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重症肺炎早期干预抗心衰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早期干预抗心衰治疗的意义。方法重症肺炎患儿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治疗组88例,对照组以抗感染、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支持治疗为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镇静、强心、利尿等抗心衰治疗措施。结果呼吸改善、肺实变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出现心衰例数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死亡例数两组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早期干预抗心衰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50例。其中单独检测BAEP23例,同时检测BAEP和VEP27例。BAEP异常26例,VEP异常23例(单侧异常9例,双侧异常14例)。同时将同期因轻度呼吸道和肠道疾病而就诊的住院适龄儿作为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应用BAEP,VEP检测对HIE的诊断、预后判断和疗效评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秋月  李丽  娄莹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5):3438-3438
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50例。其中单独检测BAEP23例,同时检测BAEP和VEP27例。BAEP异常26例,VEP异常23例(单侧异常9例,双侧异常14例)。同时将同期因轻度呼吸道和肠道疾病而就诊的住院适龄儿作为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性意义。提示应用BAEP,VEP检测对HIE的诊断、预后判断和疗效评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细胞色素P450酶2C9(CYP2C9)及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基因多态性对中国肺栓塞患者华法林初始抗凝疗效的影响。方法初次服用华法林抗凝的中国肺栓塞患者95例,用TaqMan MGB探针法,检测CYP2C9*2、*3位点和VKORC1-1639A>G位点基因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服用华法林后每次INR值等指标,并记录患者从服用华法林开始到INR首次达标的时间、INR首次达标时华法林总剂量和日平均剂量等指标。结果 VKORC1-1639AG/GG基因型患者比VKORC1-1639AA基因型患者INR首次达标时间明显延长(P<0.001),且INR首次达标时所服用的华法林总剂量和日均剂量均高于后者(P<0.001);CYP2C9*2或*3变异的患者在初始抗凝阶段发生INR超过治疗窗(INR>3)的比例较高。患者性别、年龄、体重、CYP2C9和VKORC1基因型等因素在内的华法林初始剂量预测模型可解释54.6%左右的华法林剂量个体差异(R2=0.546,P<0.001)。结论 CYP2C9和VKORC1基因型检测对指导中国肺栓塞患者初始抗凝阶段个体化应用华法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非离子型冠脉造影剂引起的急性严重过敏样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总结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的24314例患者,对发生冠脉造影剂引起的急性严重过敏样反应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9例患者在接受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血管内注射后1小时之内发生严重过敏样反应,发生率0.037%,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降低,伴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及其他系统的伴随症状。给予吸氧、补液以及大剂量应用升压药物(尤其是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结论非离子型冠脉造影剂在临床应用中总的安全性良好,但在应用过程中应重视急性严重过敏样反应的识别与处理。  相似文献   
7.
我院2011年胺碘酮注射液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胺碘酮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胺碘酮注射液(n=396)的使用情况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导致的肝功能异常、需干预的低血压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尖端扭转型室速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胺碘酮注射液致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4.6%,第一个24h静脉胺碘酮总量越大肝功能越易受损伤。需干预的低血压8例,需干预的严重心动过缓4例,尖端扭转室速2例。结论在密切监测下,胺碘酮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3岁,因"间歇性跛行1年,加重伴胸憋、气短半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补钙治疗后未见缓解。半年前双下肢疼痛较前加重,出现活动后胸憋、气短。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2%,肺动脉收缩压(s PAP)约71 mm Hg(1 mm Hg=0.133 k Pa)。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无效,转诊我院。四肢血压示右上肢血压138/98 mm Hg,左上肢  相似文献   
9.
背景 青年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对于青年高血压人群的认识和重视不足,目前尚无专门针对青年高血压的防治指南。目的 了解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青年高血压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在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因高血压首次住院、年龄≤35岁的患者87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病因类型、并发症及靶器官损伤相关指标。结果 共入组875例青年高血压患者,其中原发性高血压624例(71.3%),继发性高血压251例(28.7%)。原发性高血压中男性患者451例(72.3%),继发性高血压中男性患者168例(66.9%)。251例青年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病因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随后依次为肾血管性高血压(RAS)、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主动脉狭窄、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肾实质性高血压,其他少见病因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库欣综合征、Liddle综合征及嗜铬细胞瘤。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继发性高血压入院血压高,并发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外周动脉狭窄/闭塞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青年高血压的主要病因,男性患者多见,接近1/3的患者具有高血压的继发性因素,OSA、RAS、PA是继发性高血压三大主要病因。继发性高血压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高、靶器官损伤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患者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年龄分为<40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和≥60岁组,分析不同年龄及性别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型及清晨血压的影响。结果 312例中杓形、非杓形、反杓形和超杓形血压者分别为45.19%、41.35%、7.37%和6.09%。杓形血压在<40岁的青年组比例最高(65.00%),反杓形血压在≥60岁的老年组比例最高(18.92%)。性别对血压类型无明显影响,仅反杓形血压比例男性低于女性(P<0.01),其他血压类型男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2例患者清晨高血压比例高达96.5%。年龄对清晨高血压比例无明显影响,而性别对清晨高血压比例有影响:男性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 老年患者血压节律异常比例较高,男性患者更易发生清晨高血压,应根据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制定个体化降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