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及其与p38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家兔假损伤组(S组)和损伤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血管壁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和p3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⑴内膜损伤后1 d血管中膜管腔侧、3 d管腔内表面可见增殖的VSMC,5~7 d新生内膜(NI)形成并逐渐增厚,14~35 d NI进行性增厚。各组中膜均有增殖的VSMC向腔面集聚。⑵S组动脉中膜VSMC及内皮细胞PCNA为阴性。中膜于损伤后1~14 d,NI于5~14 d PCNA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加,14 d达高峰,28 d后开始逐渐减少,且NI阳性率略高于中膜。⑶S组动脉中膜SMα-actin表达为阳性,内皮细胞为阴性。SMα-actin阳性面积于损伤后1 d开始减少,3 d最为明显,5 d后开始逐渐增加,NI阳性表达略低于中膜。⑷S组动脉中膜p38较少或无表达,损伤后1~35 d呈持续高表达,以3~14 d最为明显,NI阳性表达略高于中膜。损伤后p38表达变化与PCNA表达变化呈正相关,且早于SMα-actin表达减少。结论内膜损伤后VSMC增殖能力与其表型转化密切相关,p38参与了损伤后VSMC表型转化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儿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护理满意度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护理满意度为77.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开展针对性护理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增强临床效果,降低患儿死亡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优势和配合特点。方法:在医院已开展的224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基础上,总结出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与常规手术方式的优势与配合特点。结果:术前的充分准备保障了手术顺利的进行,术中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及时有效的排除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系统故障,大大提高手术的效率。术后建立完整的记录,包括医师操作系统的使用记录,器械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延长了机器人的使用寿命。结论: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实现了外科医师的梦想——裸眼三维立体视野,机械手臂更加精确和稳定。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出现和广泛的临床应用为微创手术带来了新一轮的变革,对手术室的配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是机器人手术非常重要的一环,护士团队也要相互学习和总结,最大程度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护士长作为医院最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直接对病区实施面对面的管理,在病区护理工作的动态运行中起领导、决策、指挥、监督等作用。护士长,不但要抓病房管理、业务管理、行政管理,还要抓经济管理。护士长的管理素质直接影响着病区内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利用程度。因此,只有具备高水准的管理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不同体质的M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MS的治疗和调养提供个体化的思路。【方法】收集328例MS患者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并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对所纳入的MS患者进行标准化的中医体质类型分类。【结果】(1)本研究所纳入的328例MS患者中,TG水平升高或已接受相应治疗,合并血压升高或已接受相应治疗,或此前已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最多,共41例,占12.50%。(2)中医体质分析以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共308例,占93.90%。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最多见,共78例,占23.78%,其他依次为湿热质、气郁质、兼夹体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特禀质;平和质共20例,占6.10%。(3)痰湿质MS患者的体质量及BMI与平和质MS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MS患者的TG与特禀质MS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纳入的MS患者均具有典型的MS临床表现,中医体质辨识的结果提示MS以痰湿质、湿热质和气郁质为多见,对MS的治疗和护理调养应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调养措施,实现个体化诊疗,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验证肝气郁滞型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为肝气郁滞型MS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规范化、量化的依据。方法将548例(男287例,女261例)MS患者根据中医四诊资料分为肝气郁滞型(147例)、痰湿壅盛型(140例)、瘀血阻络型(131例)、脾肾两虚型(130例)4种证型。测所有患者的身高、体重、腹围、血压、血糖、血脂(包括TG、TC、LDL-C、HDL-C)等指标并计算患者体重指数(BMI)、SAS和SDS标准分,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中各观察指标的关系。结果肝气郁滞型MS患者的SAS及SDS标准分与其余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气郁滞型MS患者的体重、腹围及TG与瘀血阻络型、脾肾两虚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滞型MS患者的BMI与脾肾两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气郁滞型MS患者的SAS、SDS标准分结果证实了肝气郁滞型MS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为肝气郁滞型MS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规范化、量化的依据。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绵羊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胞外区靶向提呈羊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EG95抗原的可行性。方法用RT-PCR扩增CTLA-4胞外区编码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获得融合表达载体pET-IgV;根据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结果 ,用PCR扩增EG95亲水区编码序列,将串联的3拷贝EG95编码序列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GEX-6P-1和pET-IgV,诱导重组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用相同剂量的GST-3EG95、IgV-3EG95包涵体或可溶性蛋白免疫小鼠,比较EG95抗体的应答水平。结果用RT-PCR扩增得绵羊CTLA-4胞外编码区,IPTG诱导的重组大肠杆菌表达预期的约63kDa GST-3EG95和60kDa IgV-3EG95融合蛋白,两者均能被EG95抗血清识别;经两次免疫后,IgV-3EG95免疫组的EG95抗体水平显著高于GST-3EG95免疫组,可溶性蛋白的免疫效果优于包涵体。结论绵羊CTLA-4胞外区可作为分子佐剂促进细粒棘球蚴EG95抗原的抗体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中六价铬2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忠  邢大荣  夏晓莉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516-2517
目的建立饮用水中微量六价铬的灵敏、快速的测定方法。方法在弱酸性溶液中,水中微量铬(VI)与二苯碳酰二肼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反应形成紫红色三元离子缔合物,正丁醇存在的可被氯仿萃取,在波长550nm处比色定量。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0μg/L,最低检测质量为0.1μg,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1mg/L,方法的RSD为1.1%~1.4%,回收率为95%~110%。灵敏度是GB/T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中的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的3.8倍。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不明原因晕厥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HU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不明原因晕厥的89例患者行HUT,试验分3个步骤,即基础倾斜试验(BHuT)、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IHUT)。结果:89例患者中HUT阳性61例,阳性率为68.54%,其中基础直立倾斜试验阳性13例(14.61%),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阳性44例(57.89%),含服硝酸甘油阴性的11例中静点异丙肾上腺素阳性4例(36.36%)。结论:三步法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可行方法。该方法可靠简便,可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40层螺旋CT(40 M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使用40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40例患者同时实施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以其结果为金标准,对40 MSCT显示的冠状动脉主支及主要分支情况进行狭窄程度评估。结果:40例患者可用于评估的冠状动脉489段血管中,共显示病变血管205段,其中83段得到CAG证实。22段血管MSCT诊断为狭窄而CAG显示正常,另15段CAG确诊存在病变而在MSCT尚未能显示。40 MS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1.8%,特异性为92.8%,阳性预测值为88.4%,阴性预测值为95%。经配对χ2检验,两种检查方法在发现冠状动脉疾病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 MSCT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病变程度的评估也比较准确,适合于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CAG前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