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100853北京市) 一种期刊品牌的形成。蕴含着编者、作者、读者的艰辛努力,不懈奋斗和不断积淀。《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已经具有了这样的品牌效应.这是一代又一代脊柱外科学家精心培育的结果,这是广大读者的关心、支持和杂志工作人员心血的结晶,这是《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经皮弧式椎间盘切除器械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22例,21例成功。术后优良率为86.4%。该器械能够避开髂嵴阻挡进入L_5~S_1椎间隙,并增加椎间盘切除量,提高经皮L_5~S_1椎间盘切除成功率。定位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影响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疗效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Chronic cervieal com-pression myelopathy)是颈脊髓缓慢受压性损害引起的综合征,原发疾病较多,如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颈椎间盘突出症及发育性椎管狭窄症等。其疗效取决于多种因素,手术方法选择、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疾病本身的特点均可能成为影响疗效的原因。1手术方法与疗效 有报告颈椎前、后路手术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1],但亦有报告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其疗效明显优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和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术,其后二种手术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2]。 颈椎前后路手术对改善颈脊髓病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带线锚钉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6月期间获得10个月以上随访的26例急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进行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手术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首先引流关节内血肿,探查并修复关节内软骨损伤;观察髌骨与股骨外髁的对应关系,再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带线锚钉修复内侧髌股韧带,观察治疗后髌骨复位情况及与股骨滑车的对应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在关节镜下显示均存在髌骨内侧面骨软骨损伤及股骨外髁骨挫伤,同时合并内侧髌股韧带损伤及髌外侧支持带紧张。随访10~18个月,未发现再次脱位,恐惧试验均转为阴性。术后Lysholm评分(分:91.38±1.65 vs60.04±3.93)、Kujala评分(分:90.62±2.08 vs 55.27±3.00)、髌骨外倾角(11.96°±1.43°vs 25.15°±2.13°)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均P<0.01)。结论 关节镜辅助带线锚钉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可防止髌骨再次脱位,缓解症状,恢复伸膝功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控微动带锁髓内钉 (AMLN )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对 12只山羊两侧股骨干横断截骨 ,分别采用AMLN和GK钉固定 ,术后 7、 14、 2 8、 5 6d分批处死 ,行X线平片、微血管造影及皮质骨的血流量变化检测。结果 :AMLN固定组 ,骨痂早期数量多 ,密度高连续无中断 ,中、后期骨痂质量好 ,成熟程度高 ,骨折边愈合边改建边塑形 ,与此功能相适应 ,皮质骨骨痂内血管丰富 ,5 6d后血管基本恢复正常 ,血管均匀且扩张消失。GK钉固定组 ,骨痂数量少 ,密度低不连续有中断现象 ,骨痂内血管管径细 ,排列紊乱 ,吻合程度比较差。血液流量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14d后两者相差 43 % (P <0 .0 5 )。结论 :AMLN内固定所建立的有间歇性动应力刺激与传导的生物力学环境 ,使皮质骨骨痂内血管形成及血运丰富 ,骨痂的形成和强度提高 ,加快了骨质重建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胸腰段椎管内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症状十分相似,鉴别有一定难度,容易发生误诊误治,而椎管内肿瘤如能早期发现,大多预后良好。现将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误诊1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后路脊柱显微内窥镜治疗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方法通过一个后正中微小切口,采用游离皮瓣和手术通道倾斜,实现多阶段减压和神经根通道松解,使用METRX完成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7.8%。结论METRX手术是传统开放式腰椎管狭窄手术的微创化和内窥镜化,可以彻底解除神经压迫,达到微创手术的目的,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有症状的腰骶神经根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骶神经根畸形(lumbosacralnerverootanomalies)较少见,国内文献报告较少。腰骶神经根畸形大多无症状,仅少数存在症状〔1〕。1992年12月~1996年8月我们行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术336例,发现有症状的腰骶神经根畸形6例...  相似文献   
9.
为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又能充分显露,彻底减压,采用根据椎板分型,倒U或V型椎板开窗,扩大侧隐窝治疗腰椎软骨板破裂症12例。手术尽可能地保留腰椎全部结构的完整性,可防止术后腰椎不稳,同时使神经根管代偿间隙明显增大,减低了术后DFC连锁变异现象所引起的椎管狭窄。经1~3.5年随访效果满意。并就12例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改良颈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评估改进的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的远期疗效,探讨克服传统单开门手术弊端的方法。方法:对16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改进的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其中107例获随访,随访3-6.5年,平均5年3个月。单开门技术改进包括神经根管扩大和开门椎板的引线固定技术等。结果:采用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9.06%。术后6例出现开门侧肩及上臂神经根性疼痛,1例出现脑脊液漏,无一例出现“再关门”。结论:改进的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型术通过选择性神经根管扩大、牢固的椎板固定、准确的开门节段选择可以避免传统单开门术式的弊端,是一种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