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干扰小鼠睾丸雄激素结合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的表达,研究Shbg基因对雄性小鼠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有效的Shbg基因干扰质粒,以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通过RNAi干扰小鼠睾丸Shbg基因的表达,研究干扰Shbg基因的表达对小鼠体内胎仔数和精子数量、精子活力、睾丸重量和体外受精率的影响。结果 RNAi干扰Shbg-mRNA的表达能使小鼠睾丸SHBG蛋白表达明显下调,SHBG蛋白表达下调使雄性小鼠自然交配后胎仔数降低,附睾精子的数量和体外受精率也明显下降。结论SHBG蛋白与雄性小鼠的生育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GOV)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 本研究纳入临床资料完整的330例住院肝硬化患者,其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非GOV出血患者138例,首次出现GOV出血患者105例,GOV再出血患者87例。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GOV出血的临床特点,并以肝硬化非GOV出血组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OV首次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330例肝硬化患者中,192例肝硬化并发GOV出血,一级预防管理中,既往接受一级预防患者21例(10.93%),其中接受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NSBB)药物治疗6例(3.13%),经内镜治疗15例(7.81%);二级预防管理中,既往接受二级预防患者125例(65.10%),其中经NSBB药物治疗18例(9.38%),内镜治疗69例(35.94%),介入治疗56例(29.17%)。Child-Pugh分级(OR=1.651,95%CI:1.115~2.444,P=0.012)、感染(OR=2.062,95%CI:1.055~4.032,P=0.034)。结论 Child-Pugh分级、感染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GOV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GOV出血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治疗存在不足,需要加大高危人群的筛查、提高首次及再次出血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人未受精及受精未分裂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分析卵母细胞受精失败、受精后不分裂的原因.方法 分别将收集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及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时受精失败、受精未分裂的卵母细胞进行固定、脱水、包埋、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常规IVF受精失败成熟卵母细胞主要呈现的超微结构:①透明带正常,但卵膜下未见皮质颗粒,精核呈浓缩状态,周围未见线粒体、滑面内质网(SER)泡等细胞器围绕;②透明带为异常紧密状结构,卵膜下有一层线形排列皮质颗粒,线粒体为其主要的细胞器,缺少SER集合管、SER泡等细胞器,有时可见透明带内存在顶体完整的精于.ICSI时未受精的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Ⅱ,MⅡ)卵母细胞呈现的超微结构:①可见卵膜下一层线形排列皮质颗粒,SER集合管、SER泡常与线粒体相连;注射的精子已褪去核膜,部分染色质已去浓缩;②皮质颗粒极少或分散存在,未在卵黄膜下排列;缺乏线粒体、SER集合管等细胞器或者线粒体孤立存在.受精未分裂卵母细胞呈现的超微结构:卵周隙内可见皮质颗粒排放的皮质内容物,线粒体数量少,胞质内有许多小脂滴填满的脂褐体;环纹片层(annulate lamellae,AL)异常聚集且成丛分布于胞浆中.结论 常规IVF卵胞质中细胞器异常分布导致卵母细胞胞质不成熟影响其受精能力;透明带结构异常及诱导顶体反应缺陷可导致精子穿透障碍;卵母细胞激活失败与ICSI受精失败有关;脂褐体的出现及AL异常聚集与受精卵不分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人工助孕前预测某非梗阻性无精症(NOA)患者细针吸取(FNA)术后的镜检精子计数,以辅助临床工作人员评估实施辅助生殖治疗的预期效果,为该NOA患者男性不育治疗失败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379例NOA患者术前病例信息与临床指标,构建镜检精子计数的零膨胀负二项(ZINB)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效果。结果 年龄、睾丸容积、血清卵泡刺激素与睾酮水平是影响镜检精子计数的相关因素,其中零计数部分的OR值和95%CI为:年龄0.876(0.824,0.932),睾丸容积0.882(0.810,0.962),卵泡刺激素1.179(1.121,1.241),负二项部分的RR值和95%CI为:睾酮1.027(1.004,1.052),卵泡刺激素0.969(0.950,0.990)。模型评估结果提示ZINB模型相对于传统泊松和负二项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与预测准确性。结论 随着年龄与睾丸容积增大、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减小,患者更有机会成功获得精子;随着血清睾酮水平增高、卵泡刺激素水平减小,患者越有机会获取到精子密度较高的精液。基于ZINB模型对NOA患者FNA术后镜检精子计数的预测值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提供辅助生殖治疗的风险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HH)是由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神经元功能受损,GnRH合成、分泌或作用障碍,导致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引起性腺功能不足导致的一组疾病。HH造成性激素合成减少,青春期前起病的患儿表现为青春期延迟或缺失,成年生育期的患者则表现为性腺功能减退和不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基本情况和临床指标预测采用细针抽吸(FNA)技术取精失败风险,根据预测结果为指导临床选择NOA患者取精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334例采用FNA取精的NOA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指标,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潜在预测因子,构建多重logistic回归风险预测模型,结合逐步向前法和临床可解释性选择最优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最优模型预测能力,采用bootstrap获得校正过拟合后的AUC。结果最优风险预测模型中解释变量包括年龄、睾丸体积和卵泡刺激素,其中OR值和95%CI分别为:年龄(≥35岁)0.217(0.103,0.457),卵泡刺激素1.127(1.081,1.175),睾丸体积(12~14 ml)0.576(0.276,1.200),睾丸体积(≥15 ml)0.253(0.122,0.525)。最优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能力(确切AUC)为0.8191。结论年龄、睾丸体积、卵泡刺激素是影响NOA患者采用FNA取精失败的危险因素,建立的最优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为临床中指导NOA患者采用FNA技术取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液中白细胞异常增高对男性精液质量各主要参数及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8 7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白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检测受试者精液中的白细胞,按照精液中白细胞浓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非炎症组(n=7 106),白细胞浓度<1×106/mL;炎症组(n=1 608),白细胞浓度≥1×106/mL.对两组患者精液质量分析中主要检测参数及精子运动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炎症组患者精液各指标的中位数(第5,95百分位数)值:液化时间为30(30,30) min,pH值为7.4(7.3,7.6),与非炎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患者精液体积为2.8(0.9,5.6)mL、精子浓度为69(0.5,221)×106/mL、精子总数为188(1,694)×106/mL、精子存活率为62(37,78)%、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为45(13,60)%、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为3(1.5,5.4)%,均低于非炎症组患者的精液检测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各运动参数中,除侧向摆动速度和平均鞭打频率外,炎症组患者精子的曲线运动速度(VCL)、直线运动速度(VSL)、运动的直线性(LIN)、前向性(STR)和平均路径速度(VAP)均下降,与非炎症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液中白细胞异常增高将导致精子运动能力降低及精液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干扰小鼠睾丸节律基因Clock的表达,研究Clock对雄性小鼠生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RNA干扰技术干扰雄性小鼠睾丸节律基因Clock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研究干扰Clock表达后对小鼠体内胎仔数和精子数量、精子活力、体外受精率的影响.结果 Clock干扰质粒使小鼠睾丸Clock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在体内实验不但影响了雄性小鼠的胎仔数,而且其相对应的精子体外受精能力也明显下降.结论 节律基因Clock与雄性小鼠的生殖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干扰小鼠睾丸节律基因Clock的表达,研究C ock对雄性小鼠顶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RNAi干扰技术干扰雄性小鼠睾丸节律基因Clock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研究干扰Clock表达后对小鼠顶体的形态发育和顶体酶活性的影响。结果CLOCK干扰质粒使小鼠睾丸CLOCK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顶体酶活性明显下降。结论节律基因Clock可能通过调节顶体酶活性来影响雄性小鼠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样本分别置室温1 h、室温24 h及4℃ 24 h,制成薄片,瑞氏 姬姆萨染色(Wright-Giemsa stain),在显微镜(10×100倍)下观察淋巴细胞的形态,分别计数200个淋巴细胞,观察形态异常的淋巴细胞数,计算变性指数.结果 1 h室温异常淋巴细胞平均值为1.98%,24 h室温及4℃ 24 h淋巴细胞变性指数分别为(12.63±6.17)%和(3.44±3.27)%;室温条件下,1 h组与24 h组比较(P<0.001);在4℃条件下,1 h组与24 h组比较(P<0.01);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细胞形态学分析与常见的异形淋巴细胞不同,主要表现为细胞的变性,部分细胞核质呈龟裂状、裂痕状,分裂成2~3块;部分细胞核呈核空洞,核质向四周浓聚,形成中央淡染区,或者核形成多个空泡;部分细胞核呈撕裂状,固缩的核质呈爪子向外伸展或形成多个有丝相连的微核;而细胞胞浆无变化,染色多为深红色,少数细胞呈红蓝色,嗜天青颗粒仍存在,细胞形态学改变表现为细胞变性.结论 外周血标本放置时间长时,淋巴细胞易出现变性,细胞变异数与存放时间、温度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存放时间不断延长变性细胞也逐渐增多,4℃保存比室温保存变性小.因此观察淋巴细胞形态学应在短时间内观察,防止保存条件对淋巴细胞形态改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