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千家万户,必须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下,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为此我市在积极开发领导、争取领导支持的基础上,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的副市长为组长,计委、财政、  相似文献   
2.
应用PK72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35713份标本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公司生产的PK72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是应用其专利技术生产的梯级式V型微孔板(microplate)进行抗原、抗体凝集反应,采用CCD图像分析技术和电脑数据处理,进行自动分析、判定并打印结果。该仪器不仅能进行ABO(正、反定型)、Rh、MN、P等红细胞血型鉴定,而且也能进行不规则抗体、梅毒、HBsAg、巨细胞病毒(CMV)等项目的测定。笔者于1997年10月~1999年6月间,采用PK72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深圳市宝安、南山二区35713名无偿献血者进行ABO、Rh、不规则抗体等项目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献血人群Rh(D)阴性稀有血型筛选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献血人群Rh(D)阴性稀有血型分布情况及基因频率。方法采用OlympusPK72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148253名献血人员进行Rh(D)阴性血型筛选,再经过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确认,计算Rh(D)阴性稀有血型分布情况及基因频率。结果共筛选确认Rh(D)阴性者519名,占0.35%;基因频率:d为0.0592,D为0.9408。结论本市Rh(D)阴性者的分布频率与我国汉族Rh(D)阴性频率0.2%~0.5%相相吻合。但高于广东省汉族Rh(D)阴性频率0.197%,可能由于深圳市大部分人口是外省人迁移所致。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宝安区Rh阴性稀有血型筛选及供血者信息库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h血型是较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Rh血型系统因导致新生儿溶血病 (HDN)和溶血性输血反应而倍受人们重视 ,D抗原具有高免疫性而具有临床意义[1] 。我站自 1997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 ,采用日本OlympusPK72 0 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对90 887例深圳市无偿献血人员进行Rh(D)阴性血型常规筛选、确认。并将有关信息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 ,建立起Rh阴性供血者信息资料库。较好地满足了本市及广州等地医疗用血单位对Rh阴性血型血液的需要。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被检对象 深圳市宝安、南山二区无偿献血者 ,标本采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ABO血型初筛错误和正、反定型检测不符时产生的原因,旨在工作中减少血型错误的发生,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采用2010~2011年无偿献血53 934人次中ABO血型初筛错误和正、反定型检测不符的统计记录。结果 53 934份无偿献血标本中,ABO血型初筛错误和正、反定型检测不符共134例,总误定率为0.25%,人为因素造成ABO血型错误例数为83例,占总ABO血型差错和正、反定型检测不符率的61.94%(83/134)。结论应对ABO血型初筛检测工作人员不断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提高,增强血液质量意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操作规程操作,以降低血型差错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深圳市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分布特点及规律,提高输血安全水平.方法 对深圳市29915例无偿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再进行特异性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 29915例无偿献血者共检出111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0.37%.女性献血者阳性率为0.91%,明显高于男性献血者阳性率(0.17%)....  相似文献   
7.
MN血型系统抗体较少见,最近,我们在一名献血者血清中发现了IgM抗-M抗体,现报告如下.献血者陈某,女,28岁,某单位职工,1993年2月26日,第一次参加献血,本人既往健康,无输血史,血型鉴定,正定型时为A型,反定型时,陈某血清与混合A细胞、B细胞和O细胞均发生明显凝集,并且4℃集强度大于37℃,与自身细胞不凝,由于正反定型不符,说明陈某血清中含有ABO以外抗体,无自身抗体,为此,我们进一步做了血型血清学检查.1红细胞血型鉴定为A,CcDEe,N,P:.2用标准红细胞鉴定陈荣的血清.证实其血清中含抗M,并用A,M到细胞在4O…  相似文献   
8.
献血者洪某,24 y,汉族,湖南籍人,身体健康,既往无输血史及其它病史.2004年1月13日在我站捐血车上献血,血型初步检定为O型,后到我站采用PK72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发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于是将血样送到我站血型室做进一步血型血清学检查及家系调查,确定为较罕见的Bm亚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液安全主要依靠对献血者的筛选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办法对血液中输血相关病毒抗体和/或抗原的检测。由于病毒感染“窗口期”的存在,以及ELISA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杨玉发  黄守民 《海南医学》2005,16(8):149-150
目的探讨不同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在献血者血液筛检中存在漏检现象。方法采用ELISA法二种不同的HCV抗体筛检试剂对37717人份血清同时进行检测,对于筛检抗—HCV阳性的结果,再用重组免疫印迹(RIBA)法进行确认。结果A试剂ELISA法检出阳性36份而RIBA确认0份阳性,可疑8份,阴性28份;B试剂ELISA法检出阳性67份而RIBA确认4份阳性,可疑32份,阴性31份;A与B两种试剂ELISA法同时检出阳性68份,RIBA确认阳性55份,可疑5份,阴性8份。结论试剂A与试剂B抗—HCV阳性检出的一致性比较,经x2配对计算(x2=12190,P<0.01)得出两种试剂检出抗—HCV阳性标本的一致性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为尽可能减少输血后HCV感染发生,有责任首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ELISA试剂来检测献血者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