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75篇
  免费   1801篇
  国内免费   932篇
耳鼻咽喉   698篇
儿科学   325篇
妇产科学   231篇
基础医学   1085篇
口腔科学   391篇
临床医学   2428篇
内科学   1584篇
皮肤病学   166篇
神经病学   556篇
特种医学   8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0篇
外科学   1581篇
综合类   6658篇
预防医学   3954篇
眼科学   254篇
药学   2308篇
  556篇
中国医学   2220篇
肿瘤学   655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515篇
  2022年   593篇
  2021年   592篇
  2020年   502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634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556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907篇
  2013年   727篇
  2012年   953篇
  2011年   1018篇
  2010年   1000篇
  2009年   993篇
  2008年   968篇
  2007年   1079篇
  2006年   1050篇
  2005年   1008篇
  2004年   1015篇
  2003年   836篇
  2002年   770篇
  2001年   1344篇
  2000年   1250篇
  1999年   860篇
  1998年   632篇
  1997年   512篇
  1996年   517篇
  1995年   440篇
  1994年   470篇
  1993年   342篇
  1992年   389篇
  1991年   304篇
  1990年   314篇
  1989年   318篇
  1988年   261篇
  1987年   253篇
  1986年   223篇
  1985年   223篇
  1984年   205篇
  1983年   157篇
  1982年   148篇
  1981年   97篇
  1980年   101篇
  1979年   47篇
  1978年   34篇
  1977年   35篇
  1960年   20篇
  1958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全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也是中医药高校推动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三全育人”为视角对北京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举措“杏林成长导师”计划路径、内容深入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剖析该计划对中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业、思想和实践等多个层面的现实成效,从而为“三全育人”理念在中医药院校制度建构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围术期使用丙戊酸钠注射液与高血氨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6月在围术期使用丙戊酸钠注射液预防癫痫的46例患者的血氨水平及其他临床特征。结果 出现高氨血症的患者24例,血氨水平正常的患者22例。两组患者间用药前血ALT及DBIL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间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氨血症组与正常组间的血药浓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氨血症组有3例患者出现急性意识障碍。所有患者除血氨水平外,其他各项检验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高氨血症组患者用药后血ALT与血氨水平呈中等程度正相关。结论 尽管肝功能指标和丙戊酸血药浓度与使用丙戊酸后的血氨升高有一定关系,但安全的治疗范围并不一定能规避潜在不良事件的发生,建议临床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婴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肝素钠雾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婴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首先给予对照组患者综合治疗,予患儿吸氧、化痰、镇静及抗感染治疗,给予患儿雾化吸入特布他林+普米克令舒解痉平喘等。然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0.50-0.75mg/(kg·次)肝素钠注射液溶于生理盐水2ml中,每日2-3次,每次5-10min。用至喘息、气促缓解,肺部啰音由细小变为粗大,在此期间观察患儿是否有出血性迹象。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的持续时间和啰音、咳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的持续时间和啰音、咳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肝素钠雾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南航急救事件"无疑是前段时间最热的公共话题之一:一位电视台记者在沈阳飞往北京的航班上突发急症,但飞机落地近50分钟后才打开舱门,而且急救人员和南航空乘为谁该抬乘客下飞机发生争执,该乘客只能忍痛爬下飞机再爬上救护车.当事人在微博撰文称,999急救车先将其送到首都机场医院,随后转至同级别、地处远郊的红十字急救中心,贻误抢救时机,导致其0.8米小肠被切除.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深圳市宣布今后新建医院一律取消编制、取消行政级别,目前全市49%的医生已没有编制;随后,山东济宁传出首招“备案制”医务人员的消息,新招录一线人员不再拥有公立医院事业编制。此前,在人社部举行的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安排时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D二聚体(D-dimer)质量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和远期心源性死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AMI患者3 990例,根据D-dimer质量浓度分为3组:≤0.50 mg/L、0.51~0.80 mg/L、≥0.81 mg/L,平均随访时间为2.1 (1.0~4.0) 年。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D-dimer对心源性死亡的影响。结果 D-dimer≥0.81 mg/L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居多、体质量指数较低,既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较多,3支病变较为多见,住院期间肾小球滤过率较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峰值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50%患者比例明显升高。D-dimer≥0.81 mg/L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累计心源性病死率(18.7%)高于D-dimer≤0.50 mg/L组(2.3%)和D-dimer 0.51~0.80 mg/L组(6.1%),且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D-dimer能独立预测AMI患者的心源性死亡(HR=1.71,95%CI:1.34~2.18,P<0.001)。结论 D-dimer能反映AMI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且D-dimer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MI患者远期心源性死亡事件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要求高于住院医师培训,完成心血管专培的医生应能在医疗、教学、科研能力上明显提高,达到心血管专科主治医师水平。如何提高心血管专培学员教学能力是专培中的难点。将专培学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课程结束后通过测验和调查问卷两种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考察。旨在探讨由心血管专培学员主导CBL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对其自身综合能力有所提升。结果显示,CBL教学法组学生临床理论及病例分析考试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专培学员通过主导CBL教学,在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学科协调均有提升;相较传统教学法,C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更佳,有利于心血管专培学员自身综合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PICC致静脉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2位研究者对符合入选标准者采用Cochrane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方法评价偏倚风险,提取资料,并应用Review Manager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4项研究,总病例数1496例,结果显示,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PICC致静脉炎与常规静脉炎护理方法相比较,静脉炎发生率更低,临床有效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8,95%CI(0.12,0.26),P0.000 01];如意金黄散单独应用预防PICC致静脉炎与常规静脉炎护理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5,95%CI(0.08,0.26),P0.000 01];如意金黄散联合常规治疗预防PICC致静脉炎与常规静脉炎护理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CI(0.13,0.42),P0.000 01]。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PICC致静脉炎,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方法,临床有效性更高。但由于文献研究质量偏低,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提供高级别证据,以进一步验证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PICC致静脉炎的临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评医学生的共情能力现状,探讨人格特质对其共情能力的影响,为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提供对策。方法  以上海市3所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班级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研。采用杰斐逊共情量表-医学生版(JSPE-S)和大五人格量表(NEO-FFI)分别评估医学生的共情和人格特质。结果  共发放问卷2 020份,回收有效问卷1 958份,有效率为96.93%。医学生的共情能力总分均值为(103.24±14.35)。共情能力总分与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154~0.406, P<0.01),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75, P<0.01)。分层回归结果表明:“共情重要性”和“大五人格”量表的5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其中,人格因素占可解释方差变异量的16.2%(P<0.01)。结论  我国医学生的共情能力低于国外医学生,重视人格特质的塑造有助于提高其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由讲授、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四个环节组成,通过严整的结构与严格的要求,把它们有机融合起来,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原理。山东中医药大学对分课堂创新实践团队成立于2016年1月,开展对分课堂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研学能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019年1月建成“中西医学课程对分教研全国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