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缺乏高质量直接证据是中医药快速动态指南推荐意见形成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间接证据的补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途径。提出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应明确所需证据的类型,包括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并通过设定“先直接,后间接”的证据筛选原则,规范并加速指南制定流程。建议在进行证据整合时,若直接证据充足,可直接形成推荐意见;当直接证据不足时,则需要通过整合间接证据来补充和完善推荐意见。此外,当证据体中包含多来源证据时,应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对证据进行评级。最后在形成推荐意见时,应将证据体级别、安全性、经济性等作为推荐强度的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完善应急情况下的证据转化和临床实践的指导工作,提升中医药在应急治理中的参与度,需要制定中医药快速动态指南。明确中医药快速动态指南的制定流程,分为准备、快速制定、动态更新3个阶段,将“制定快速”“高质量”“动态更新”与中医药优势相结合。对比中医药快速动态指南和标准指南制定中制定团队的构成、人员数量、组建时机、沟通模式,以及构建临床问题的内容和数量方面侧重点的不同,重点阐释准备阶段中组建“小而尖”的指南制定团队的要求;从利益冲突管理、工作模式及沟通方式等方面实施快速高效的团队管理,加快指南制定进程;构建“重而精”的临床问题及动态更新临床问题的要点,以期为中医药快速动态指南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炎症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由多种病因病机导致,伏燥即为其一.机体正气亏虚致外感燥邪未被及时祛除而内伏,影响肺主皮毛及宣发功能;或阴虚体质助燥潜伏,伏燥逐渐消耗体内阴液,肌肤失于濡养从而诱发湿疹.若内伏之燥久郁可产生化风、化火、化湿、化瘀等病机演化,从而加重湿疹症状.本文就伏燥与湿疹相关性展开论述,认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对已发表的国内外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及质量评估,旨在发现相关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和PubMed数据库,搜集整理国内外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5月20日。从标题、年份、作者、期刊、研究角度、研究类型、疾病领域、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类型、研究方法、应用模型、模型校准、敏感性分析、成本测算、有效性指标、不良反应比较等多方面对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研究进行系统评价,采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2022(CHEERS2022)和卫生经济研究质量评价表(QHES)对报告质量和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249篇研究,包括中文文章247篇和英文文章2篇。第一篇中成药药物经济学的文献发表于2000年;研究所涉及病种占ICD-11疾病领域的59.26%;报告了研究角度的文章占研究总量的16.87%;对研究类型进行说明的研究占比为32.4%;研究方法主要为成本-效果分析的研究占比为86.75%;成本主要为直接医疗成本的研究占比为89.56%;有效性指标主要为总有效率的研究占比为78.31%。研究质...  相似文献   
5.
WHO于2020年发布的WHO国家药品定价政策指南中提到的10种定价方法是国际常用的定价方法。但由于中成药成本构成比例的特殊性,单纯参照化药及生物药品制品对中成药进行定价存在适用性偏差。当前,我国药品定价主要方法为内部参考定价、招标谈判定价、促进使用有质量保证的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汇总采购等方法。文章在系统分析各种定价方法的基础上,明确其对于中成药医保定价的适用性及其原因,其中价值定价和提高价格透明度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中成药医保定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中成药肿瘤用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搜集有关中成药肿瘤用药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9月30日。采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2022(CHEERS2022)和卫生经济研究质量评价(QHES)对报告质量和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25个研究,CHEERS2022平均符合率为40.09%,QHES平均评分为53.2分。结论 现有中成药肿瘤用药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数量少,研究质量较差。建议未来加强科研机构和医院的合作,规范开展中成药肿瘤用药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为中成药应用于肿瘤疾病提供卫生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我国现有以重大传染病疫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框架的特点和优劣势。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CBM和PubMed数据库,搜集关于我国重大传染病疫情治理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4月15日。对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和治理要素进行提取分析。结果 共纳入30个研究,发文时间主要集中在2020—2022年,研究内容多为COVID-19,以大数据治理、整体性治理、多主体协同治理框架为主。治理要素主要集中在治理主体、治理周期、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治理主体集中在多主体协同治理,治理周期以事中治理为主,基础保障是以信息技术大数据为主体的多重保障。结论 我国重大传染病疫情治理框架的治理主体已经从单一主体向多主体协同治理过渡。在增加事前预警治理的同时应注重事后恢复时期的治理。制度保障方面应该增加疫情舆情控制系统保障、隐私安全保障、心理疏导保障等全方位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多维度多准则中成药综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中“多维度多准则中成药综合评价技术指标体系(第一版)”的权重确定方法与结果进行详细报道和解读。方法 根据层次分析法及专家赋值权重法所计算出的综合权重值进行归一化运算,获取指标的客观权重。结果 当前中成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6个一级维度权重结果显示,其权重排序为有效维度>安全维度>标准维度>应用维度>科学维度>经济维度,权重值分别为0.281 0、0.268 5、0.195 8、0.107 3、0.096 1、0.051 3,与当前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结论 本指标体系权重确定过程科学合理、方法明确、解读清晰,值得进一步优化研究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中医药快速动态指南时,由于疾病发展变化较快,而新证据不断产生,因此必须对指南进行持续证据监测并在必要时更新临床问题和推荐意见。首先应确定中医药快速动态指南需要动态更新的范围;然后从临床研究情况、领域内指南或法律法规情况、疾病发展情况,以及推荐意见在临床使用情况及临床需求四个方面进行证据监测;最后根据证据监测的结果,做出不同的处理方案,包括修订临床问题、更新证据基础和推荐意见、撤销指南。  相似文献   
10.
新冠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体系是一次大考。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新冠肺炎暴发早期,各地中医药应急管理的速度、参与率和治疗效果依旧具有一定的差距,其原因可能与中医药尚未被全面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有关,并且由于缺乏相应的体制机制,导致无法高效顺畅地进行应急响应以及处置。本文以新冠疫情为例,基于整体性视角,构建了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体—策略—环境”三位一体框架,旨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合理的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框架,加强中医药的应急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