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504例PTC手术标本,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中央区淋巴转移中男性(47.58%)、年龄45岁(43.49%)、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46.20%)的患者转移率均显著增高;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男性(32.26%)、肿瘤最大径 1 cm(26.08%)、多发病灶(28.64%)、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32.28%)及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36.73%)、双侧病变(33.08%)的患者转移率均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性别、肿瘤最大径、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病变位置(单/双侧)是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2)单因素分析显示,多个淋巴结转移中肿瘤最大径 1 cm(14.35%)、伴钙化(24.24%)、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8.35%)及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8.30%)、双侧病变(17.78%)的患者转移率均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多个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T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有望成为临床术前或术中诊断PTC依据,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动脉硬化成人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特点,旨在评估运动时心脏改变的风险性和不良后果。方法选取107名40~59岁的北京市居民,其中男性21名,女性86名,依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评价标准,分成动脉硬度正常组(n=71)、动脉硬化组(n=36)。每名受试者蹬骑卧式功率车进行起始25W,每2 min递增25 W的运动,每个等级运动结束前30 s及恢复期获取超声心动图和血压数据。结果 (1)与动脉硬度正常组相比,动脉硬化组室间隔舒张末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显著增加(P0.05),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与心房收缩期最大流速A峰的比值(E/A)显著下降(P0.05)。(2)动脉硬化组发生左心室肥厚的比例显著高于动脉硬度正常组(P0.05)。(3) ba PWV与心率、EF、每搏输出量、FS呈正相关(P0.05)。(4)运动过程中动脉硬化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PWd、收缩压显著高于动脉硬度正常组(P0.05)。结论动脉硬化者心脏表现为室壁增厚,左心室质量增加,收缩功能增强,舒张功能下降,左心室几何构型重构,且收缩功能的改变独立于血压的变化。相比于心脏的变化,动脉硬化者更应预防运动中血压过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白芨配合其它中药治疗多种皮肤病的临床举例,运用单方和复方用药证实白芨在治疗常见皮肤病中,疗效显著,为皮肤病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小鼠(AOP P)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清洁级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敌百虫中毒组(AOPP组,n=20)、治疗组(敌百虫灌胃+长托宁治疗,n=20).治疗组与AOPP组共同使用等量540 mg·kg-1敌百虫灌胃,待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后,治疗组肌注0.02 mg·kg-1长托宁,AOPP组与正常对照组肌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小鼠剪尾测血糖;记录AOP P组与治疗组小鼠生存时间.结果:正常对照组一般状态均较好;AOP P组出现流涎、抽搐、精神沉郁等中毒症状;治疗组给予长托宁治疗后流涎、抽搐等中毒症状逐渐消失,精神状态逐渐恢复.AOPP组78.0%小鼠出现血糖升高,血糖值[(10.04±1.08)mmol·L-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05±1.58)mmol·L-1]与治疗组[(7.08±1.40)mmol·L-1](P<0.05);22.0%出现血糖降低,血糖值[(5.21±0.48)mmol·L-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治疗组(P<0.05);治疗组血糖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OPP组在50 min内高血糖小鼠死亡率(83.3%)高于低血糖小鼠(0);治疗组在2 d内高血糖小鼠死亡率(75.0%)高于血糖恢复正常小鼠(25.0%).AOP P组高血糖小鼠生存时间短于低血糖小鼠,且短于治疗组高血糖小鼠.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血糖水平升高的小鼠预后差,生存时间短、死亡率高;检测血糖水平对AOP P病情判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我国学生肥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工作所获得120 275名7~18岁中小学生资料,使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分析不同群体的检出率。结果 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1%(男生为9.1%、女生为5.2%)、超重率为12.2%(男生为14.6%、女生为9.8%),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生在9岁、女生在16~17岁稍有上升);乡村儿童青少年肥胖进入增长阶段,肥胖率为4.6%,超重率为9.6%;汉族儿童青少年和少数民族学生相比,肥胖率高2.3%,超重率高3.2%;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城市超重、肥胖率检出率最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存在地域差异,华北、东北地区最高,分别高达27.9%和27.0%,而西南、华南地区较低,为13.4%和12.9%。结论 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在男性、小学生、乡村、汉族、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流行率较高,应根据各自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达到防控学生肥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