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微信调查了解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探索新媒体开展调查的可行性。方法参照《青少年吸烟状况问卷调查》,利用微信平台转化成微信版问卷,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 ,按性别(2层)、学校类型(3层)进行分层,利用网络在25省动员中学生参与调查。结果共调查1019人,其中男生541人,女生478人;初中生634人,普通高中学生277人,职高技校学生108人;中学生吸烟、尝试吸烟的报告率分别为7.26%、16%;过去7 d曾在家里、室内公共场所发生二手烟暴露的中学生分别占45.7%、70.9%;吸烟者中有72.8%的学生在商店、商场、售货亭获得烟草制品;中学生吸烟行为与就读学校类型及父母、5位亲密同伴吸烟情况、任课老师中吸烟人数、二手烟暴露等影响因素有关(P0.05)。结论控烟知识的缺乏、二手烟暴露率高、烟草易获得使得中学生吸烟或尝试吸烟,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中学生吸烟行为干预提供参考;利用微信进行中学生吸烟行为调查便捷、可及、真实、可行,值得在中学生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毕业实习对预防医学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在毕业实习中采用课题研究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应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索取和利用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文字水平。总结了课题研究的做法、成绩评定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比对于化学法、血球仪与氰化高铁法等常用学生缺铁性贫血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为学生缺铁性贫血的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全血样品,分别采用几种检测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121份成人空腹静脉血样本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方法与金标准氰化高铁法在判定贫血上的异同.结果 血球仪和干化学(A)2种方法与氰化高铁法配对结果,差值分别为(0.29±2.77)(-0.15±2.80) 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化学法(B)与干化学法(C)2种方法与氰化高铁法检测结果相比,差值分别平均低(4.97±5.37) (6.85±4.51) g/L(t值分别为10.19,16.71,P值均<0.01).4种检测方法血红蛋白检测值与氰化高铁法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P<0.01),连续检测20份样本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均低于行业标准规定值.结论 干化学法(A)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基本可以和血球仪及氰化高铁法一致,而干化学法(B)和干化学法(C)的准确性与氰化高铁法存在一定差异.在现场缺铁性贫血筛查中,可采用方便快捷的干化学法替代氰化高铁法,但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正>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又面临着繁重的课业负担,课间加餐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态和学习效率都有重要的影响~([1])。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在北京市18个区县(片)开展了"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与饮食行为状况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中学生加餐状况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18个区县(片)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职高/技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无烟高校建设是北京市爱卫会、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卫生局为贯彻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教体艺厅[2010]5号)[1]文件精神,落实北京市爱卫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卫生局《关于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的要求,为创建高校无烟环境,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控烟意识而实施的一项工程.为全面了解北京市普通高校无烟校园建设工作现况,笔者于2013年对北京市92所高校开展了无烟校园建设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6.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2005-2015年吸烟行为流行状况,为中小学生控烟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将北京市中小学校的分类及其组成作为抽样框架,采用以学校为初级抽样单位(PSU)、以班级为最小抽样单位的二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分别于2005,2008,2010,2011,2013和2015年6次使用“北京市学校人群烟草监测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为9.41%,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分别为7.05%,7.06%,12.41%和34.11%.现在吸烟率为3.26%,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99%,1.80%,3.48%和20.22%.6次调查结果显示,尝试吸烟率及现在吸烟率男生高于女生,职业高中高于普通高中;2015年与历年调查结果比较,按学段标化后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现在吸烟者中日均吸烟量在1支以上的占50%以上,其中日均吸烟量在10支以上占10%以上.吸烟学生最常吸烟地点为家中(24.02%),其次为学校(12.74%).自己购买卷烟的比例从2008年的17.10%上升到2015年的66.09%.结论 2005-2015年北京市中学生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均有所下降,但职业高中学生吸烟行为仍然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观察学校与家庭控烟对中学生的联合作用,探讨其对降低中学生家庭二手烟暴露的有效性,以期为中学生控烟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抽取4所中学的所有初一和高一学生共2 125名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中学生个人基本信息,中学生家庭、学校和周围社会控烟环境情况及中学生控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结果 北京市东城区中学生的家庭二手烟暴露率为33.41%.在校园内见过“明确禁烟标识”的学生中,家里有限制吸烟规定的暴露率(4.92%)低于家里没有规定的学生(58.94%) (x2=452.5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至少一方吸烟与学生家庭二手烟暴露呈正相关(OR=22.88,P<0.05);有家庭限制吸烟规定分别与见过校园内禁烟标识(OR=0.08)、在学校接受过控烟宣教(OR=0.08)对中学生的家庭二手烟暴露存在联合作用.结论 学校与家庭的联合控烟措施能有效降低中学生家庭二手烟暴露率,较二者单独控烟作用更优.  相似文献   
8.
分析中国10省市中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行为及因病缺勤影响因素,为在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染病健康教育和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3-12月对中国10个省市的17 042名中小学生开展学生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小学生因病缺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前2周内57.1%的学生曾有发热、咳嗽、头痛、腹痛、腹泻、皮疹等传染病早期症状;调查前1年内42.4%的学生有过因病缺勤情况.中小学生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在42.5%~ 87.8%之间,传染病相关行为形成率在28.8%~97.7%之间.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同住(OR=0.91,95%C/=0.84~0.99)、父亲教育程度较高(OR=0.88,95%CI=0.81~0.95)、母亲教育程度较高(OR=0.85,95%CI=0.79~0.92)、传染病知识行为得分较高(OR=0.97,95% CI=0.96~0.98)以及东部地区(OR=0.90,95%CI=0.83~ 0.98)的学生是过去1年因病缺勤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中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行为水平有待提高,应针对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和行为的薄弱环节,加强健康教育,减少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早餐现况,为指导中小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13 846名北京市中小学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有2.8%自报从不吃早餐,62.5%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吃早餐.随着学段的升高,每天吃早餐的人数减少,吃家里做好的早餐的人数也在减少.不吃早餐最多的原因是不饿/不想吃(44.3%),其次是没时间(33.3%)以及家里没有吃早餐的习惯(7.8%).不吃早餐原因的性别、城区和学段分布一致,54.1%的学生报告吃家里做的早餐,有4.5%的中小学生早饭总吃不饱.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早餐摄入频率低,质量差与习惯有关;应开展有效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0.
了解2010-2017学年北京市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发病情况,以期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选择2010-2017学年年龄在6~22岁的学生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范围包括法定传染病和纳入北京市疾病监测系统的重点监测疾病.结果 2010-2017学年北京市学生人群中法定传染病和重点监测传染病发病率从2010-2011学年的1 213.48/10万下降到2016-2017学年的749.30/10万,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从2010-2011学年的718.19/10万下降到2016-2017学年的523.50/10万.各学年均无报告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各学年发病率居前4位的为猩红热(80.13/10万)、细菌性痢疾(74.42/10万)、肺结核(22.70/10万)、HIV(含艾滋病)(4.03/10万);丙类传染病各学年发病率居前4位的病种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157.62/10万)、手足口病(100.55/10万)、流行性感冒(51.39/10万)、流行性腮腺炎(49.47/10万);其他传染病以水痘(296.04/10万)为主.艾滋病、流行性感冒在近几学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小学生、初中生中猩红热、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多发,高中生、大学生中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结论 2010-2017学年北京市学生人群法定传染病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发病数和发病率总体均有明显下降趋势.北京市学生人群中传染病常规防控的重点疾病为猩红热、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水痘,需要重点关注肺结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在高中生、大学生中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