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TAO患者(62条患肢)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采用主观指标包括患肢疼痛、冷感以及客观指标包括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足部溃疡变化、皮温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例患者(4条患肢)移植后3周因小腿中段以下出现坏死导致低位截肢;46例保肢患者(58条患肢),移植后1个月,小腿疼痛及冷感觉均消失,足部疼痛和冷感评分均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3个月,10例(10条患肢)溃疡全部愈合;46例保肢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由(80.38±45.53)m增加到(330.56±142.31)m,下肢皮温由(26.50±0.46)℃增加到(31.49±0.45)℃,ABI由0.41±0.02增加到0.71±0.05,移植后以上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6个月,46例保肢患者58条患肢动脉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所有患者经实验室或CT检测,均未发现恶性肿瘤、视网膜增生、动脉瘤等并发症。40例患者移植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2.5个月)症状改善后无加重;6例患者6个月后因下肢疼痛加重,疼痛评分为4分,并伴有足趾溃疡,再次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再次移植后18个月,患者仅有下肢乏力,疼痛改善,疼痛评分为1分,足趾溃疡愈合,无间歇性跛行。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AO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差无法进行搭桥的患者,可使一部分患者免除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多种微创技术在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8例(88条肢体)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取栓组)和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多种微创技术(联合组)患者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足趾血氧饱和度(SO2)及足部皮温的改变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死亡率、截肢率及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取栓组和联合组患者术后的ABI、足趾SO2及足部皮温与同组术前比较均升高(P<0.05);2组患者术前ABI、足趾SO2及足部皮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的ABI、足趾SO2、足部皮温及其改变值较取栓组均升高 (P<0.05)。术后取栓组患者的死亡率、截肢率、肌病肾病代谢性综合征(MNMS) 发生率、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及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13.04% (6/46)、17.39% (8/46)、26.09% (12/46)、26.09% (12/46)及13.04% (6/46),联合组分别为4.76% (2/42)、7.14% (3/42)、14.29% (6/42)、9.52% (4/42)及9.52% (4/42),取栓组各指标均较高(P<0.05)。结论 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多种微创技术具有手术微创性、治疗有效性等特点,可作为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使用Trivex静脉旋切系统行深筋膜下小腿交通支静脉旋切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4例(28条肢体)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常规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后激光或射频腔内闭合浅静脉主干,使用Trivex静脉旋切系统行深筋膜下小腿交通支静脉旋切和浅筋膜下曲张静脉旋切。结果:术后全组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溃疡均在8~28d基本愈合(平均14.5d)。结论:Trivex静脉旋切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创伤小,结合激光和射频治疗闭合浅静脉主干,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后并发严重感染病人血清E-选择素(E-SLT)、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可溶性CD14(sCD14)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于术前和术后测定37例创伤病人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E-SLT等浓度.结果:术后合并感染组中:E-SLT和IL-10浓度分别于术后第2、3天开始升高,相关系数r=0.964,P<0 05;sCD14与TNF-α浓度于术后第1天开始升高,相关系数r=0.896,P<0.05.结论:sCD14和TNF-α、E-SLT和IL-10分别与早期感染或严重感染密切相关,是反映术后并发感染病人病情变化和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严重缺血性下肢血管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帮助术者在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下接受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手术前、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成功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下肢血管病的基础,期间细心的临床护理观察,可有效地防止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严重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方法。正确的围采集术期的护理为成功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提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急诊行股动脉切开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并术中尿激酶动脉内灌注,术后抗凝、溶栓,其中15例术后常规给予药物治疗(A组),17例术后加用间歇性压力梯度治疗仪治疗(B组)。结果A组10例痊愈,2例有间歇性跛行,死亡1例,截肢2例,截肢率13%,死亡率6.7%。B组13例痊愈,2例有间歇性跛行,死亡1例,截肢1例,截肢率5.9‰死亡率5.9%。结论对于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手术后加用间歇性压力梯度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125Ⅰ粒子植入术后的健康教育护理体会。方法 入院后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评估,根据病人健康状况及学习需要,制定适合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由责任护士及辅导护士实施计划,护士自评接受教育程度,护士长检查教育效果。结果 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治疗的认知能力在病人住院期间,尽早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根据病人情况,使病人及家属认识到^125Ⅰ粒子植入术的重要性,取得他们的配合与参与,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提高了护士的素质,护士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到了教育、指导、评价的作用,发挥了护士的自身价值,也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和工作责任心,通过全面的健康教育过程,使护士的医学知识得到普遍提高,同时也使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显著增强,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回归率。结论 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护士的责任,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效,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提高了疗效,缩短了住院日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本组115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用微创治疗(激光腔内闭合治疗55例,射频腔内闭合治疗60例),采用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血管腔内原位闭合,属支及交通支电凝、结扎观察术后效果、并发症等。结果所有病人下肢肿胀、酸痛、乏力在手术后1个月逐步消失;皮肤色素沉着在术后1个月减轻,3个月逐步恢复。并发症的发生,激光和射频治疗组分别为:16.36%(9/55),16.67%(10/60);全部病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切口感染。小腿皮肤麻木3~6个月逐步恢复,其余并发症在1个月内均恢复。结论微创治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与传统手术一样,同样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光闭合联合动力旋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51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随机分组:A组111例,用激光行大隐静脉全程原位闭合,小腿曲张静脉用透光动力旋切;B组106例,用激光行大隐静脉大腿段原位闭合。小腿曲张静脉用透光动力旋切;C组134例,传统手术作对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属支及交通支切除、结扎。观察术后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人下肢肿胀、酸痛、乏力在手术后1个月逐步消失;皮肤色素沉着在术后1个月减轻,3月逐步恢复。传统手术没有皮肤烧灼发生,但其并发症多,如小腿皮肤麻木、大腿瘀斑、创口血肿以及踝以下肿胀。比较A、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与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传统手术组明显增多。小腿瘀斑,A组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B组与C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全部病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切口感染。结论激光闭合联合动力旋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简单可行,疗效确切;动力旋切去除静脉团效果好,不适用旋切大隐静脉主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