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临床辨证模式演绎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而辨证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是立法处方、治疗疾病的依据. 早在<内经>中就有丰富的辨证学内容.<素问·五脏生成>中指出:"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了"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并以病机十九条为例,阐发了审查病机的具体方法.辨证是<内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形成的各种辨证方法都是源于<内经>的理论."辨证"一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序>,自东汉·张仲景创立辨证论治以来,逐渐形成了六经、脏腑、卫气营血、三焦、八纲、病因、气血津液、经络等辨证方法,构建了辨证体系和模式.八纲辨证作为将哲学范畴应用于中医理论构建的成功典范,是中医辨证的基本纲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从总体上反映了证候的部位和性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是对病位辨别的具体深化,其中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的重点是在"空间"位置上辨别病位;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则主要是从"时间"上区分病情的不同阶段和层次;而病因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则是以辨别病变现阶段的具体病因、病性为主.  相似文献   
2.
路志正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失调、脾胃损伤,是现代常见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痛风等疾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胃损伤常见气虚血少、蕴湿、痰阻、血瘀、气机紊乱等病证,辨证要着眼于发病的根源,调理脾胃是其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3.
关于爬楼梯锻炼流传有好几种说法,爬楼梯锻炼好不好?适合哪种人?爬楼梯锻炼应该注意些什么?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的朱建贵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的孙铁铮.  相似文献   
4.
朱建贵主任医师认为,失眠虽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但与痰热病机的关系尤为密切。痰热所致失眠治以化痰清热、行气安神之法,常用方剂为《三因方》温胆汤。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表现和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加减,治疗失眠之功甚显。  相似文献   
5.
宫下功  朱建贵 《北京中医》1991,(5):56-57,60
要确定经穴的位置,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标准,并用一定的尺度来表示。尺度有骨度法、同身寸法、折量法、指幅法、国际公制等,但其中最简便的就是传统的手指同身寸,这是在《千金方》中最早记载的尺度。在WHO西太平洋地区工作组会议(1987年汉城)上,也采纳了手指同身寸法。骨度法在《灵枢·骨度篇》中是做为标准尺度来记载的,也是以“寸”为单位。兹就同身寸的尺度与哪里是一致的?同身寸可以用于哪些部位?怎样应用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先师赵金铎(1916~1990),字宣文,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先师出身于中医世家,13岁立志学习中医,17岁业医,悬壶乡里,广施医药,释缚脱艰,救死扶伤,弱冠之年已名噪乡里。1948年春在河北深泽县药社(县医院前身)当医生兼任县医联会秘书、主任之职。1954年冬,奉调来中国中医研究院参加建院工作,并到祖国各地选调中医骨干,承担了全国第一期西学中班部分《本草经》的教学,早期中医“九本教材”的编写以及第二期西学中班的组织领导工作。继而担任医史研究室副主任,计划检查科副科长、科长,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广安门医院内科主任、内科研究室主任、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秘书长、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书籍出  相似文献   
7.
8.
柔肝熄风汤对中风先兆症患者高危因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治疗中风先兆经验方柔肝熄风汤干预中风先兆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 ,将60例中风先兆症患者随机分为柔肝熄风汤治疗组和天麻钩藤饮对照组,给药4周后,观察两组给药前后中医证候、血压、脉搏、心率、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切变率200、30、5mPa*s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 结论 柔肝熄风汤不仅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先兆症患者临床症状,且对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压、血糖等指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春季服用柔肝熄风汤以平熄风阳,对中风先兆症的发生发展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酒为水谷之精、熟谷之液,其性温有毒,味甘苦而辛,入心、肝、肺、胃经,故能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临床常用以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诸疾。然其具体用法,纵观《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大致有酒洗、酒下、酒浸、酒煎,酒水合煎药物五类,涉及方剂凡24首,兹以此为据,谈谈仲景用酒法。一、酒洗:仲景用大黄。喜以清酒洗之,大黄在仲景方中主要起活血化瘀及泻下肠胃腑实的作用,常用方剂为抵挡汤,为行瘀逐血的峻剂,用于下焦蓄血、瘀热在里、少腹硬满、其人发狂者。方中大黄经酒洗过,可借酒傈悍之性,协同诸药,直入血络,行瘀破结。三承气汤虽有峻下、轻下、缓下之  相似文献   
10.
“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可采用相同的治法方药进行治疗,即证同治亦同。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在病程进展过程中可出现相同的病机——肾虚血瘀,临证时结合疾病自身特点及患者个体情况,应用“异病同治”这一法则,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均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