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心肌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临床通过检测血清酶的变化,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近年来发现心肌蛋白可作为心肌损伤较好的指标,尤其肌钙蛋白I(cTn 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现对我院住院的55例AMI患者血清酶和cTnI的检测进行回顾分析,发现血清CK—MB和cTnI联合检测优于血清酶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VEP检查在早期发现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284例眼外伤病人全部行VEP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EP对于早期诊断外伤性眼部病变有重要作用。结论重视外伤性眼部病变的早期发现,VEP检查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出伤眼的视功能,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曲红  王冰 《齐鲁药事》2014,(5):299-300,308
目的比较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赖诺普利、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级高血压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赖诺普利片10 mg·d-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1,厄贝沙坦片150 mg·d-1。比较3组病人服药6及12个月后的血压控制情况、运动时最大摄氧量。结果服药6及12个月后,赖诺普利组血压下降程度分别为:(33.09±15.50)/(14.18±9.44)mmHg、(36.49±17.10)/(15.28±8.24)mmHg;苯磺酸氨氯地平组血压下降程度分别为:(31.80±12.93)/(12.72±9.76)mmHg、(33.85±15.82)/(17.28±7.56)mmHg;厄贝沙坦组血压下降程度分别为:(32.90±14.82)/(15.21±10.85)mmHg、(33.85±13.72)/(17.42±11.54)mmHg。3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服药6及12个月后运动时公斤体重最大摄氧量结果(x±s)分别为,赖诺普利组:20.22±1.15、20.99±1.37;苯磺酸氨氯地平组:17.87±1.43、18.00±1.13;厄贝沙坦组:17.98±1.33、18.26±1.53。3组进行比较,赖诺普利组病人长期服药后运动时最大摄氧量改善。结论长期服用赖诺普利可以控制血压并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54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共有50例获得成功救治,成功率为92.6%,其余4例均在急性期死亡,其中有2例死于急性肺水肿,另外2例分别死于心脑综合征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较严重的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同时合并急性肺水肿与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脑综合征以及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及时给予大剂量的激素、IFN以及黄芪等药物,这对快速缓和病情、缩短整体治疗疗程以及改善预后效果均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5.
从脑内微小病变探讨中风“治未病”客观依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内微小病变与中风危险因子的关系及中风发病的相关性,进而探讨脑内微小病变能否作为中风"治未病"的客观依据.[方法]将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上的微小病变按照不同表现型和解剖部位分别考察它们与中风危险因子的关联及追踪随访它们与中风发病的关系.[结果]微小病变主要分布在基底节上部,频度最高的是前有孔质的Ⅲ型(73.3%)和基底节上部的Ⅲ型(47.4%).基底节上部的Ⅲ型与年龄有很大的关联;Ⅱ型与年龄及眩晕相关;Ⅰ型与饮酒习惯相关.皮质下白质的Ⅲ型与消渴相关.基底节上部的微小病变尤其是Ⅱ型与Ⅲ型与中风发病有很大关联.[结论]脑内微小病变与中风有共同的危险因子;与中风发病相关,是中风发病的预知因子;脑内微小病变为中风"治未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卒中单元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治疗脑卒中有效的四种方法之一,是由临床医生、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语言训练师和社会工作者等工作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医疗团队,是一种先进的脑卒中多元医疗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中医治疗脑卒中有许多优势,如辨证用药、针灸、推拿、导引等,有着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将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导引等中医疗法与现代医学方法及康复疗法结合起来,建立适合中国医疗特点、具有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是我们新一代中医应该肩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4(8/12)岁,以误服酒精2小时,昏迷1小时余入院.患儿晨起腹痛,不烧,无吐泻,其母予白酒1杯口服止痛,后患儿又自服约150ml,40分钟后意识不清,呼吸急促,故送我院.其间曾予食醋20ml口服但呛咳.查体:T:37.4℃,HR:140次/分,R:36次/分,BP:9/7kPa,体重:16kg,意识不清,压眶反射消失.眼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前列腺癌非雄激素依赖细胞系DU-14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生长抑制试验(MTT比色法)研究As2O3对DU-145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及凋亡情况,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DNA的变化.结果As2O3对DU-145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明显增加,出现G2/M期阻滞和DNA的断裂.结论As2O3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9.
杨静  张晓红  曲红 《吉林医学》2009,30(20):2508-2509
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说法,Selye强调生理学的变化[1],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所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综合征,适当应激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不适当应激则会导致机体发生多种损伤。Lazaru认为[2],压力是个体就对需求的能力感觉不平衡所致,它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超出人的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就会威胁到身心平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以接受化疗的110例AL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总结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AL患者中发生感染35例,感染率为31.82%;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占57.89%),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20例(占35.09%),真菌4例(占7.0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白细胞(WBC)计数是化疗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L患者化疗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发生感染的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WBC计数是化疗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