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丰  韦凤莲  周霓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606-5609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法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在分娩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0例初产妇,分为拉玛泽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组(A组)、拉玛泽组(B组)、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组(C组)和导乐陪伴组(对照组D组),每组100人,观察产妇产时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A组产妇与其他3组比较,产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产程时间缩短,自然分娩率上升,剖宫产率下降,缩宫素使用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在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分娩法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不影响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但会增加缩宫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肝硬化2例广西防城港市人民医院周霓(防城港538001)1病例简介例1,患者,25岁。因妊娠36周,重度妊高征入院。入院查体:BP22/14.6kPa,水肿(++),皮肤、粘膜无黄疸。肝掌,肝脾未触及。产检:宫高33cm,腹围96cm,枕右前...  相似文献   
3.
4.
ICU与非ICU病原菌分布构成及耐药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霓  罗婵清  郭丽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75-257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病区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构成及耐药性方面的不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ICU病区及非ICU病区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G-杆菌是ICU病区及非ICU病区的主要致病菌;真菌在ICU患者中的分离率高于非ICU的患者;ICU病区排在前5位的菌株分别是洋葱假单胞菌(18.1%)、鲍曼不动杆菌(12.7%)、白色假丝酵母菌(11.7%)、金黄色葡萄球菌(10.6%)和铜绿假单胞菌(10.2%);非ICU病区排在前5位的菌株分别是铜绿假单胸菌(17.3%)、金黄色葡萄球菌(14.5%)、大肠埃希菌(12.5%)、肺炎克雷伯菌(9.0%)和鲍曼不动杆菌(8.2%)。经Pearson卡方检验,ICU病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与非ICU病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CU病区及非ICU病区检出的各种细菌中,多重耐药的现象均十分严重。应采取综合措施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更好地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从临床住院患者分离出来的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2253株阳性菌株中,G-杆菌有1598株,占70.93%,以铜绿假单胞菌(21.88%)、鲍曼不动杆菌(12.16%)、肺炎克雷伯菌(9.19%)为主;G+球菌有448株,占19.8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8.06%)为主;真菌有207株,占9.19%,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7.81%)。几种主要病原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各不相同,但大部分菌株均呈现多重耐药的现象。结论应加强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做好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隔离治疗,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和督查,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三维冠状面成像技术探讨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冠状面成像技术对9745例16~40周胎儿唇部进行超声观察,与二维超声检查相比较,并和分娩或引产后的结果做对照。结果:超声共诊断胎儿唇裂共25例,其中合并腭裂畸形18例,超声未能观察到颜面部1例,唇部正常胎儿9719例。经分娩或引产后证实胎儿唇裂共27例,其中合并腭裂19例,二维诊断唇裂24例,符合率88.88%(24/27),三维诊断唇裂25例,符合率92.59%(25/27);二维诊断合并腭裂畸形10例,符合率52.63%(10/19);三维诊断合并腭裂畸形14例,符合率73.68%(14/19)。结论:胎儿面部显示率与面部周围羊水量多少或有无肢体遮挡、先露高低密切相关。三维成像对胎儿唇、腭部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能更有效地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  相似文献   
7.
15379例住院病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的监控与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的监测及管理工作,现对15 379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1998年8月~1999年8月期间入住该院16个临床科室的15 379位患者的病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依照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协调小组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
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漏报率、科别感染率和部位感染率,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对我院1998~2004年的129103位住院患者及5512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回归分析和率的检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医院感染率4.3%、漏报率9.6%,科别感染率内科6.2%、外科3.2%、妇产科6.1%、儿科4.9%、五官科0.4%、肿瘤科3.2%、传染科4.5%;部位医院感染率下呼吸道1.31%、上呼吸道0.81%、胃肠道0.51%、手术伤口0.45%、皮肤0.35%、泌尿道0.31%、其他部位0.53%。结论全面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全员教育、全院参与、全面监测、科学防控,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减轻病人负担、确保医疗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周霓  陈少虹 《现代医院》2006,6(6):129-13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弄清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4年全年各临床科室的住院病人数在全院总的住院病人数中的构成比,随机抽取2005年1月~6月各科住院病人的病历共19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195例住院患者中,共使用了8大类53种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为82.6%;以单联应用为主,占53.4%;在使用种类上,青霉素类占第一位;给药方式主要以静脉给药为主,占89.2%,用药目的主要是预防性用药,占58.2%。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四维成像作为超声诊断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临床,为胎儿畸形诊断提供了新手段,尤其是面部畸形及体表畸形,使诊断更为直观、准确.孕期通过超声监测胎儿各部分发育、羊水量和胎盘情况,以此评价胎儿有无畸形和胎儿发育情况已成为产前诊断技术较简便无创伤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四维成像图象立体直观,对胎儿运动可实行跟踪扫查,从多个角度观察胎儿体表情况,使诊断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