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影响冠心病(CHD)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病例调查方法,选择398例CHD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①随访出现和未出现心脏不良事件患者之间基线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②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减少术后心绞痛的复发和血运重建术需求,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则未见改善心血管患者预后。[结论]未观察到基线脂质和炎症因素对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CABG是CHD心脏不良事件的负性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片对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和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曲美他嗪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3.
根据会展旅游垃圾的特性,论述了国内外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及其可行性,并结合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会展旅游垃圾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氯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氯沙坦(科素亚)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科素亚组(33例)和施慧达组(32例),均每天1次晨服相应药物,连续观察4周,每周固定一天上午测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用药前和用药后4周末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2组病例服药2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服药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科素亚组和施慧达组降压的有效反应率分别为91%和91%,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和9%,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科素亚和施慧达均能达到很好的临床降压效果,安全性好,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5.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生活垃圾与渗滤液处理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急剧增加。在1990—2005年期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年均增长率为6.24%。2005年,全国661座设市城市,年清运生活垃圾量达1.55亿吨,共有各类生活垃圾处理厂(场)479座,日处理能力25.7万吨(年处理能力为8108万吨),处理率仅为52.5%。在这些处理设施中,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365座,年处理能力6672万吨(占82.4%);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66座,年处理能力1046万吨(占13.0%);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厂46个,  相似文献   
6.
柴晓利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266-2267
目的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及其与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 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房颤、窦性心率分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率组(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合并房颤者比窦性心率者高,且与左房内径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及评价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心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0例心肾综合征患者经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无效后,在此基础上加用rhBNP,静滴48h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加用rhBNP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提高,生化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肾素明显降低,24h尿量明显增多(t≥2.12,P〈0.05)。【结论】心肾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联用rhBNP,能显著改善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0)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EH患者进行血清hs-CRP和ET-1、NO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血清hs-CRP、ET-1明显升高,且随高血压分级升高而逐渐升高(P〈0.01);血浆NO明显降低,且随高血压分级升高而逐渐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病与炎症活动及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有关,血清hs-CRP和ET-1、NO是反映EH患者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 ,5 0岁 ,因突发胸闷、心悸并晕厥 1次急诊入院 ,入院前 4h误服大剂量阿司咪唑 (息斯敏 ,3mg× 85片 )2 5 5mg。入院时体格检查 :神志清醒 ,血压 12 0 /70mmHg(1mmHg =0 133kPa) ,心率 72次 /min ,心电图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 (室早 )、QT间期延长 (0 6 4s)、短阵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患者有慢性过敏性鼻炎病史 ,无心脏病史。入院后立即予以洗胃、利尿、吸氧、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并维持静脉滴注以及补镁补钾治疗 ,心电监护示室性早搏明显减少 ,但QT间期长。入院后第 6h患者小便时再发晕厥 1次 ,心电…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年升高,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房颤可使各年龄段脑卒中的危险增加4~5倍[1]。在我国部分地区房颤住院病例回归调查资料中,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因此房颤的主要治疗目标之一就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房颤的长效口服抗凝药物,虽然抗凝疗效确切,但该药剂量-效应多变,半衰期长[2],治疗窗狭窄,药物间相互作用大,需要频繁监测凝血机制,且有出血事件发生的可能,给临床上应用带来种种明显的局限性,其在房颤患者中的利用率仅为65%左右[3]。因此替代华法林新的抗凝药物研究成为该领域最具期望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