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讯员是医院宣传工作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做好医院新闻宣传工作离不开通讯员的支持,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是提升医院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克罗恩病(CD)患者使用英夫利西(IFX)的疗效及对黏膜愈合和促进瘘管闭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9月至201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使用IFX治疗的CD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IFX的疗效和安全性.IFX治疗后疗效评价内容包括实验室指标、临床疗效、瘘管治疗疗效和黏膜修复.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共2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男11例,女11例,平均29.3岁.予IFX 5~I0 mg/kg剂量在第0、2、6周诱导缓解治疗,随后每隔8周维持治疗.22例患者中,有16例活动性CD,1例中途退出,其余15例在治疗第14周时,11例缓解、2例临床有效、2例无效.14周时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112±80)和ESR[( 13±11)mm/1 h]与0周时的(186±88)、(21±15)mm/1 h相比均下降(Z值分别为-2.712和-2.378,P值分别=0.04和0.007).10例有瘘管的患者中2例无效退出,8例患者的瘘管对IFX部分反应;6例在维持治疗期间持续有反应,但未见瘘管完全闭合消失.7例患者在使用IFX治疗5次(24周)后内镜复查,治疗后简化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评分(3.21±2.89)较治疗前(5.86±3.02)下降(Z=-2.38,P=0.018).9例患者共发生11次不良事件,以输注反应、呼吸道感染多见,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IFX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而且IFX在黏膜愈合和瘘管治疗方面的作用可在用药早期显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方法: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开展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教育及讲座,发放中医健教处方及手册等方法,普及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心理、日常饮食起居、运动服药等指导.结果:自觉采用健康生活方式,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减少高血压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血压病的中医健康教育值得在社区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孤立性胃静脉曲张内镜下形态特点、分类以及与原发病种类、首发症状和胃-肾分流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91例孤立性胃静脉曲张患者胃镜检查图像,根据内镜下形态分为结节隆起型、条索型、葡萄串型、树枝型及混合型,并分析其临床病史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和门脉CTA影像。结果 91例患者中结节隆起型57例(62.6%),葡萄串型14例(15.4%),条索型13例(14.3%),树枝型4例(4.4%),混合型3例(3.3%);首发症状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64例(70.3%);原发病为肝源性68例(74.7%),胰源性16例(17.6%),其他7例(7.7%);41例行门脉CTA检查的患者中,24例显示胃-肾血管分流(58.5%),17例无分流。内镜下形态分类与原发病有相关性(P〈0.0001),与首发症状及是否存在胃-肾分流无关。结论内镜下形态分型可为临床的病因诊断提供线索,且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基于治理理论梳理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中存在的认识不到位、内审职能定位模糊,内部审计独立性及治理权威性仍需强化等不足,立足于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提出了内部审计模式以提高治理为准绳、精确定位,独立内审部门的建构等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18例ACI患者随机分成血塞通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B组予以常规的脱水、护脑治疗和丹参注射液治疗,A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血塞通静脉注射。两组均于入院后6h、3d、8d、15d、30d等各时间点测定外周血WBC以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并与1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WBC以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变化。结果①ACI患者外周血WBC计数以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增高的程度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密切相关,评分越高WBC和S-100B蛋白含量越高。②ACI患者外周血WBC以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6837,P<0.01)。③30d后两组ACI患者外周血WBC以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均降低,但A组降低更明显,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出院时A组患者的疗效也优于B组。结论血塞通能降低ACI患者的外周血WBC以及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可能与血塞通减轻外周血WBC和S-100B蛋白介导的损伤性脑细胞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报>作为创刊14年的全国优秀医院报,依托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以及苏州大学、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7年丰实的人文素养,从办报宗旨到院报内容形式,办报人都努力把院报营建成医务员工和患者的"精神家园".从三个方面论述院报在提升医院软实力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范嵘 《江苏中医药》2006,27(11):36-36
1998~2002年期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嵘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5353-535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石韦汤加减,配合西药抗菌解痉利尿治疗泌尿系结石84例,同时进行跑步、跳跃等体育锻炼。结果:痊愈64例,有效11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89.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有协同作用,症状消失快,临床疗效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中长期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3年至2010年178例克罗恩病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数据及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泼尼松和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治疗.每2周进行临床随访,每4周复查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每3~6个月行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结果 克罗恩病的发病高峰在18~30岁,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8.3±3.7)个月,确诊时有34.8%(62/178例)的患者已因病情进展而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硫唑嘌呤平均剂量为(1.24±0.16)mg/kg,不良反应的总停药率为15%(25/167).长期随访中的手术干预率为15.1%(22/146).治疗后3个月,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并趋于正常,6个月后CDAI评分也明显降低.结论 大部分中国克罗恩病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有良好的耐受性,且在低于欧美推荐剂量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较好的中长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