和17.97%。与期望寿命相同,各年龄组女性的健康期望寿命均高于男性,平均差距为1.76岁,两者差距在20~24岁组最小为1.36岁,70~74岁组最大为2.24岁。健康期望寿命损失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上升,<65岁女性高于男性,≥65岁则相反。结论 上海市期望寿命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但健康寿命损失较大,需要在降低死亡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寿命质量,尤其是女性和≥65岁男性是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卵型、年龄组双生子间体重、身高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为研究遗传与环境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2013年在上海市范围内实施的中国环境流行病学人群队列研究双生子队列上海项目,入户调查收集双生子体重、身高、BMI等指标,通过方差分析计算上述3项指标的差值及其差比率在不同卵型、不同年龄段双生子间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本研究的双生子共3 089对,其中同卵1 772对,异卵1 317对。除60岁及以上男性双生子外,各年龄组同卵双生子间体重、身高和BMI差的差异均小于异卵双生子(P0.05)。未发现20岁及以下双生子间3项指标差比率随年龄段不同而不同(P0.05)。[结论]相较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在体重、身高方面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分方程模型在基因调控网络构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调控网络(Geneticregulatorynetworks,GRN)是指DNA、RNA、蛋白质和其他一些小分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所构成的系统。基因调控网络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调控网络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来研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先进的测量技术能够为网络构建提供大量的实验数据,同时,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中一些相关方法的应用,也为研究网络的结构、特性和调控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因为从本质上,基因调控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这与物理学中的某些研究对象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该领域中的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1年上海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情况,探讨CHD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人群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合病史摘录和调查问卷,采集2011年上海市464例CHD患儿和1585例非CHD对照儿童父母的孕期及孕前期生活行为和环境暴露因素等信息。对危险因素的探索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011年上海市新生儿CHD以房间隔缺损为主(29.98%),其次为动脉导管未闭(28.05%)和室间隔缺损(11.03%)o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X^2=116.53,P〈0.0001)发现,多胞胎妊娠、受孕时父亲年龄≥50岁、母亲未进行正规产检、母亲孕期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和母亲孕期烟草暴露是CHD可能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2.65、4.60、1.31、2.52和1.62。[结论]选择最佳生育年龄,避免不良行为习惯,保持孕期心理健康,加强孕期保健,进行正规产前检查,有利于降低CHD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上海市双生子出生登记队列(STBC),分析遗传因素、共享环境以及非共享环境的相互作用对新生儿出生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基于上海市全人群出生队列,筛选201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户籍双、多胎婴儿家庭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双、多胎婴儿的出生健康、生长发育以及家庭环境信息。【结果】截至2021年12月31日,STBC共成功纳入调查的双生子7 195对(14 405例),双生子出生平均身长为47.20 cm,出生平均体重为2 465.30 g,异卵双生子占69.05%,早产儿占57.07%。双生子母亲平均年龄为31.82岁,父亲平均年龄为33.87岁,超过80%的父母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母亲采用辅助生殖技术的有44.50%,孕期患病的有7.40%,15.90%的母亲孕期存在被动吸烟。调查期间,双胎婴儿的身长平均每月增加2.09 cm,体重平均每月增加0.53 kg。【结论】双生子人群的母亲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早产和低体重等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依托STBC收集双生子人群出生健康以及儿童和青少年期的生长发育信息,为研究儿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理、行为异常等由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采用个体听力防护措施的噪声作业人群的高频听阈动态变化,探讨其相关规律,为临床实践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职业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择上海地区5家噪声超标[≥85dB(A)]并执行听力保护计划的企业,收集其中355人、698耳的连续3年4次纯音听力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体研究对象3年4次语频听闻值均≤25dB(HL),未见明显变化,高频听阈值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增高,不同工龄组3年间高频平均听阈值亦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初次纯音听阈测试结果,高频听力正常、轻度高频受损和观察对象的高频听阈平均值均逐年上升,其中听力正常者高频听阈值的增高最为显著,3年后的测试值与初次测试值的差异为(4.14±3.98)dB(HL)。[结论]全体研究对象3年4次高频听阈值每年增高〈2dB(HL),在噪声作业环境中采用的个体听力防护措施,可使作业人员的听力变化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提示噪声作业在岗期间的健康监护周期可延长至2年或2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PAF)是一种广泛用于评估人群暴露对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指标[1]。其计算过程是通过对实际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的分布与理论最小分布比较,若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降低到理论最小分布,估计疾病或死亡降低的比例[2]。从数据类型看,人群危险因素暴露主要分为两大类:分类变量和连续性变量。当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为分类变量时,人群归因危险度计算过程比较简单[3];但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呈连续性分布的情况也广泛存在,如人群中呈正态(近似正态)分布的收缩压,目前的研究通常采用离散求和的方式来近似估计其对疾病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估算过程较繁琐复杂,尚无可供直接实现此类计算的统计软件或程序模块,其应用的普及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影响学员实验性运动病的生理、心理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个体运动病的生理、心理因素。方法实验前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防御方式问卷(DSQ)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学员进行调查和观察;运用平衡秋千实验观察学员的运动病反应程度。结果无反应组和有反应组人格量表内外向分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反应组和有反应组人格量表的神经质分量表(情绪的稳定与不稳定)得分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的一般状况及某些生理因素与其运动病程度之间进行Kendall's Tau—b相关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人格、自我心理感受及某些生理因素影响学员的运动病反应程度,对运动病的预测、预防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海市全民控盐干预效果评价课题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方法]通过玛叶指数(MI)、拟合度检验、相异指数(DI)以及人口金字塔图等方法和途径,检验样本与总体人口构成的符合程度;并对随访样本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进行前后比较。[结果]本次调查共3 000户家庭和7 000名居民,实际调查2 960户、6 886人,剔除不合格问卷,最终纳入分析的基线数据为2 941份家庭问卷和6 748份个人问卷;而在发放控盐勺后1、6、12个月家庭问卷和个人问卷的失访率在0.51%~4.49%和1.38%~4.70%之间。经检验,1、6、12个月时随访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地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就业状态、是否固定掌勺者)与基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计算结果显示,样本人群MI为7.47,其中男性为8.70,女性为6.35,均<10。金字塔图可见,样本人群与2008年上海市总体人口(全人群、男性、女性)年龄构成左右基本对称。以2008年上海市年中人口构成数据作为理论数作拟合度检验,得到样本人群合计、男性和女性的χ2值分别为:5.30、5.88、4.84,均P>0.05。同时,计算得到样本人群合计及男性、女性人口的DI分别为10.34和10.72、9.96。[结论]本调查样本失访率较低,随访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与基线无差异,即前后调查样本的一致性较好;样本人群的年龄分布质量较好,样本的分布与总体分布无差异,对总体人群有较好的代表性,样本的调查结果可外推到全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上海市居民糖尿病的死亡年龄、死亡地点及伴随疾病,为制定糖尿病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趋势χ2检验,分析2010年上海市全人群糖尿病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0年上海市糖尿病死亡率上升幅度加大,85岁高龄达最高峰;糖尿病在家死亡占36.92%,死亡人群中同时伴随糖尿病的比重上升。结论糖尿病已成为上海市居民的第五大死亡原因,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在家死亡比重较大,应高度关注社区综合管理和家庭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