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为探讨强化训练的运动因素对足弓的影响,我们分析了某部新兵强化训练前后的足弓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特殊运动与儿童足弓发育的关系。【方法】以足印法测量210名(男115名,女95名)9~12岁吴桥某杂技学校2年以上学龄学员的足弓,考核受试者原地后空手翻的成绩。【结果】原地后空手翻成绩在男性扁平足组均值为(67.86±1.22)分,非扁平足组为(66.86±1.24)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t=0.82,P>0.05);在女性扁平足组均值为(70.24±1.18)分,非扁平足组为(68.72±1.32)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t=1.28,P>0.05)。【结论】扁平足不影响原地后空手翻成绩。  相似文献   
3.
河北回、汉族舌运动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回、汉族舌运动类型的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回族和汉族人群的舌运动类型(卷舌、翻舌、叠舌、三叶舌、尖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卷舌、翻舌、叠舌、三叶舌、尖舌出现率在回族依次为80.98%,49.88%,5.36%,8.94%,88.36%;汉族依次为79.84%,48.69%,5.52%,8.74%,87.54%。回族在卷舌、翻舌、三叶舌、尖舌出现率均高于汉族,叠舌出现率低于汉族,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河北回、汉族舌运动类型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河北回、汉族卷舌、翻舌、叠舌、三叶舌、尖舌5种舌运动类型出现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直接观测颈椎间孔及孔内颈神经根的解剖关系,分析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解剖学因素.方法 选择福尔马林防腐国人成尸颈部标本15例共30侧.对颈椎间孔及其内走行的颈神经根进行观察,并分别测量颈椎间孔长度,颈椎间孔及其内颈神经根的前后径及上下径,并对所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内走行的解剖学因素.结果 颈神经根可在颈椎间孔内造成嵌压,C7与C4~C6、C3与C4~C5椎间孔前后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3与C4、C6与C7外,颈神经根横截面积与相应颈椎间孔的横截面积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C3、C4横截面积比值最小.结论 C3、C4发生嵌压的概率较低;最容易发生颈神经根嵌压的椎间孔为C5~C7椎间孔,最常见发生部位为椎间孔内口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超声显像中肝实质点状回声的解剖基础,为确定超声诊断肝实质弥漫性损伤的诊断及分级奠定基础。方法超声探测肝病患者537例,正常人体肝脏50例,认识并确定肝脏点状回声的形态结构及相互关系,再以相同内容探测离体肝脏30例,每个肝脏探测3个界面,沿此界面做组织切片,观察并测量肝实质点状回声结构及大小;观察肝脏中点状回声的位置并按超声探测切面取材制作标本;肉眼及镜下观察已取材的点状回声的结构。结果肝脏超声显像中点状回声结构是肝小叶断面回声结构。结论超声显像中肝实质点状回声形态结构的变化可作为肝实质弥漫性损伤诊断的超声依据,可为进行肝实质弥漫性损伤的超声分级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微创手术相关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颈椎病患者颈髓、颈神经根症状的解剖基础,以改进颈椎病临床责任病灶的定位诊断,提高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方法:取国人成人颈部标本15例(30侧),去除颈部软组织,切除椎板及后部硬膜,暴露颈3~7颈神经根丝,沿神经根丝探察至椎间孔,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测量.结果:颈椎椎间孔长度为5.4~6.5 mm,且椎间孔长度和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各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加;神经根与椎间孔径的比值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神经根丝自颈髓附着点到椎间孔的距离从颈3到颈7逐渐增加,倾斜角度逐渐增大;神经根间的吻合支普遍存在,且颈5~6和颈6~7吻合支较颈3~4和颈4~5更多见.结论:神经根与椎问孔径比值由上至下增大是临床上神经根受压多发生在下颈段的解剖学基础;神经根丝在椎管内走行距离和倾斜角的依次增大以及吻合支的存在是颈椎病临床表现复杂且互相重叠的解剖学基础;颈椎病经后路施行神经根减压术时,切除椎间关节可显露椎问孔、有效减压且能保持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足弓发育状况,为儿童青少年体质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足印比值法,对沧州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1629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足弓测量。结果1629名受试者中,右足型大于左足型者677人,占41.6%;左足型大于右足型者453人,占27.8%。男性1652只单足检出扁平足789只,检出率为47.8%;女性1606只单足检出扁平足577只,检出率为35.9%,男、女生扁平足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54,P〈0.01)。3岁时男性扁平足检出率为84.1%,女性为66.7%;3~18岁儿童青少年扁平足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男性在11岁、女性在9岁时出现突降低谷,此后至18岁趋于平稳。结论3~18岁人群足弓高度男性在11岁,女性在9岁出现突增高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