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青春期知信行在青春期阶段影响青少年生活质量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为制定改善青少年生活质量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重庆市2个区县6 746名中小学生,采用青春期发育量表(PDS)和基本情况调查表、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青春期早期、中期和后期的青少年生理、心理维度及总生活质量得分低于青春期前青少年(P值均<0.05);青春期中期(B=-1.10)和后期(B=-2.88)的青少年社会维度得分低于青春期前青少年;但青春期阶段对青少年青春期维度生活质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期知信行与青少年心理、社会、青春期维度和总生活质量呈正相关(B值分别为0.02,0.04,0.04,0.09,P值均<0.01),但对生理维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6).交互作用分析显示,青春期知信行在青春期阶段对社会维度(B=0.03)和总生活质量(B=0.06)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P值均<0.05),但对心理维度无调节作用(P>0.05).结论 加强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是提高和改善青少年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杨连建  刁华  李婷  蒲杨  金凤  王宏 《现代预防医学》2020,(11):1980-1984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对重庆沙坪坝8所中小学,共5306名在校学生,进行睡眠时间与超重肥胖的调查分析。结果 该区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9.21h,不同性别、学段和区域的学生,睡眠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学生睡眠时间在<8h,8~8.9h,9~9.9h和≥10h的构成,分别为13.47%,25.63%,29.95%和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作日平均入睡时间为21:00,周末节假日为22:00;工作日平均睡眠时间为8.87h小时,周末为10.0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49%和9.18%,超重肥胖检出率随睡眠时间的缩短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了性别、学段和区域等因素后,以睡眠时间≥10h作参照,发现周末节假日睡眠不足是肥胖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8h的OR值为1.81(1.09~2.86),<9h的OR值为1.58(1.12~2.19)。结论 周末节假日睡眠不足是肥胖的危险因素,应重点改善学生周末节假日的睡眠状况,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3.
王宏  刁华  杨连建  李婷  金凤  蒲杨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7):1032-1035
探讨重庆市某区留守儿童青春期知信行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为开展留守儿童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取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区1 244名四至九年级留守儿童,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自编青春期知信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女生的心理弹性水平高于留守男生,初中留守儿童高于小学留守儿童(t值分别为4.70,4.27,P值均<0.01).与父母联系频率越高、父母关系越好、家庭经济状况越好、接受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水平越高(F值分别为35.86,31.66,3.25,57.23,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青春期知信行对留守儿童目标专注(B=0.11)、情绪控制(B=0.07)、积极认知(B=0.09)、家庭支持(B=0.05)、人际协助(B=0.09)及总心理弹性(B=0.41)有正向预测作用(P值均<0.01).结论 留守儿童青春期知信行与心理弹性存在正相关,应该重视青春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8—2017年重庆市某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提取发病年度在2008—2017年、现住址为重庆市某区的细菌性痢疾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和病例就诊特征。结果2008—2017年重庆市某区细菌性痢疾发病8701例、发病率91.90/10万,发病率2015年最低(63.07/10万)、2008年最高(162.90/10万);夏秋季高发(5357例、占61.57%),发病高峰在7月;男女性别比1.08∶1,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9,P>0.05);发病率0岁~组最高(1366.40/10万)、35岁~组最低(27.68/10万),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00.00,P<0.05),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40.81%;平均发病率城区(101.58/10万)和乡镇(63.8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χ^2=282.65,P<0.05);79.72%的病例于发病后3天内就诊,64.80%的病例到二级医疗机构就诊。结论细菌性痢疾是重庆市某区高发传染病,应在高发季节在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中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连建  张协 《现代预防医学》2022,(20):3673-3677
目的 分析2008—2021年沙坪坝区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08—2021年重庆沙坪坝区手足口病重复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重复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8—2021年沙坪坝区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率为6.50%,两次感染间隔29~4 310 d,中位数为471 d(15.7月),重复感染次数为2~5次,以2次感染为主2 183例(95.20%),重复发病呈双峰分布(4—7月和10—12月),高峰期发病占81.86%,重复感染率男生高于女生(χ2 = 48.016,P<0.001),散居儿童高于其它人群(χ2 = 268.220,P<0.001),城区高于农村(χ2 = 52.834,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男童(OR = 1.374,95%CI:1.258~1.502)、1岁及以下儿童(OR = 2.408,95%CI:2.018~2.881)、2岁及以下儿童(OR = 1.973,95%CI:1.665~2.337)、散居儿童(OR = 5.696,95%CI:3.228~11.199)、幼托儿童(OR = 5.628,95%CI:3.248~10.926)、城区居住(OR = 1.608,95%CI:1.428~1.816)以及高发年份感染(OR = 1.307,95%CI:1.198~1.427)是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沙坪坝区2岁及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重复感染的高发人群,城区是重复感染的高发地区,偶数年是重复感染的高发年份,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青春期同伴教育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分析,为预防儿童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法抽取重庆市綦江区2个乡镇,随机分为干预组(732名)和对照组(881名),干预组接受1年同伴教育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利用心理韧性量表及基本信息问卷收集数据。  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和心理弹性总分分别降低了0.96,0.72,0.63,1.16和3.31分(t值分别为5.75,3.91,3.52,5.86,6.29,P值均 < 0.05),干预组情绪控制、人际协助和总心理弹性总分分别提高了1.05,0.54和1.72分(t值分别为-4.89,-2.46,-2.76,P值均 <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目标专注(B=0.38)、情绪控制(B=0.85)、家庭支持(B=0.29)、人际协助(B=0.83)和总心理弹性(B=2.40)增长更显著(P值均<0.05)。  结论  基于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同伴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和总心理弹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8.
杨连建  龚涛  王宏 《重庆医学》2018,(20):2721-2723,2728
目的 分析沙坪坝区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病学方法,对2012-2016年沙坪坝区HFMD病例信息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沙坪坝区报告HFMD病例15 8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9.91/10万,2013年发病率(215.70/10万)最低,2014年发病率(398.87/10万)最高,呈夏秋季双峰分布.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P<0.05),高发年龄段为5岁及以下儿童,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发病为主(96.00%).各街镇均有发病,主要以东部区域发病为主,西部大学城区域病例有逐年增多趋势,其他肠道病毒为HFMD流行优势毒株.结论 HFMD是沙坪坝区的高发传染病,应在夏秋季加强对5岁及以下儿童HFMD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庆市沙坪坝区首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开展深入个案访谈和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结果 该患者被确诊为重庆市沙坪坝区首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病例经隔离治疗1月后康复出院,84名密切接触者和3名可疑暴露者在医学观察期间均没有出现发热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区开展为期2周的流感样病例应急监测未发现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病人上班的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出H7阳性标本;结论 病例感染来源于其上班所在活禽市场可能性较大,应规范全区活禽市场的销售经营活动,由于基础疾病的存在容易导致人感染H7N9流感的诊断延迟,因此应增强临床医生的早期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分析重庆市某区青春期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改善青春期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重庆某区3 691名青春期留守儿童,采用“青春期儿童生活质量量表”和自编“儿童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生活质量总分(141.74± 18.09)高于女生(140.47± 17.99),非住校生生活质量总分(142.24±18.35)高于住校生(138.01±16.91),小学生生活质量总分(143.81±18.65)高于初中生(138.06±16.84);与父母联系频率、教养方式、学习成绩、好朋友数量等4个因素对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总分和4个维度得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留守类型、监护人类型、家庭经济状况等3个因素对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总分和部分维度得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青春期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教养方式、好朋友数量、学段、学习成绩、与父母联系频率、家庭经济状况、性别和留守类型(P值均<0.05).结论 大力发展经济、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加强亲子关系是提高和改善青春期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