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河南省60~76岁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2019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选择年龄60~76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数据,采用χ2检验、Cochran-Armitage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患病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结果  河南省60~76岁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1.59%,女性高于男性(χ2 =369.65,P < 0.001),城市高于农村(χ2 =135.50,P < 0.001),高中以下高于高中及以上人群(χ2 =22.60,P < 0.001),不吸烟、不饮酒人群患病率高于吸烟、饮酒人群(均有P < 0.001)。高血压、高血糖、中心型肥胖患病率均较高,分别为65.14%、51.17%、47.01%,女性、高龄、城市、已婚、饮酒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均有P < 0.05)。  结论  河南省60~76岁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以及高血压、高血糖、中心型肥胖患病率较高,建议提高早期筛查力度和筛查范围,将关口进一步前移,筛出糖尿病前期和中心型肥胖前期的人群进行全面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糖尿病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利用健康讲座和同伴教育,提升老年人对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2.
UC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成人超重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基因SNPs位点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采用连接酶检测技术对SNPs进行基因分型,检测275例超重肥胖者与253例正常体重者UCP1基因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利用SNP Stats在线软件构建单倍体型,并分析单倍体型与性别及非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 两组间体重、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隐性遗传模式下,rs1800592位点基因型(AA+AG)与GG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OR=1.154,95% CI:1.002~2.286));与单倍体型CTAA相比,CTCA、CTAG、TACG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CA:P=0.043,OR=0.658,95% CI:0.439~0.988;CTAG:P=0.043,OR=0.658,95% CI:0.439~0.988;TACG:P=0.004,OR=0.449,95% CI:0.257~0.786);单倍体型与血清总胆固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χ2=15.955,P=0.014);与血清总胆固醇正常组单倍体型CTAA相比,在血清总胆固醇异常组,单倍体型CTAA、CTCG、CTCA、CTAG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AA:P<0.001,OR= 2.731,95% CI:1.550~4.752;CTCG:P<0.001,OR=9.768,95% CI:3.403~28.042;CTCA:P=0.037,OR=2.713,95% CI:1.082~7.159;CTAG:P=0.037,OR=2.713,95% CI:1.028~7.159)。结论 隐性遗传模式下,基因型(AA+AG)可能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单倍体型CTCG、CTCA、TACG可能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血清总胆固醇异常时,单倍体型CTAA、CTCG、CTCA、CTAG 可能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莉  平智广  詹芳芳  戚敏杰  黄忻 《重庆医学》2016,(15):2061-2064
目的 通过分析CIDE B/C基因多态性的人群分布特征,探明CIDE B/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河南汉族人群血三酰甘油(TG)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528例无亲缘关系研究对象,男198例,女330例,平均年龄(52.23±13.41)岁,以1.70mmol/L为TG界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三酰甘油血症(HTG)组(181例)和正常三酰甘油组(NTG组,347例).检测CIDE B/C基因的7个SNP,采用SHEsis进行基因单倍型研究,分析两种基因的单倍型与TG的关系.结果 分析显示rs2144492、rs2281472、rs2144493位点与TG有关,其中rs2144492的A等位基因、rs2281472和rs2144493的C等位基因具有保护作用,携带上述等位基因的个体TG水平相对较低.CIDE B基因的ATCC单倍型在NTG组比例较高,具有保护作用,OR及其95%CI为0.698 (0.490~0.992).结论 CIDE B/C基因多态性及CIDE B基因的ATCC单倍型对HTG的发生风险存在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肥胖已经成为诱发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利用知识图谱分析技术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知识基础来源,为相关人员科学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Ⅲ对Web of Science V5.13及Medline数据库中检索到的以(obesity OR obese OR fat OR overweight)AND(cancer OR tumour OR tumor OR carcinoma OR neoplasm)为检索式,时间区间为2006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之间的33 296篇文献的信息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知识图谱分析,了解到近10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知识基础来源,研究热点就是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知识基础来源就是共被引频次较高的参考文献。结论 与肥胖相关癌症主要有乳腺癌、结肠直肠癌、肝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20年河南省≥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患者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影响接种的因素,为采取积极有效的个性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河南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信息收集与管理平台,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筛查出2020年符合支气管舒张试验后肺功能测试FEV1/FVC<70%的≥40岁慢阻肺患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慢阻肺患者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2020年河南省≥40岁居民调查有效人数为10 222人,筛查出慢阻肺患者952人。经复杂加权后,慢阻肺患病率为9.17%,慢阻肺患者流感疫苗和(或)肺炎球菌疫苗总接种率为4.29%,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63%,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为1.41%,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联合接种率为0.75%。年龄40~<60岁、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无呼吸道疾病史、有吸烟史、肺功能Ⅱ级以下的慢阻肺患者接种率较低(P均<0.05)。其中,年龄≥60岁(OR=2.758,95%CI:1.180~6.444)、有呼吸道疾病史(包括肺癌)(OR=2.391,95%CI:1.144~4.996)...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成年居民不同血压水平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2015—2019年在河南8个县区开展心血管病高危筛查与干预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方式和身体测量等信息,通过实验室检测获得空腹血糖和血脂。采用R 3.6.3软件分析不同血压水平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结果:共有120 040例35~75岁常住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控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8—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南省14个县(区)随机抽取8008名18岁及以上河南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河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慢性病防治知识两部分。采用SAS 9.4和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2018年河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为56.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文化程度(初中OR=1.530、高中OR=1.979、大专及以上OR=3.418)、非体力劳动(OR=1.226)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及格率高。高龄(60岁及以上OR=0.711)、农村(OR=0.701)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及格率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河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加强特定人群慢性病预防的重点内容,采取有利于预防慢性病的各种措施和行为,提高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8年河南省超重肥胖成年人体重水平低估情况,为制定健康体重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依托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河南省调查18岁以上成人共计8 710人。问卷调查获取人口学特征、体重自我评价等信息,体格测量获取个人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信息,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服糖后2 h血糖和血脂四项。选取收集到的5 387例超重肥胖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群体体重水平低估情况。结果 河南省超重肥胖成人体重水平低估率、轻度低估率、重度低估率分别为74.1%、59.5%和14.6%,标化后分别为67.7%、55.9%和11.8%。体重水平低估率和重度低估率存在农村(77.8%,17.7%)高于城市(71.2%,12.2%)(χ2=29.835、31.947,P值均<0.001)、BMI肥胖者(91.8%,33.8%)高于超重者(64.8%,4.5%)(χ2=461.514、839.945,P值均<0.001)、高血压患者(77.2%,16.6%)高于非高血压患者(70.7%,12.3%)(χ2=29.650、20.163,P值均<0.001)、糖尿病患者(79.5%,20.3%)高于非糖尿病患者(72.3%,12.7%)(χ2=27.433、47.274,P值均<0.001)的现象,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χ2趋势=151.270、52.219,P值均<0.001),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χ2趋势=113.758、128.967,P值均<0.001),未婚、已婚/同居、丧偶/离婚/分居者逐渐升高(χ2趋势=9.032、12.063,P=0.003、0.001)。结论 河南省大部分超重肥胖成年人低估自身体重水平,在文化程度、年龄、地区、婚姻状况、BMI水平、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群体方面存在差异,应对超重肥胖人群加强健康体重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南省年龄35~75岁成年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以及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5-2018年抽取河南省8个项目点35~75岁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共调查居民119585人,年龄(55.5±9.7)岁,女性占61.0%.高血压患病率为43.1%,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4.1%、33.2%和11.2%.在所有患者服用的降压药中,钙通道阻滞剂的构成比最大(35.2%).高龄、文化程度高、城市或既往发生过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其知晓、治疗和控制率较高,而男性、农民及饮酒的患者其知晓、治疗和控制率较低(P<0.05).结论 河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高血压防治管理体系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河南省居民的死亡原因以及主要死亡原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6年河南省36个疾病监测县(区)的死亡数据资料,计算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相关指标。结果 2016年河南省疾病监测地区居民粗死亡率为551.03/10万,标化死亡率495.08/10万,男性死亡率(631.93/10万)高于女性(464.9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 094.63,P<0.001)。死亡原因主要以慢性病为主,占全部死亡的88.11%。居民前五位死因顺位分别是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的比例达91.09%。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8.19岁,男性75.18岁,女性81.64岁;造成寿命损失的疾病种类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伤害、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影响河南省居民健康和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是以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病,提示在以后的疾病防控中应针对性的加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降低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