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诊科病区ICU(EICU)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抢救44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治疗组),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35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未用纤支镜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天数、机械通气天数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天数、机械通气天数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纤支镜吸痰过程中未出现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纤支镜安全有效,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原脑钠肽(Nt-proBNP)评估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7例,治疗稳定后出院,随访患者的再次入院次数和死亡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 NYHA分级中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浆Nt-pmBNP浓度分别为(1 129.8±383.2)ng/L、(5 849.7±567.6)ng/L、(9 506.3±492.4)ng/L(P<0.01),NYHA分级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系(r=0.7593,P<0.01);平均再住院次数分别为(0.85±0.96)、(1.98±0.86)、(2.58±0.91)(P<0.01);死亡率分别为8.3%、12.5%、45.2%(P<0.01).结论 血浆Nt-pmBNP水平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伍用长托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39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血液灌流伍用长托宁)19例和对照组(单用长托宁)20例,对比观察两组器官损伤发生率、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治愈时间、死亡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的器官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两组无明显差异,住院费用治疗组高于长托宁组(P<00.1)。结论血液灌流伍用长托宁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中优于单用长托宁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不同心脏传导阻滞与急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50例,根据传导阻滞情况的不同,分为房室传导阻滞组、束支传导阻滞组与房室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心力衰竭常规诊断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血清脑钠素(B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肺毛细血管契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变化。结果房室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中有吸烟史的人数比例更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室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肺毛细血管契压和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束支传导阻滞组和房室传导阻滞组,且束支传导阻滞组的血清B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肺毛细血管契压和中心静脉压高于房室传导阻滞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史可能是房室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随着传导阻滞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B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肺毛细血管契压和中心静脉压均随之增加,这表明传导阻滞,尤其是房室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B型利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在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 方法 检测279例呼吸困难患者的BNP浓度,由2名心脏科专家在不知道BNP结果的情况下,根据收集的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充血性心力哀竭(CHF)组BNP浓度为(1050.3±75.5)pg/ml,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的BNP水平;以BNP100pg/ml作为阈值区分是否为CHF性呼吸困难,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2%、87%、83%;通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比其他变量更具独立和重要的诊断价值.结论 BNP浓度的高低是鉴别CHF性和非CHF性呼吸困难的可靠指标,具有在临床中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完全束支传导阻滞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3-12间在我院就诊的18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完全束支传导阻滞,将其随机分为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组、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组及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心力衰竭常规诊断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血清脑钠素( BNP)水平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变化。结果完全束支传导阻滞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组的BNP水平高于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束支传导阻滞可导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水平升高,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高于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这表明完全束支传导阻滞,尤其是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可加重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2),分别应用常规液体复苏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输液量、平均动脉压、实验室指标(PLT、PT、HGB、BE、hsCRP、乳酸等)、入院2周内的死亡率、严重并发症(ARDS、MODS)的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在人院2周内的死亡率、ARDS、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降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和存活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正>我院急诊科应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大剂量地高辛中毒患者1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6岁,以"服用地高辛100片(0.25mg/片)1h"入院。入院时患者自诉头晕、头痛、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