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胰腺移植术后外周血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基因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实验动物为杂种长白猪,分为3组(n=8):对照组,移植组.免疫抑制剂治疗组.移植手术为同种异体门静脉回流、肠内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在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的同时应用环孢A 骁悉 甲强龙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采集受者锁骨下静脉血,抽提总RNA,RT.PCR方法检测静脉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检测受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在术后1、3、5、7d,开腹取胰腺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与血液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移植组、免疫抑制剂组之间受体的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移植组比较,免疫抑制剂组静脉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索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③胰腺移植术后静脉血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变化比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学改变早2~d.结论 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表达的变化,可以对胰腺急性排斥反应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Th17细胞在胰岛移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Th17细胞在胰岛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探讨IL-23R抗体联合应用Anti-CD154mAb诱导胰岛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SD大鼠胰岛细胞单独培养;A组,大鼠胰岛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不加IL-23R抗体;B、C、D组,将大鼠胰岛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分别加IL-23R抗体0.1 μg/mL、0.5 μg/mL、1.0 μg/mL.作细胞甩片后,行丫啶橙(AO)/碘化丙啶(PI)荧光染色、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索免疫组化染色、胰岛素刺激实验.体内实验(将分离纯化的胰岛移植于小鼠左肾包膜下)分成4组:对照组,胰岛移植后不予任何干预;IL-23R抗体(200 μg)治疗组;Anti-CD154mAb(200 μg)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监测移植后小鼠血糖,取移植肾作HE染色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共培养3 d后,在胰岛素刺激实验中,空白对照组的葡萄糖刺激指数为3.66±0.10,与A、B、C、D组相比升高(P<0.05).D组刺激指数高于其他各组,达到1.95±0.7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免疫组化染色,体外和体内实验显示各实验组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明显好于对照组.移植3 d后,对照组血糖与各实验组相比升高(P<0.05),各实验组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Th17细胞参与了胰岛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通过阻断IL-23R能有效的下调IL-17的表达,阻断效果呈剂量依赖性.Anti-CDl54mAb和IL-23R抗体联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胰岛移植物的急性排斥反应,但与单独使用Anti-CD154mAb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胆囊癌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胆囊癌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81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囊癌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肿瘤不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法.结果 Ⅰ、Ⅱ、Ⅲ、Ⅳ期胆囊癌患者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 mesenteric vein,IMV)途径横断胰腺体部的手术入路方式在联合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外科行PD联合门静脉(portal vein,PV)/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将它根据能否采取传统入路在PV/SMV血管轴前建立隧道分为传统入路组和改良入路组,在改良入路组中患者经IMV途径横断胰腺体部者划为IMV亚组,经PV左侧或胰腺中央横断胰腺体部者划为中央亚组,比较改良入路组同传统入路组以及IMV亚组同传统入路组和中央亚组在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总生存期)方面的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影响总生存期的风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42患者,其中传统入路组77例,改良入路组65例,IMV亚组29例、中央亚组36例。与传统入路组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慢性胰腺炎手术患者229例,总结其临床资料与随访信息,比较手术治疗疗效.结果 229例患者依据不同病变类型分别行引流术或切除术两类手术.57例行纵向胰管切开胰肠吻合术,118例行胰头部分切除胰肠吻合术(Frey法105例,Berne法6例,Beger法7例),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1例行胰体尾切除术,26例行其他手术.术后疼痛缓解率89.3%,总并发症发生率19.6%.结论 慢性胰腺炎的不同术式有其特定适应证,应根据其病变类型选择手术方式以保证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鼠心肌细胞CD80/CD86的表达模式并分析该表达模式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功能影响。[方法]取BALB/c(H-2d)和C57BL/6(H-2b)乳鼠心脏,分离培养心肌细胞,用RT-PCR及免疫荧光测CD80/CD86表达。将培养10d乳鼠心肌细胞与预活化CTL共培养4h,同时另设CD80或CTLA-4封闭组,计算CTL杀伤率。[结果]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表达CD80,不表达CD86。单独表达CD80心肌细胞通过CD80与CTLA-4结合减弱CTL杀伤。[结论]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单独表达CD80共刺激分子能有效抑制CTL杀伤。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认识的深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过去认为是罕见病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最近美国流行病学检测及最终结果数据  相似文献   
8.
刘续宝  柯能文 《腹部外科》2013,26(3):149-150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为持续发展且不可逆的破坏性炎性病变,病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腺泡萎缩或胰管变形、胰腺纤维化或钙化,最终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实体肿瘤.直到现在,胰腺癌的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8%[1].有研究[2]预测,胰腺癌在2030年将成为肿瘤中排名第2位的致死疾病.因此,探索和优化胰腺癌的治疗方案、提高胰腺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迫在眉睫.过去20年,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外科技术的进步以及化疗方案的改进,胰腺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  相似文献   
10.
胰腺及胰周坏死组织继发感染是急性胰腺炎(AP)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其高死亡率的原因.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AP继发胰腺感染性坏死(IN)的手术治疗是必要的,但术式并不统一[1-3].我院采用经后上腰腹膜后引流术及术后灌洗治疗胰腺感染性坏死4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