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州市石牌社区55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状况,探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等4项指标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2002年广州市石牌社区55岁以上人群共726人的健康情况。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采用ATPⅢ标准。结果资料完整可供分析的642人,其中男145例,女497例。①广州市石牌社区55岁以上成人MS、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26.33%、21.03%、50.46%、77.57%及37.38%,其中MS、血脂异常和肥胖在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高血糖和高血压则在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该人群85%以上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metabolic abnormality,MA),其中0、1、2、3及≥4个MA的患病率分别为13.40%、28.82%、31.46%、15.26%及11.06%,除2个MA的患病率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数目MA的患病率在男女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WC、TG、WHR、SBP 4项指标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其中WC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广州市石牌社区55岁以上成人中MS、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肥胖的患病率很高,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LADA的发病与诊断。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GAD-Ab,采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C肽。结果 ①糖尿病患者GAD-Ab阳性率22.5%,不同年龄GAD-Ab阳性率存在差异,青年组10.7%;中年组32.8%(P<0.05);老年组23.5%。②空腹C肽及餐后2h C肽水平:GAD-Ab阳性组低于GAD-Ab阴性组(P<0.05);③由于胰岛细胞功能低下,20%的GAD-Ab阳性患者,5%的GAD-Ab阴性患者需胰岛素治疗(P<0.005)。结论 GAD-Ab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诊断为LADA;LADA好发于中年患者,应尽早采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舒洛地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3只健康8周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11)、糖尿病组(n=11)及舒洛地特干预组(n=11).糖尿病组和舒洛地特干预组空腹10 h后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65 mg/kg),健康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72 h后尾静脉空腹血糖>16.7 mmol/L且持续3 d视为造模成功,其中糖尿病组成模大鼠9只,舒洛地特干预组成模大鼠10只.舒洛地特干预组给予10 mg·kg-1·d-1舒洛地特灌胃,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12周.用药结束后次晨测定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留取肾脏组织作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其mRNA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或LSD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糖尿病组平均为363μg/min,舒洛地特干预组为151μg/min,健康对照组为26 μ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93,P<0.01).糖尿病组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量为3.11±0.84,舒洛地特干预组为0.99±0.27,健康对照组为0.4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43,P<0.01).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糖尿病组着色深且广泛,舒洛地特干预组较糖尿病组染色浅,与健康对照组相近.结论 舒洛地特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下调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1:1随机分组,每日服用格列美脲2mg(1次服用或分2次服用)。测空腹和三餐后2h血糖,计算它们的极差和标准差;检测HbA1c。结果显示两种服用方式降糖效力相当,但一次服用血糖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在孕晚期糖代谢异常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孕晚期测定36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34例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 IGT)妇女和52名糖代谢正常(NGT)妇女的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FI),比较3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能力的差别。结果⑴反映胰岛素抵抗的ISI,由NGT组、G IGT组到GDM组逐渐升高(P<0.01);反映胰岛素分泌能力的IFI和空腹胰岛素在GDM和G IGT组均高于NGT组(P<0.01)。⑵以各自的ISI均数将GDM和G IGT组进一步分组,高ISI的GDM和G IGT妇女,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能力均高于NGT组(P<0.01),低ISI的GDM妇女,其胰岛素抵抗也高于NGT组,但胰岛素分泌能力与NG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ISI的G IGT妇女,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能力与NGT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糖代谢正常孕妇相比,孕晚期糖代谢异常妇女存在胰岛素抵抗增强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且GDM较G IGT具有更强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病人的监护经验,以提高对本病的救治水平,方法:对42例DKA病人进行生命体征和尿酮,血糖,动脉血PH值,血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的监测,并通过合理应用的胰岛素,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治疗酸中毒等措施进行救治。结果:治愈及好转41例(98%),死亡1例(2%),结论:对病情的严密监护是抢救DKA病人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GAD-Ab和ICA检测对Ⅰ型糖尿病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Ⅰ型糖尿病是一种针对胰岛 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时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本研究旨在了解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 -Ab)、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对Ⅰ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按ADA (1997年 )糖病诊诊断标准 ,Ⅰ型糖尿病患者 38例 ,男 18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35± 13岁。平均病程 36个月 (1月~ 14年 )。OGTT试验无异常者 5 0例 ,男 2 2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36±12岁。无糖尿病家族史和自身免疫病史。1.2 方法1.2 .1 标本采集 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一次采血 ,血清保存于 - 70℃冰箱内待检。1.…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7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 ( 36例重度肝炎和 40例中度肝炎 )和 40例健康对照者 ,测定血清总T3(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反T3(rT3)和促甲状腺素 (TSH)。【结果】与对照组和中度肝炎组比较 ,重度肝炎患者TT3、TT4、FT3 和FT4水平显著下降 ,TSH水平轻度下降 ,rT3 水平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 ,中度肝炎患者TT4水平轻度下降。【结论】甲状腺功能的变化随肝炎病人临床病情的变化而改变 ,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对评估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糖控制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血糖控制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病人 β 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方法 ,前瞻性观察17例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混合早餐后2小时C肽 (C -P(2h) )在血糖控制后的变化。结果 :血糖控制后 ,C -P(2h)由0.98(0.57pmol/ml增加至1.10(0.49pmol/ml ,差异无显著性(P=0.201)。病程小于半年者 ,C -P(2h)由0.86(0.52pmol/ml增加至1.29(0.45pmol/ml ,增加较明显 (P=0.147) ;病程大于或等于半年者 ,C -P(2h)由1.03(0.62pmol/ml变为1.02(0.50pmol/ml ,差异无显著性(P=0.991)。结论 :病程较短的2型糖尿病病人 ,血糖控制后 ,β 细胞功能可能可以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精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的后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方法9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50例)和复合维生素B治疗组(对照组1.4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中SOD和MDA的变化.与35例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通心络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60.4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中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MD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治疗后,通心络胶囊组患者SOD活性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SOD活性和MD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通心络可有效改善DPN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降低MDA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