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的原因、机制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将139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入院时随机分为3组,A组53例,B组49例,C组37例,分别于术后次日口服维生素C(100mg,3/d)、消炎痛(25mg/3/d)和布洛芬(200mg,3/d),连续应用4周。术后3个月复查时行X线片检查。结果:异位骨化情况按Brooker分类,A组:0级24例,I级6例,Ⅱ级13例,Ⅲ级7例,Ⅳ级3例,异位骨化发生率54.7%(29/53)。B组:0级42例,Ⅰ级5例,Ⅱ级2例,发生率14.3%(7/49)。C组:0级32例,Ⅰ级3例,Ⅱ级、Ⅲ级各1例,发生率13.5%(5/37)。经统计学分析,异位骨化发生率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有显著差别(P<0.01),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原因很多,发生机制尚不清楚,非甾体类消炎镇痛类药物可有效地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院曾遇1例自服希力舒150片,出现昏迷、呼吸衰竭、肺水肿及休克患者,经正确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最终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1 病历介绍 患者,女,21岁。自服希力舒150片3小时,不省人事2小时,于2001年12月13日21时入院。入院体检:血压95/70mmHg(1mmHg=0.133 kPa)。神志不清,皮肤不温,口唇轻度  相似文献   
3.
叶惠英  尹艳  杨燕澜  刘泓妍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78-1779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方法在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时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需进行输液港的无损伤针穿刺的患儿分成对照组(n=100)和实验组(n=10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方法,在穿刺过程中给予语言安慰和鼓励.实验组采用疼痛管理方法,即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前1小时在穿刺部位涂抹利多卡因乳膏,穿刺时采用家长环抱患儿坐姿穿刺,根据患儿的喜好给予分散患儿注意力的方法并配合语言安慰和鼓励.比较两组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时的疼痛分值、一针穿刺成功率、无损伤针的固定规范率、家属满意度.结果:相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较低,一针穿刺成功率、无损伤针的固定规范情况显著较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方法能有效实现对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患儿的疼痛管理,降低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络泰与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高黏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络泰治疗高黏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例高黏血症病人分别应用络泰(100例)、抗栓酶(100例)进行治疗,疗程15 d,治疗前后行血流动力学及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检查.结果络泰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无血小板减少及出凝血时间延长.抗栓酶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有明显改变(P<0.05),其他各项无明显变化(P>0.05),且血小板减少者占9%,出凝血时间延长占5%.结论络泰是治疗高黏血症的理想药物,较抗栓酶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6.
不同护理查房形式的规范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实施临床护理查房、教学查房、晨间护理查房三种形式 ,建立科学完善规范的护理查房模式。方法 :根据不同的目标要求和侧重点选择查房方式 ,选择病例、制定方案、内容讲解启发诱导互动讨论。结果 :明确各种查房的基本要求概念和内涵 ,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AIDS患者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T细胞亚群含量、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28例AIDS患者,测定外周血中25-羟基维生素D、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以及HIV RNA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128例AIDS患者治疗后25-羟基维生素D、CD3+ T细胞、CD4+ 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升高,CD8+ T细胞、HIV RNA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AIDS患者中,25-羟基维生素D≥30 ng/ml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升高,CD8+ T细胞、HIV RNA水平降低,与<30 ng/m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 CD4+ T细胞水平的AIDS患者中,CD4+ T细胞≥500个/μl组25-羟基维生素D、CD3+ 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升高,CD8+ T细胞、HIV RNA水平降低,与<500个/μ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HIV RNA水平的AIDS患者中,HIV RNA<400拷贝/ml组25-羟基维生素D、CD3+ T细胞、CD4+ 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升高,CD8+ T细胞水平降低,与≥400拷贝/m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CD3+ T细胞(r=0.547,P=0.008)、CD4+ T细胞水平(r=0.821,P=0.000)及CD4/CD8比值(r=0.630,P=0.005)呈正相关,与CD8+ T细胞(r=-0.295,P=0.009)、HIV RNA水平(r=-0.460,P=0.001)呈负相关。治疗后HIV RNA水平与CD3+ T细胞(r=-0.702,P=0.004)、CD4+ T细胞水平(r=-0.681,P=0.006)及CD4/CD8比值(r=-0.729,P=0.007)呈负相关,与CD8+ T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392,P=0.008)。结论 AIDS患者行HAART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CD3+ T细胞、CD4+ T细胞水平及CD4/CD8呈正相关,与CD8+ T细胞、HIV RNA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CAA患者随机分为补髓生血颗粒观察组和再障生血片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优于对照组的60.71%(P〈0.05)。提示补髓生颗粒疗效明显优于再障生血片。结论:补髓生血颗粒是治疗CAA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CAA)患者粘附分子αLβ2/CD 11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补髓生血颗粒和康力龙,采用RT-PCR方法检测αLβ2/CD 11a和的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造血干祖细胞αLβ2/CD 11a的表达水平.结果:CAA患者造血细胞αLβ2/CD 11a表达异常,补髓生血颗粒剂对造血细胞αLβ2/CD 11a的表达水平有调节作用,与康力龙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CAA可能存在造血干祖细胞与骨髓微环境功能缺陷,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粘附分子水平异常导致其与骨髓基质细胞间的粘附功能降低,从而影响造血,所以调节骨髓造血千祖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改善骨髓造血干祖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间的粘附功能从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可能是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