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2.
益生菌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微生态及紧密连接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肠道补充益生菌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屏障功能及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经胰管注射3%牛磺胆酸钠造成大鼠AP后,分别给予肠外营养(PN组)和PN+益生菌(益生菌组),持续5天;第6天处死大鼠,取腔静脉血、肺及肝组织和肠系膜淋巴结匀浆作细菌培养测细菌易位率;取末段回肠和结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其跨膜结合蛋白表达,电镜观察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超微结构;取盲肠内粪便作厌氧培养及细菌种群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益生菌组大鼠肠道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PN组(P<0.05),而潜在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低于PN组(P<0.05),DNA指纹图谱也显示益生菌组优势菌群的基因条带和正常大鼠具有较高一致性,与PN组相比则有明显差异;益生菌组小肠和大肠跨膜结合蛋白的表达明显优于PN组(P=0.001,P=0.036),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微绒毛较完整;益生菌组大鼠的血、肺、肝、肠系膜淋巴组织的细菌易位率低于PN组(P=0.0413).结论 益生菌能纠正AP大鼠PN时肠道菌群紊乱,增加肠上皮跨膜结合蛋白表达,维持肠上皮紧密连接,减少细菌易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犬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自然病程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SAP动物模型基础上将 15只犬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 (PN组 )和早期肠内营养组 (EEN组 )。EEN组在术后 2 4h实施经空肠营养 ,共 7d。两组的供热、氮及液体量基本相等。两组动物分别于SAP模型制作前及制作后 3 0min及营养支持后 1d、4d及 7d测定外周血血糖、血钙、淀粉酶、溶酶体酶及内毒素含量 ;第 7d实验结束前 4h ,经静脉注入12 5I 白蛋白以测定胰腺通透性 ;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门静脉血、肺组织、胰腺组织及肺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检测其中的细菌量 ,同时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作病理评分。测定小肠和结肠蛋白质和DNA含量以及粘膜形态学变化。结果 SAP动物模型制成后 ,血糖浓度升高 ,EEN组血糖浓度较PN组易于控制 ;两组动物的血钙、血淀粉酶和溶酶体酶水平在模型制作前后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胰腺 /血液及胰腺 /肌肉的12 5I 白蛋白标记指数比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EEN组外周血内毒素含量及门静脉血、胰腺及远隔脏器细菌数均明显低于PN组 (P<0 .0 5 )。胰腺病理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EEN组肠壁蛋白质和DNA含量明显高于PN组 (P<0 .0 5 )。在绒毛高度、肠粘膜及全层厚度等指标EEN组也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空肠内营养(EIN)对急性胰腺炎犬胰液分泌、腺泡细胞氨基酸摄取及亚细胞成分中酶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 15只杂种犬在急性胰腺炎模型制成后,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n=7)和EIN组(n=8).在造模后营养支持的第1d、第7d作胰腺外分泌刺激试验(pancreatic exocrine secretion stimulation test, PESST),即在营养液起始输注的同时,5min内静脉注入L-3H-苯丙氨酸1.85×106Bq,连续观察30、60、120、180min各时相点腺泡细胞氨基酸摄取及亚细胞成分酶蛋白合成的变化;累计3h胰液分泌、淀粉酶、蛋白、HCO3-、Cl-、Na+和K+含量.结果第1d、第7d的180min内两组间胆汁、十二指肠液、胰液量及其中的淀粉酶、脂肪酶含量和电解质HCO3-、Cl-、Na+ 、K+ 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第1dPESST表现为两组腺泡细胞、亚细胞成分溶酶体-线粒体、微粒体的放射活性均在60min时相点达高峰,下降幅度缓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d重复PESST,上述指标的变化基本类似于第1d,在60min的值均比第1d为高,但下降幅度较大,随后时相点变化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EIN可能不产生刺激胰液分泌、增加胰腺酶蛋白合成,加重胰腺负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部撕脱伤的方法.方法运用下腹部Y型蒂皮瓣修复双指撕脱伤及单指撕脱伤并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3例,术后3~4周断蒂.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伤指长度,外形良好,功能部分恢复,效果满意.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修复手部撕脱伤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小肠粘膜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谷氨酰胺(Gln)肠外营养(PN)组(n=10);B组不含Gln的常规TPN组(n=10);C组为正常对照组(n=8)。内毒素以2mg/(kg  相似文献   
8.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犬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犬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道粘膜结构、功能及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在麻醉状态下,进腹向胰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钠混合液1ml/kg诱导SAP。15只杂种犬SAP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EN组。EEN组在诱导SAP后24h采用EN,维持5天。在实验前、后1、4、7天测定外周血内毒素(ET)。实验结束,取门静脉血测定ET;取肠系膜淋巴结、肺门以及肺组织、胰腺和门静脉血作细菌培养。测定小肠、结肠蛋白质和DNA含量,并作粘膜形态学观察。结果:EEN组外周血及门静脉血ET和各脏器中细菌含量均低于PN组,P<0.05;小肠和结肠肠壁蛋白质、DNA含量、绒毛高度、粘膜及全层厚度均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EEN有助于防止犬SAP肠粘膜萎缩及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9.
双侧胸脐带蒂皮瓣联合修复前臂及手部两处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胸脐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两处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997年8月至2000年5月,对7例前臂及手部两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双侧胸脐带蒂皮瓣顺、逆行联合移位修复创面。皮瓣面积为10cm~12cm×10cm~28cm。7例皮瓣后期均经断蒂训练,一般于术后5至6周断蒂。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全部成活。1例的逆行胸脐皮瓣于术后24h,远端皮缘呈青紫色,经拆除部分缝线后血运恢复正常;术后2周游离局部皮下组织后将皮瓣与创缘直接拉拢缝合。7例患者术后前臂和手部外观良好,为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的软组织条件。结论双侧顺、逆行胸脐皮瓣的最佳适应证为一期修复前臂及手部创面两处软组织缺损的创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空肠内营养(EIN)对急性胰腺炎犬胰液分泌、腺泡细胞氨基酸摄取及亚细胞成分中酶蛋白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