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云南不同地株微小按蚊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笔者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比较分析了云南5个(元阳、潞西、镇康、思茅、昭通)地株微小按蚊酯酶(Est)同工酶,并对各酶谱进行扫描分析。结果:Est同工酶均出现Ⅰ、Ⅱ两组区带,各自具有相对稳定的酶谱,同时也存在遗传上的多态现象,各地株间的酶谱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云南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种型和对间日疟原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对云南不同地理株微小按蚊染色体核型及对间日疟原虫敏感性作了比较研究。经对性染色体相对长度和着丝点,G带染色体比较结果,发现Y染色体上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着丝点,对间日疟原虫敏感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疟疾漏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目前云南省疟疾漏报的实际情况。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疟史进行问卷调查。高、中、低乡 (镇 )中各随机抽 1个乡 (镇 ) ,在抽到的乡 (镇 )内 ,按同样的方法从高、低度流行区行政村中各随机抽取 1个行政村为调查点 ,调查对象为行政村内所有居民 (含外来人口 )。 结果 在 4个县 (市 )共调查 3 0 5 80人 ,初步查明居民中疟疾病例漏报率为 88.8% (95 %CI 87.7%~ 89.3 % ) ,其中个别行政村几乎 10 0 %漏报 ,低疟区漏报最严重达 96.4% ,医疗机构的疟疾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 5倍 ,漏报率为 80 .2 % ,而私立医院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 70 .8倍 ,漏报率达 98.6%。 结论 云南省疟疾漏报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云南包虫病的流行和危害程度,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统一表格对居民个人卫生习惯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包虫病感染及患病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云南3县3042名居民中,包虫患病率和感染率分别为32.87/10万和13.52%。汉族、女性、成年人、半农半商职业者的包虫感染率高于同类人群的其它分组。农民感染包虫的风险是非农民职业者的2.921倍。结论调查地区是云南包虫病散发流行区,应加强对农民职业者的抗感染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丽江市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危害程度。方法对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居民,使用统一表格进行个人卫生习惯等问卷调查并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检查旋毛虫、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计算机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结果2525名居民旋毛虫抗体阳性率2.59%,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11.55%,女性、农民职业人群对蛔虫、钩虫和旋毛虫的感染高于男性和学生,青壮年人群的3种寄生虫感染率高于其它年龄段人群。结论丽江地区的居民旋毛虫和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西盟县的疟疾发病实情和漏报程度。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2年疟疾报告疫情、血检情况、疟疾治疗及村民疟史等。以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疟疾实际发病和漏报率。结果西盟县疟疾发病率为50.18/27,7个乡均有病例分布,被调查3个乡的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36.84/27、46.34/万和11.24/27,所调查的20个自然村在2002年共报告17例疟疾,采用发热病人血检、医生疟疾治疗处方、疟史3种再捕获方法核实疫情,估算得西盟县的3种疟疾疫情漏报率分别是39.29%、83.5%和94.93%。结论西盟县的疟疾漏报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澜沧县疟疾流行及其防治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澜沧县疟疾流行现状及其控制能力.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0~2002年疟疾发病情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乡、村级卫生机构的疟疾疫情报告、血检能力和疟防资源分布,问卷调查人群疟疾常识知晓、村民疟史及蚊帐使用情况. 结果 2000~2002年,澜沧县的疟疾发病率为0.253‰,22个乡均有病例分布,发病率为0.06‰~0.8‰;2002年接受入户调查的21个自然村共有11例疟疾疫情报告病例,据此估算全县血检、处方和走访漏报率分别为35.30%、0和96.79%.卫生部门占有较多的卫生资源,承担50%以上的发热病人血检任务和疟疾病人治疗.当地居民的疟疾常识知晓程度不高,村民的经验积累型疟防知识水平与中小学生接近,间接传授型疟防知识水平低于中小学生,村民蚊帐拥有和使用率各为26.2%和30.7%. 结论澜沧县的疟疾控制对策应体现多样性,应加强乡村一级疟防资源的投入及不同人群疟防知识的宣教,3种估算疟疾漏报率对该县疟疾控制的导向作用和参考价值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疟疾漏报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调查目前云南省疟疾漏报的实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疟史进行问卷调查。高、中、低乡(镇)中各随机抽1个乡(镇),在抽到的乡(镇)内,按同样的方法从高、低度流行区行政村中各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行政村内所有居民(含外来人口)。结果在4个县(市)共调查30580人,初步查明居民中疟疾病例漏报率为88.8%(95%CI87.7%~89.3%),其中个别行政村几乎100%漏报,低疟区漏报最严重达96.4%,医疗机构的疟疾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5倍,漏报率为80.2%,而私立医院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70.8倍,漏报率达98.6%。结论云南省疟疾漏报严重。  相似文献   
9.
微小按蚊种团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PAGE)技术比较分析了 3种 (微小按蚊、乌头按蚊、溪流按蚊 )雌按蚊酯酶 ( EST)酶谱 ,EST出现两组区带 ,微小按蚊 (含 2个不同地株 )存在遗传上的多态现象 ,乌头按蚊 EST酯酶相对简单。各自均有稳定的酶带 ,并可根据 Rm值结合各自特殊酶带区分成 3个不同的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澜沧县疟疾流行现状及其控制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0~2002年疟疾发病情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乡、村级卫生机构的疟疾疫情报告、血检能力和疟防资源分布,问卷调查人群疟疾常识知晓、村民疟史及蚊帐使用情况。结果2000~2002年,澜沧县的疟疾发病率为0.253‰,22个乡均有病例分布,发病率为0.06‰~0.8‰;2002年接受入户调查的21个自然村共有11例疟疾疫情报告病例,据此估算全县血检、处方和走访漏报率分别为35.30%、0和96.79%。卫生部门占有较多的卫生资源,承担50%以上的发热病人血检任务和疟疾病人治疗。当地居民的疟疾常识知晓程度不高,村民的经验积累型疟防知识水平与中小学生接近,间接传授型疟防知识水平低于中小学生,村民蚊帐拥有和使用率各为26.2%和30.7%。结论澜沧县的疟疾控制对策应体现多样性,应加强乡村一级疟防资源的投入及不同人群疟防知识的宣教,3种估算疟疾漏报率对该县疟疾控制的导向作用和参考价值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