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1组老年性黄斑变性(A M D)并发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新生血管(fCN V)的连续性患者中,视网膜下手术联合自体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移植术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不能行激光或光动力疗法的fCNV患者,行视网膜下膜切除术,同时联合自体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术。对照组采用单纯膜切除术。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以后每隔3个月中,检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和Jaege视力表的远、近最佳矫正视力、多焦ERG(m fERG)、中心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造影。结果:最终有53只眼经过检查得到结果。其中,39只眼施行R …  相似文献   
2.
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变应性疾病的频率和MG相关变应性疾病的特征。研究包括160例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在Kyushu大学医院神经科就诊的MG患者和81例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的对照组人群。在各种变应性疾病中,MG患者的变应性结膜炎(AC)发病频率(39/160,24.4%,Pcorr=0.011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81,7.4%),尤其是无胸腺瘤的患者(36/123,29.3%,Pcorr=0.0016)。与无AC的患者比较,患有AC的MG患者显示MG血清反应阴性率明显增高(43.6%vs17.4%,P=0.008),眼部异常的趋势也明显升高(43.6%vs28.1%,P=0.071)。另外,患AC的MG患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相似文献   
3.
Takayasu动脉炎能够导致慢性缺血性眼部改变,即Takayasu视网膜病。眼科医师的任务包括进行光凝固术治疗、监测并发症和定期随诊调整治疗,本文即报道了这样1例经治疗有效的患者。Takayasu动脉炎患者的低眼压性视网膜病@Vedantham V.$Retina-Vitreous Service, Aravind Eye Hospital, Postgraduate Institute of Ophthalmology, 1, Anna Nagar, Madurai -625 020, Tamilnadu, India @Ratnagiri P.K. @Ramasamy K. @杨建刚…  相似文献   
4.
背景:中央静脉阻塞(CR VO)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异常,是引起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通常被认为是由于筛板区的血管阻塞引起。本研究旨在评价神经放射状切开术(R ON)的潜在优势,明确CRV O患者黄斑厚度和黄斑体积的变化。方法:选择10例CR VO患者进行前瞻性先导研究,术前和术后6个月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量表和相应的Snellen等量视力检查,得出视力(VA)评分。术前和术后2、6、12、24周检查彩色眼底照相、荧光血管造影(FA)和OCT,用O CT评估黄斑厚度和黄斑体积。结果:10例患者中有4例术中可观察到再灌注,8例视力评分提高,中位…  相似文献   
5.
基于扩展Infomax ICA的ERP少次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提取是脑电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相干平均的方法来获取.由于脑电的非平稳性,使其需要大量重复刺激才能获得,对于受试者极不方便,也不利于ERP的实时检测.本文以反映大脑稀少认知事件的相关电位P300为例,采用扩展Infomax(extended informationmaximization)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算法,先滤除眼动、工频干扰,再重构脑电数据,最后经少次叠加即可得到与通常需多次相干平均结果相近的比较满意的P300波形.说明ICA算法在ERP的峰值和潜伏期模式识别上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潜在的临床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消费走向成熟之后,消费者对专业化服务的需求就会越来越迫切。届时,药品零售模式的胜出者究竟会是谁?药店的经营者是不是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提前做好准备,确定自己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用高频电刀的电磁兼容检测抗干扰试验监测方法。方法 :根据YY 0505—2012行业标准的要求,先确定高频电刀在电磁兼容测试中的基本性能,然后采用美国某公司生产的高频电刀分析仪和日本某公司生产的示波器及电流探头2种方法来监测其输出功率的准确性。结果:2种检测方法均满足GB 9706.4—2009中输出功率变化不超过±20%的要求,但第2种检测方法的稳定性略显逊色。结论:医用高频电刀的电磁兼容测试比较复杂,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结合化疗在晚期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依托泊苷联合顺铂常规化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化疗同时给予肺部原发病灶深部热疗;比较6周期后两组患者的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体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率为85.0%,对照组患者的缓解率为67.5%,治疗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KPS评分较化疗前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KPS评分较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的同时联合深部热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化疗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轻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一组以UBM诊断为基础的慢性低眼压患者,经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检查、UBM3~6mo的动态监测,了解低眼压的恢复情况,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说明UBM在低眼压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慢性低眼压45眼(眼压≤8mmHg),平均眼压为5.59(2~8)mmHg,病史超过1mo。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压检查、前房角镜、间接检眼镜、UBM检查,治疗分为药物组和手术组,于治疗后1wk;1,3和6mo进行随访检查。结果:经UBM检查有24眼(53%)为钝伤性低眼压,主要为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6眼(36%)为各种内眼手术后所致的低眼压;1例(0.04%)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继发双眼葡萄膜炎。基线眼压与治疗后随访眼压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末次眼压和基线眼压之间无相关性,而和病史及发病年龄均呈强的负相关性。42眼(93%)UBM检查有形态学结构改变,睫状体异常占87%。药物组和手术组的基线眼压分别为5.91和4.95mmHg,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组病史明显长于手术组,而手术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药物组,随访的末次眼压分别为10.42和11.25mmHg,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治疗两组眼压均有显著提高,手术组的患者病情明显重于药物组,治疗前眼压低,发病年龄小,但治疗后眼压效果相似。UBM无论在低眼压的诊断,还是治疗后监测中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扫描激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测视网膜血液循环和彩色多普勒成像测定眼球后血管血液流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 PG)15例和健康志愿者15例接受彩色多普勒成像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研究。测定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 s)、舒张末期速度(ED Vs)和阻力指数(R Is)。用数字化染料稀释曲线量化分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动、静脉充盈时间(AVP)。结果:与健康组比较,N PG组AV P显著延长(P=0.0026),视网膜中央动脉PSV(P=0.023)和ED V(P<0.0001)显著增加,R I增大(P<0.0001)。视网膜中央动脉ED V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