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上海市闵行区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吸虫病是一种对人畜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被列为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为严重的6大热带病之一。血吸虫感染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让人群充分了解本病的相关预防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对防制血吸虫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海市闵行区已达到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外来流动人员的疟疾抗体水平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 以居住在上海市浦东、闵行2区6个镇的外来流动人员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血清学调查,以本地户籍居民为对照。结果 共调查流动人员2732人,IFA阳性率为3.81%,按来源地流行状况分组显示,各组间疟疾IF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来自高疟区IFA阳性率为8.10%,明显高于其它发病组(发病率〈1/万);显示IFA阳性率与当地上报发病率基本一致。上海市本地居民IFA阳性率为1.36%与外来流动人口阳性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外来流动人员中阳性者主要集中在17-54岁和小学、初中学历且来沪居住时间短于5年人群。结论 来自较高疟区的流动人员输入可能对低疟区的流行带来潜在威胁,应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员的疟疾监测。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员血吸虫病调查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掌握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员中血吸虫病潜在传染源的现况.方法以居住在上海市闵行、浦东2区6个乡(镇)的外来流动人员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以本地户籍居民为对照.结果共调查2 931人,血清学阳性率为6.41%,其中来自血吸虫病流行省、传播阻断省和非流行省的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8.10%、3.65%和2.40%.本地居民阳性率为3.56%,与来自传播阻断省和非流行省人员的血清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与流行省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来自血吸虫病未控制县和传播控制县人员的血清阳性率高于传播阻断县和非流行县的人员.外来流动人员中阳性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0~49岁,学历为小学和初中,来沪居住时间<5年人群.结论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外来流动人员的输入可能对传播已阻断地区带来威胁.应加强外来流动人员的血吸虫病监测,防止传染源的输入.  相似文献   
4.
<正>疟疾是一种传播快、易反复、危害大的传染病。据统计,2008—2009年闵行区疟疾发病数占全市同期疫情总数的37.08%,居上海市19个区县首位,是上海市疟疾防治的重点地区之一。闵行区地处上海城郊,随着全球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闵行区2006-2010年疟疾疫情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治疟疾和消除疟疾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0年疟疾监测数据、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全国疟疾监测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闵行区共发生疟疾115例,平均发病率为0.62/10万,未出现疫情暴发和危重、死亡病例.各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66/10万、1.92/10万、1.54/10万、0.75/10万和0.32/10万.输入性病例是本地病例的9.45倍(104/11),输入性病例以安徽籍病例为主,占81.73%(85/115);疟疾复发病例占15.65%(18/115);病原学分型以间日疟为主,占80.87%(93/115),4例恶性疟均由境外感染引起;年龄分布以20~45岁青壮年为主,占57.39%;职业分布以民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40.00%和20.00%;全区以及全国疟疾监测点"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阳性数和阳性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疟疾监测点媒介监测显示:传疟媒介按蚊仍然存在,但密度不高.结论 闵行区疟疾疫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且总体呈下降趋势,近2年下降尤为明显,为2015年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和计划奠定了基础.但本地感染病例和传疟按蚊仍然存在,因此疟疾防制不可放松,应重点加强外省尤其是安徽籍和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防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疫情,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个区的30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收集其流动人口信息,每个调查点对100名来自105个血吸虫病未控制县、38个疫情回升县的6~65岁流动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对IHA阳性者进行病原学追踪。结果共调查2 992人,3.82%的流动人口来自未控制县和疫情回升县,IHA检测阳性者64人,阳性率为2.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现职业、来源地类型、治疗史和省份是流动人口IHA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本市流动人口中血清学阳性者约有4 233人,较2004年估算数下降71.88%。病原学追踪54人,均未查到血吸虫虫卵。结论输入性传染源是上海市血吸虫病潜在流行的主要隐患,建议将在市郊从事农牧业的未传播阻断县流动人员作为选择性主动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闵行区1994~2009年外来流动人口"三病"监测结果 ,为外来流动人口"三病"检疫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4~2009年闵行区各镇、街道外来流动人员"三病"检疫16年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闵行区外来流动人口16年来"三病"监测总阳性率为3.10%,波动范围0.34%~28.05%,其中疟疾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血吸虫和丝虫;三病"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1998~2000年略有回升,血吸虫抗体阳性率自2000年一直维持在1%以下,疟疾抗体阳性率自2003年起一直低于1%,自1999年起丝虫抗体滴度一直为0。结论目前,闵行区"三病"抗体检测阳性率已降至很低,建议采取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病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严重危害人兽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体所有器官均可受到侵犯,严重者可致残、致死.在我国,一般人群的弓形虫平均感染率为4%~9%[1],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常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次我们分别调查了上海市闵行区从事养殖、屠宰、兽医等特殊职业人群的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制定特殊职业人群弓形虫感染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疫情,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个区的30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收集其流动人口信息,每个调查点对100名来自105个血吸虫病未控制县、38个疫情回升县的6~65岁流动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对IHA阳性者进行病原学追踪。结果共调查2 992人,3.82%的流动人口来自未控制县和疫情回升县,IHA检测阳性者64人,阳性率为2.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现职业、来源地类型、治疗史和省份是流动人口IHA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本市流动人口中血清学阳性者约有4 233人,较2004年估算数下降71.88%。病原学追踪54人,均未查到血吸虫虫卵。结论输入性传染源是上海市血吸虫病潜在流行的主要隐患,建议将在市郊从事农牧业的未传播阻断县流动人员作为选择性主动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在建卡孕妇中开展弓形虫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12家医疗机构1 103名建卡孕妇,通过弓形虫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该病相关知识、态度等信息的问卷调查结果,评价干预的近期效果。结果:建卡孕妇健康教育后人均弓形虫病相关知识评分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提高(t=17.549,P0.001);对弓形虫病症状与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相关问题的答对率分别从干预前的51.0%、62.6%和80.7%提高至干预后的77.7%、75.0%和95.1%(P0.001)。孕前会主动要求做弓形虫检测的比例从干预前的59.7%提高至干预后的83.2%,并对检测阳性结果的重视度亦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在建卡孕妇中开展弓形虫病健康教育有效且可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