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5周岁以下中青年早期胃癌并非少见,我院消化内科自1991年1月~1998年5月先后经胃镜和病理确诊中青年早期胃癌2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3例,女9例(其中妊娠4例)。年龄:≤20岁1例,21~30岁8例,≥31岁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腺癌(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BC)的超声表现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以降低MBC误诊率。方法对超声检查曾误诊的MBC 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均为女性,7例因乳房肿块就诊,2例因乳头溢液就诊,2例因单位体检X线钼靶可见乳房组织有钙化病灶就诊。入院后经超声检查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5例,良性叶状肿瘤2例,浸润性导管癌4例。1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单纯型MBC 7例,混合型MBC 4例。7例单纯型MBC于超声引导下行微创立体旋切术,术后6个月随访,超声检查均示乳腺局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且无复发。4例混合型MBC均行改良根治术,术中常规清扫腋窝淋巴结,1例术后8个月时复查超声见胸壁局部复发伴骨转移,转至外院接受125I粒子放射性治疗;3例分别于术后6、9和7个月时复查超声示单纯局部复发,均再次行淋巴结清扫术,并接受中医辅助治疗,治疗2个月后复查超声未出现复发病灶。结论超声检查作为物理诊断方法,在MBC临床诊断及病理分型中具有一定局限性。临床医师应结合疾病本身特征对MBC进行综合评价,以与易混淆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2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结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年我院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240例,对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输卵管切除术(共195例),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及输卵管修补术(共45例),另选240例行开腹手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较行开腹手术者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术中两组均有输卵管保留修补术,但联合用药后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无术中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显示出良好疗效,损伤小,恢复快,临床经验日趋成熟,很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4.
对60例临床认定(被脉搏图证实)为弦脉的患者(同步设30例平脉作对照),进行眼底动脉观察及动脉硬化指数、血液动力学、流变学参数、血栓素、前列环素、红细胞变形能力、血脂等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当动脉顺应性正常时,弦脉的形成主要受心每搏输出量的影响;当动脉顺应性降低时,弦脉与总外周阻力升高关系密切;因而临床诊脉时出现张力明显,既有劲,又有弹性和“弦而硬其病重”的不同弦脉情感。  相似文献   
5.
我院消化内科自1993年5月~1995年9月在内镜下局部喷洒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患者43例,其中采用高浓度凝血酶局部喷洒止血2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136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内镜诊治经验。方法 对136例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36例中吻合口或残胃溃疡29例45个,吻合口输出段良性瘢痕狭窄伴梗阻6例,吻合口糜烂伴残留缝线反应72例,胃息肉9列31枚,残胃癌3例,癌性狭窄17例;其中9例转入外科治疗,采用内镜治疗127例中治愈104例(81.89%),显效9例(7.09%),有效5例(3.94%),缓解7例(5.51%),无效2例(1.57%)。结论 经内镜诊断与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术后并发症,具有诊断正确、定位精确、治疗适应证广泛、疗效确切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窒息组 :胎龄满 37~ 4 2周 ,体重 2 5 0 0g以上的足月儿 ,出生后有窒息 ,Apgar评分在 7分以下者 (有颅内出血 ,败血症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全身疾病者除外 )共 5 0例。对照组 :胎龄和体重同上的正常足月儿 5 0例。1 2 方法 窒息组和对照组均在生后 7天按中国2 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简称NBNA)评分法进行行为神经测定[1] ,检查应在两次喂奶中间进行 ,环境宜安静、半暗 ,室温在 2 2~ 2 7℃。患儿窒息程度按出生后 1分钟的Apgar评分来区分[2 ] 。HIE患者按1996年杭州会议的标准进行临床分度 (…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价地高辛和巯甲丙脯酸联合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心衰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3 2例心衰患儿随机分为13例对照组和 19例治疗组。治疗组给地高辛饱和量后维持用药 ,巯甲丙脯酸从小剂量开始递增至每日 0 5~ 1mg/kg ,疗程 3个月。对照组心衰时给以地高辛 ,纠正后即停用 ,随访 6个月。结果 :治疗组心衰控制和罗音消失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t =3 78,P <0 0 1;t =3 5 6,P <0 0 1) ,半年内肺炎反复发作次数减少 (t =4 84,P <0 0 1)。结论 :地高辛和巯甲丙脯酸联合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心衰患儿可预防肺炎及心衰发生并缩短其病程。  相似文献   
10.
方霞  林燕 《新中医》2015,47(12):144-146
目的:观察杀胚方联合西药综合干预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杀胚方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复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盆腔包块直径大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统计有生育要求者输卵管通畅度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7.5%,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HCG复常、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生育要求患者输卵管通畅率观察组为94.44%,对照组为5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杀胚方联合西药综合干预综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可加速包块消失,促进其生殖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