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坏疽性脓皮病(P G)是一种中性粒细胞浸润性皮病,主要以下肢皮肤毁损性坏死和非感染性溃疡为特征,在日本,被认为是Takayasu动脉炎的一种并发症,但是这种关联在北美和欧洲患者并不常见。文章报道1例与Takayasu动脉炎相关的P G患者,经系统的环孢霉素治疗后治愈。作者对文献报道的35例伴随Takayasu动脉炎的PG患者与106例单纯PG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这种关联主要发生在年轻女性,而伴随Takaya-su动脉炎的PG患者的皮损面积更大。坏疽性脓皮病伴随Takayasu动脉炎@Ujiie H. @Sawamura D.$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Hokkaido Univer…  相似文献   

2.
Takayasu动脉炎为一种不常见的炎症性动脉炎,尤其在儿童更少见。笔者报道了1例。病例报道:1例11岁男童表现为背痛,并有炎症综合征,1年以后发现有高血压并且血压两侧不等,显示有主动脉缩窄和双侧肾动脉狭窄,做出Takayasu动脉炎的诊断。结论:在低龄儿童一旦有高血压合并炎症综合征,必须考虑有Takayasu动脉炎的可能。表现为背痛的Takayasu病@Noyer B. @G′urin B. @Delar che N. @郭战宏  相似文献   

3.
Takayasu动脉炎导致的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之一。肾动脉狭窄一旦形成,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因此,本文首次对1例2岁的Takayasu动脉炎性肾动脉狭窄患者成功实施了肾动脉球囊扩张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3 动脉炎 主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非特异性炎症.通常炎症累及主动脉的三层管壁,即内膜、中层和外膜.炎症浸润的细胞在Takayasu动脉炎主要是淋巴细胞,在巨细胞性动脉炎则是巨细胞,炎症可使动脉关闭或管壁变薄随后形成动脉瘤.  相似文献   

5.
<正> 中段主动脉综合征是一种非特异性缩窄性动脉炎,侵犯膈下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枝,其中包括肾动脉。Sen于1963年提出此综合征,Kaufman 1973年认为此乃高安(Takayasu)氏病的变异,可能与自家免疫有关。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枝动脉炎的名称繁多,依其发生部位的不同而有所谓主动脉弓原发性动脉炎、肱动脉炎、头臂动脉炎等;依其病因考虑有高安氏动脉病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弓动脉炎综合征以脉搏异常为特点。该综合征是在1908年,东京眼科医师Takayasu氏报道一例特殊的视网膜中央血管病变时所描述的,故以该氏命名。此后,Takayasu的同事Onishi又报道一例类似的病例,正确地提出这种以动脉疾病为主的眼部病变。对这种病例,“无论如何努力,无法测得桡动脉的搏动”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炎可以累及冠状动脉,早以为人们所认识。在 Takayasu 氏动脉炎——颞颥动脉炎、粘膜与皮肤淋巴结综合征(Kawasaki 氏疾病)、播散性内脏的巨细胞动脉炎、风湿病和其他动脉炎的病例中业已证实。病人因巨细胞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而致猝死者并不多见,本文研究了最初为动脉炎现象而导致猝死的19岁女子病人1例。  相似文献   

8.
发生于某些健康人的视网膜周边部坏死性视网膜炎及视网膜动脉炎的综合征,被命名为“急性视网膜坏死”.急性视网膜坏死可发生于所有年龄的健康者.早期临床表现为眶周疼痛,巩膜浅层渗出液及虹膜睫状体炎的改变,几天后即出现视力下降、玻璃体炎、视网膜动脉炎及坏死性视网膜炎等.患者以出现视网膜动脉鞘和阻塞内变而起病者较多,并且在此之前,视乳头周围常出现浓厚、弥散分布的黄白色斑.5—7天后,这些坏死性视网膜的黄白色斑灶增多并互相融合,导致后极部视网膜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系统(CNS)动脉病并发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罕见疾病,而关于脑外动脉受累的病例尚未见报道。1例18岁的女性患者主诉剧烈搏动性头痛和恶心,该患者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并接受治疗4年。脑部MRI检查显示正常,但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显示脑内动脉严重不规则。经泼尼松龙治疗后,患者完全恢复,而且脑内动脉不规则也明显改善。上述结果强烈提示血管炎为该例患者CNS动脉病的原因。同时,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LA)分型也发现脑外动脉(如颈动脉)受累,提示Takayasu动脉炎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 ,TA)是一种病因不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的全动脉炎[1],可以引起不同部位的动脉狭窄或闭塞,表现为全身炎性反应以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症状。最早,日本学者 Takaya‐su[2,3]于1908年在日本眼科年会上报道了1例 T A患者,这是一位患有典型视网膜病变的女性患者,年龄为21岁,后来以这位学者的名字 Takayasu命名了该病。T A 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16~40岁,但也可见于儿童甚至婴幼儿[4]。目前西方包括各种族,发病率在1.2~2.6/百万人口[5,6],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流行病学资料,1988—1989年我国东北某林区调查显示,TA 患病率为0.13%[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72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葛根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素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光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平均视野缺损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P100波振幅高于对照组,潜伏期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OPs总和振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盘周视网膜纤维层厚度减轻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明显,有利于视功能恢复,对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急性视网膜坏死又称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因病毒感染眼后段而引起的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以视网膜动脉炎、视网膜坏死及严重葡萄膜炎为其特征的一种严重致盲性眼病。约1/3的患者完全失明,预后极差,但如能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并给予正确有效的联合治疗,能够使大部分患者得到治愈或好转,挽救有用视力。我科于2007年2月收治了1例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得到改善,视网膜平复。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进展的外部视网膜坏死是一种引起坏死的疱疹性视网膜病,常见于免疫系统损害的患者。本文报道了2例最初表现为视神经病变的病例。在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视力下降,之后眼底检查与进展性外部视网膜坏死的表现相一致。这些病例强调了在对疑似视神经病进行激素治疗之前对视网膜外周进行仔细检查的重要性。进展性外部视网膜坏死表现为孤立的视神经病变@Nakamoto B.K. @Dorotheo E.U. @Biousse V. @N.J. Newman$Neuro-Ophth almology Unit, Emory Eye Center, 1365-B Clifton Road NE, Atlanta, GA 30322, Un ited States …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主动脉炎(Takayasu氏动脉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侵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为特征的大动脉炎。该病在我国东北地区较为常见,但在中南地区尚未见报道。我教研室曾遇1例,兹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Takayasu动脉炎主要侵犯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病理特征为动脉壁明显增厚及管腔闭塞。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的脑部血供有关。我科于1987年发现2例  相似文献   

16.
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临床观察(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学今  赖小玲  白海琴 《广西医学》2003,25(12):2522-2523
急性视网膜坏死 (ARN )是以闭塞性视网膜动脉炎 ,葡萄膜炎及多灶性周边视网膜坏死为特征的预后极差的疾病 ,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报告日渐增多。我院于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1 1月遇到并收治 6例 ARN病人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2 2~ 4 2岁 ,平均 30 .6岁 ;均为单眼发病 ;发病时间最短 1 0天 ,最长 30多天 ;4例收入院治疗 ,2例病情太重 ,1例自行转外地传染病院治疗 ,1例自动放弃治疗。1 .2 眼部表现 :6例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葡萄膜炎表现 ,即灰白色角膜后沉着物 ,房水闪光 ,玻璃体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过对妊高征患者眼底检查及时发现视网膜病变,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2例妊高征患者的眼底情况.结果在432例患者中发现视网膜病变300例,无视网膜病变132例.结论重度妊高征患者一旦出现视网膜病变如及时终止妊娠可使视网膜病变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波长氪激光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Ⅲ-Ⅳ期患者46例87眼,使用美国多波长氪激光仪进行局部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3个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Ⅲ期患者视力稳定者30眼(96.77%),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Ⅳ患者视力稳定者43眼(76.79%)。结论多波长氪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Ⅲ期患者疗效优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Ⅳ期患者,并且能降低黄斑水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桂君民  陈少军  刘勇  王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6):1699-1699,1710
Eales病是1880年由Henry Eales提出的,特征是青年人反复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特发性闭塞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周边视网膜血管.氩激光视网膜光凝对病变程度轻者能够有效地控制炎症复发和防止并发症,但对重型患者的疗效则明显降低[1].对于玻璃体出血延迟不吸收或出现玻璃体视网膜增殖牵引甚至视网膜脱离则需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本研究对2000年以来在我院眼科诊断为Eales病并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57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眼底检查以及眼底荧光素造影诊断视网膜病,通过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化验确定各种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对伴和不伴视网膜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患病率为26.8%。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更长(OR 1.07,95%CI1.03~1.11)、接受胰岛素治疗(OR 2.14,95%CI 1.19~3.85)、非空腹血糖增高(OR 1.07,95%CI 1.00~1.15)和微量白蛋白尿(OR 1.89,95%CI 1.28~2.81)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显示,极低水平的微量白蛋白尿与视网膜病风险即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结论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治疗、血糖水平增高和微量白蛋白尿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有关,极低水平的微量白蛋白尿可以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风险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