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物理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总结了物理诊断学的基本特点和教授本课程时需把握好的几个环节 ,就提高物理诊断学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思考 ,并结合我院经验提出了物理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九平  刘俊彬 《医学争鸣》1997,18(2):153-155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膜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与乙肝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APAAP技术检测92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mIL-2R。结果:慢性乙肝患者CD4^+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CD8^+细胞数显著上升(P〈0.05或P〈0.01),以致CD4^+/CD8^+比值下降;mIL-2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P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汉滩病毒(HTNV)G1蛋白胞质区ITAM样基序与Syk的细胞内相互作用。方法:构建用于研究Syk和G1ITAM样基序之间相互作用的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系统,验证G1ITAM样基序与Syk之间是否存在细胞内相互作用。结果: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分析证实G1ITAM样基序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可以与Syk相互作用;而突变体分析表明,这种相互作用依赖于该基序中两个高度保守的酪氨酸残基的存在。结论:HTNVG1蛋白胞质区高度保守ITAM样基序在体外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可以与Syk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探讨G1蛋白ITAM样基序在HFRS免疫信号传递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To investigate the phenotypic knockout of HIV-1 chemokine coreceptor CXCR4 and CCR5 by intrakines and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HIV-1 infection. Primary human PBLs were transduced with the recombinant vector pLNCX-R-K-S-K(△NGFR), followed by anti-NGFR/anti-IgG-magnetic bead method selection and FCM detection. The transduced PBLs were infected with DP1 HIV-1 virus thereafter envelope-mediated syncytium formation and p24 detec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blockage of HIV-1 infection by co-inactivation of CCR5 and CXCR4. pLNCX-R-K-S-K (△NGFR)-transduced PBILs were isolated with an anti-NGFR/anti-IgG-magnetic bead method. After isolation, about 70% of the PBLs were positive for the NGFR marker. When the transduced PBLs were infected with DP1 HIV-1 virus, envelop-mediated syncytium formation was almost completely inhibited by pLNCX-R-K-S-K(△NGFR) transfection. Also, p24 antigen was very low in the cultures of pLNCX-R-K-S-K (△NGFR) transduced PBLs. pLNCX-R-K-S-K(△NGFR) transduction inhibited the production of DP1 p24 antigen by 15%, 43% and 19% on days 4, 7 and 10 respectively. The lymphocytes with the phenotypic knockout of CCR5 and CXCR4 could protect primary human PBLs from DP1 HIV-1 virus infection.  相似文献   
5.
0 引言 肝脏对调节机体糖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脏功能异常可引起糖代谢的障碍 ,严重者可引起糖尿病 .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 2 5例慢性肝病并糖尿病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  2 5例患者诊断为糖尿病前均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 ,男 2 0例 ,女 5例 ;年龄 2 2~ 70岁 ,糖尿病按 WHO1985年诊断标准 ,既往无糖尿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 ,诊断糖尿病前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 .病毒性肝炎按 1995年 (北京 )第 5次全国传染病学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收稿日期 :2 0 0 0 -0 3 -2 0 ; 修回日期 :2 0 0 0 -0 5 -10作者简…  相似文献   
6.
肝豆状核变性 (HL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之前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2 0 0 4年 2月我科收治 1例以溶血性贫血、血尿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 ,现分析报告如下。患儿 ,女 ,10岁 ,主因发现皮肤黄染伴发热 4d ,门诊以“黄疸待查”收住入院。既往在入院前 7个月因“血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炎” ,行短期激素、中药等治疗 ,复查尿常规反复出现镜下血尿 ,此次入院前曾服中药汤剂 4付后出现发热、黄疸、尿呈红褐色。查体 :体温 38℃ ,重度贫血貌 ,全身皮肤巩膜中度黄染 ,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  相似文献   
7.
HAART伴乳酸酸中毒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女,51岁,已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10个月,伴乏力、纳差、恶心、胸闷1月余,于2007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8月因不明原因发热及腹泻而入住唐都医院传染科.  相似文献   
8.
免疫耐受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被多数学者所认可,研究表明,在免疫耐受过程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发挥克隆清除、克隆无能、表达T细胞抑制因子、选择性激活辅助T细胞和诱导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尤其是CD4+CD25+Treg的产生等作用。而CD4+CD25+Treg主要以DC为作用靶点,影响其分化成熟,抑制DC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通过非特异性接触抑制T细胞活化,诱导免疫耐受。因此,DC和CD4+CD25+Treg在免疫耐受中相互作用、互为靶点,并发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8岁,以乙肝标志物阳性13年、发热20d、伴腹胀及皮肤黄染1周于2006年4月3日入院。患者于1983年发现HBsAg、HBeAg、抗-HBe阳性,1998年以后出现转氨酶反复升高现象,2002年出现腹水,诊断为肝硬化,间断保肝治疗。2006年3月上旬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0℃,伴流涕、咳嗽、咯白痰,头孢哌酮治疗效果不佳,体温波动于37.5—38.5℃,3月27日起体温高达39.0℃,腹胀渐明显,并出现面黄、眼黄,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感染,血常规WBC7×10^9/L,Hb137以,PLT22×10^9/L,中性粒细胞0.8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23U/L,总胆红素(TBIL)80μmol/L,  相似文献   
10.
T细胞应答在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CV感染极易慢性化,已成为困扰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研究发现,T细胞应答可能在HCV感染慢性化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文对T细胞应答与HCV持续感染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