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充术和干髓术治疗乳牙牙髓炎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充填方法在乳牙中牙髓炎治疗效果.方法:序贯对100颗乳牙牙髓炎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根管充填和干髓治疗两种方法.结果:氧化锌丁香油根管充填术治疗组成功率为92%,而干髓术治疗乳牙牙髓炎成功率仅为48%.结论:根管充填术较干髓术疗效更肯定,减少患儿群体复诊数和人均复诊次数,有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慢性牙周炎患者非手术治疗3月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5名慢性牙周炎患者,每位患者至少有8颗天然后牙。每个象限中至少有2个牙牙周袋深度≥5mm,采用口内自身对照的实验方法,以设A、D区后牙为对照组,共102颗;B、C区后牙为实验组,共107颗。观察这些牙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临床指标如探诊出血(BOP)、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菌斑指数(PL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CAL、PLI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上各指标的改善程度在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OP指标的改善程度在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一次性治疗法对138例患牙的瘘道型根尖周炎进行治疗的研究.方法 利用牙槽瘘道的引流作用代替传统根尖炎治疗的根管引流法,对瘘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进行一次性治疗,术后配合口服抗生素,临床观察138例患牙的疗效.结果 138例患牙中,前牙、双尖牙的成功率高为91%,比传统的根管治疗法好,且较少发生急性炎症;磨牙成功率较低.结论 一次性治疗瘘道型根尖周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颊脂垫瓣修复颌面部术后组织缺损及临床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颊脂垫的解剖观察,探讨颊脂垫瓣在口腔邻近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将带蒂颊脂垫瓣游离后疝入邻近缺损进行组织修复。结果所有转移颊脂垫瓣全部成活,3月后全部黏膜化。结论颊脂垫瓣作为一种可牺牲的组织瓣,其血运丰富、损伤小、操作方法简单、制备容易,在修复其邻近组织缺损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幼年鼠和成年鼠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表达的不同,探讨增龄因素对正畸骨改建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牵引不同年龄大鼠右上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建立正畸牙齿移动模型,于牙齿移动1、3、5、7、10、14及14d后去除正畸力1周后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牙周组织RANKL的表达。结果①牙齿移动3d时,幼年鼠压力侧RANKL的表达明显增强;而成年鼠此时RANKL的表达没有幼年鼠明显。②牙齿移动5和7d时,幼年鼠和成年鼠RANKL的表达均成强阳性,破骨细胞多。③牙齿移动10、14d时,幼年鼠和成年鼠RANKL的表达逐渐减弱。④14d时去除正畸力至21d时发现幼年鼠和成年鼠RANKL均已成弱阳性表达,幼年鼠可见部分成骨细胞。结论在正畸力的作用下,RANKL的表达与年龄关系密切,增龄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内RANKL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成年正畸特点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负荷状态下颌骨植入种植体的骨整合变化。方法 负荷状态下在5个实验狗的下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区植入两种种植体,分别于术后2、4、8、12、24周后采用光镜,荧光标记法观察种植体一骨组织界面。结果 8周时基本达到临床骨性愈合,随着时间推移骨整合出现改建。结论 在同一实验狗中,负荷状态下种植体骨整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幼年鼠和成年鼠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骨保护素(OPG)及其配体(OPGL)表达的不同比值,探讨增龄因素对正畸骨改建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大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于牙齿移动1d、3d、5d、7d、10d、14d及14d后去除正畸力1周后取材,免疫组化检测牙周组织OPG和OPGL的表达。结果:①.牙齿移动3d时,幼年鼠压力侧OPGL的表达明显增强;而成年鼠此时OPGL的表达没有幼年鼠明显。②.牙齿移动5d和7d时,幼年鼠和成年鼠OPGL的表达均成强阳性,破骨细胞多。③.牙齿移动10d、14d时,幼年鼠和成年鼠OPGL的表达逐渐减弱。④.14d时去除正畸力至21d时发现幼年鼠和成年鼠OPGL均已成弱阳性表达,幼年鼠可见部分成骨细胞。结论:在正畸力的作用下,OPGL与OPG的表达比值与年龄关系密切,增龄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内OPGL/OPG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成年正畸特点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骨保护素及其配体在牙正畸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蓬  周健  唐丽丽  王元银 《医学综述》2007,13(8):605-607
骨保护素(OPG)是生理性的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因子,而骨保护素配体(OPGL)是能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发育并参与破骨细胞功能调节的细胞因子。牙周膜细胞可表达OPG和OPGL,揭示了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膜细胞可能是通过OPG/OPGL系统来调节牙槽骨代谢的。OPG和OPGL在多种骨病和牙正畸的治疗中具有很大潜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三维立体数字化牙体模型,用于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 以现有教具模型为基础,选取其中具有典型形态的牙齿,拍摄六视图,再应用3D Max和Z Brush等三维设计软件,构建三维立体数字化牙体模型,并制作交互式学习动态视频.结果 完成了上颌中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一磨牙数字模型的开发,形成可观看和自主操作的多媒体牙体教具.结论 该方法成本较低,易于开展,获得的三维立体数字化牙体模型各角度表面解剖标志清晰,适用于口腔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