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皮肤消毒剂对儿童血培养污染率的影响,为采集外周静脉血选择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并提供依据。方法将某医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住院需要采血培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4月—2016年3月(第一阶段),采用0.405%~0.495%醋酸氯己定碘对患儿采血点进行皮肤消毒;2016年4月—2017年4月(第二阶段),新生儿患者改为含0.028%~0.034%醋酸氯己定碘进行皮肤消毒,非新生儿患者改为含1.8%~2.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进行皮肤消毒。对全部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由该院感染传染科医生判断是否污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来自医院HIS系统。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25 045例血培养标本中,总阳性率为5.7%,血培养标本总污染率为2.03%。在第一阶段采用0.405%~0.495%醋酸氯己定碘消毒,非新生儿组血培养污染率为3.6%,高于新生儿组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50, P0.05)。新生儿组使用0.028%~0.034%醋酸氯己定碘消毒时污染率为1.9%,高于使用0.405%~0.495%醋酸氯己定碘的1.2%(x~2=11.90, P0.05)。非新生儿组使用0.405%~0.495%醋酸氯己定碘消毒剂时血培养污染率为3.6%,高于使用1.8%~2.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1.9%(x~2=29.10, P0.05)。更换消毒剂前,新生儿组、非新生儿组污染菌均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97.2%和93.6%;更换消毒剂后,该细菌污染占比分别降至58.5%和79.8%。结论新生儿患者采用0.405%~0.495%醋酸氯己定碘,非新生儿采用1.8%~2.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进行皮肤消毒,可明显提高皮肤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儿科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科)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CR-GNB)综合干预措施效果及其耐药基因。方法 选取2017-2021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患儿为研究对象,2017年开始对上述患儿入院后48 h以内以及住院期间每周一次在上呼吸道和肠道进行主动筛查,2018年1月开始对主动筛查及临床送检标本检出CR-GNB阳性患儿实施集中安置,比较CR-GNB主动筛查率、定植率、集中安置率以及医院感染率的变化;同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碳青霉烯酶基因,对其耐药机制进行研究。结果 2017-2021年肛咽拭子CR-GNB主动筛查率均逐年增加(P<0.001),上述高风险部门共有28.46%(916/3 219)CR-GNB阳性患儿采取了A/B集中安置措施,随着A/B集中安置率的提高,住院时间>7 d的患儿CR-GNB定植率呈现下降趋势(P<0.001),同时医院感染率从2017年的1.16%(153/13 190)下降到2021年的0.29%(28/9 774)(P<0.001);耐碳青霉烯...  相似文献   
3.
在剖析我国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中存在的认识误区、职责不明、协调不力和保障不足等问题基础上,形成了推进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的策略思路:一是扭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替代"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同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错误观念。二是创新机制:(1)加强项目推进的统一领导,建立以疾控为主导,卫监、妇幼、基层、医政等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2)完善协调沟通的工作机制;(3)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合理的经费投入标准和分配流向。三是科学合理的流程再造,明确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各方的职责分工,加强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健全对基层公共卫生工作队伍的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疾病预防控制与医疗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程度。方法 :收集华东某省数据资料,通过明确"疾病预防控制贡献—期望寿命提升—人类发展指数改变"的关系,定量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结果 :2010—2015年间,华东某省的人类发展指数将增加0.035 0。其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通过提升期望寿命对其的影响程度为8.34%,而医疗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为5.38%。结论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产出效益要高于临床医疗,凸显了"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性,未来应更加重视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展状况,明确了服务项目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而拓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008—2013年135篇相关文献的筛选、分析和总结,发现:认识不清、职责不明、协调不力、保障不足、规范缺乏等成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9岁。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脱屑,咳嗽、气短3个月。多次外周血EC均>1.5×109/L,皮肤活检示海绵水肿性浅层血管周围炎,浸润细胞为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支气管镜活检示支气管黏膜及肺泡间隔内可见少量嗜酸粒细胞浸润。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改变可明确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伴皮肤和肺部受累。给予泼尼松75 mg/d,病情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PICU脑脊液培养病原学特征,探讨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感染来源和转归,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PICU 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脑脊液培养病原学及耐药情况.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compatⅡ系统,部分菌株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结果 982份脑脊液标本,培养阳性78例,阳性率7.9%,共分离出病原菌81株,革兰阴性菌46株(56.8%),革兰阳性菌35株(43.2%).排名前3位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8.4%、19.8 %和13.6%.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较大,表现为多重耐药或泛耐药,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菌素类耐药性高,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性高,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性高.结论 PICU脑脊液培养菌群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见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菌素类耐药性高.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存在经费投入较低、临床知识学习不够深入、管理类/人文社科类知识明显不足、教学中理论脱离实践、缺乏实践技能训练、授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主要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明确未来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加大临床课程教学所占比例,适当增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加强公共卫生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建立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效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全国系统抽样选取458个县级样本疾控中心,运用多水平模型对2012年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区域层面(高水平)和机构层面(低水平)因素对机构效率的影响。结果:我国县级疾控中心的效率在省份间存在聚集性,区域层面的人口密度对机构效率存在影响,机构层面中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人均服务收入、人均实验室面积对效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区域层面和机构层面的因素均对效率产生影响,多水平模型有助于全面认识我国疾控中心效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