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2015年年初,正当国家卫生计生委推出"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之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引入了由《健康报》社倡导的"医患友好"理念,并成为全国首家试点项目建设单位。经过一年的试点和两年的示范建设,"医患友好"所带来的美誉度、关注度、活跃度和忠诚度得到极大的体现。以问题为导向推进理念落地"医患友好"理念落地的基础,是清晰认识医患关系存在的症结,查找出医患双方在需求供给中存在哪些不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儿科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及其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该院儿科病毒感染者120例(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者120例(细菌感染组)、健康对照者120例(健康对照组)的hs-CRP和SAA值,分析两者与各感染组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hs-CRP和SA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患者hs-CRP和SAA水平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hs-CRP和SAA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hs-CRP、SAA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0.948,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722、0.745,鉴别2组患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816。结论hs-CRP和SAA鉴别诊断病毒及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且hs-CRP略优于SAA。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临床上药物性损伤已非常普遍。现对1242例住院患儿(非肝病科患儿)和953例健康儿童的谷丙特氨酶和谷草特氨酶进行了回顾性对比统计,发现住院患儿的谷丙特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大于40IU/L以上的所占比例分别为26.08%和31%。而健康儿童的谷丙特氨酶和谷草特氨酶大于40IU/L以上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99%和3.16%。因此,在住院患儿和健康儿童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深圳及周边地区儿童TORCH感染情况及TORCH感染儿童的主要临床表现。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免疫捕捉和免疫荧光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488例儿童进行了CMV、TO、RV IgM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深圳及周边地区儿童TORCH总感染率约为0.33%。CMV感染率约为10.86%,其中新生儿组、婴儿组和1岁以上儿童组感染率分别约为1.53%、16.0%和5.26%;TO感染率约为0.67%,其3个不同年龄组的感染率分别约为0、1.27%和0;RV感染率约为1.0%,其3个不同年龄组的感染率分别约为0、88%、1.35%和0。婴儿组TORCH感染率在3个年龄组中最高,CMV、TO、RV分别约为16.0%、1.27%和1.35%。TORCH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肝功能异常和(或)肝(脾)肿大、贫血、心肌损害、先天性心脏病及肺炎等。CMV感染主要引起高胆红素血症、肝功能异常和(或)肝(脾)肿大、心肌损害、肺炎等。RV感染主要引起心肌损害和先天性心脏病。TO感染主要引起肝功能异常和(或)肝(脾)肿大。结论 深圳及周边地区儿童感染TORCH以CMV最高,RV和TO次之。先天性TORCH感染率中CMV也是最高。婴儿组TORCH感染率最高。TORCH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肝功能异常和(或)肝(脾)肿大、贫血、心肌损害、先天性心脏病及肺炎等。  相似文献   
5.
6.
MINI VIDAS荧光免疫分析仪是法玛西亚-生物梅里埃工程有限公司(bioMerieux^R sa)生产的小型快速检测仪器,其试剂独立包装,可有效减少操作污染及误差,结果准确可靠,但试剂成本较高。我们曾丢失了一盒MINI VIDAS原装试剂TOXO IGM的Master lot。为不使整盒试剂报废,通过大量观察,我们发现其每个独立包装的测试条(strip)上的识别条码是有规律可循的,并可进行修改,从而挽回了损失,也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较大便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急、慢性荨麻疹Ig 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化学发光法、酶免荧光法和VCS(体积、电导性和散射)原理检测77例急性和46例慢性荨麻疹患儿血清总Ig E水平,食物、螨虫及植物类特异性Ig E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比较急、慢性荨麻疹患儿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伴有其它过敏性疾病的急、慢性荨麻疹患儿间血清总Ig E水平,食物、螨虫及植物类特异性Ig 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伴有其它过敏性疾病的慢性荨麻疹患儿总Ig E水平显著高于急性荨麻疹患儿(P0.05);男性血清Ig E水平显著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总Ig E水平呈一定的增长趋势;螨虫类Ig E阳性率显著高于食物及植物类(P0.05)。急、慢性荨麻疹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不能作为儿童急、慢性荨麻疹鉴别诊断的指标。Ig E在无其它过敏性疾病的儿童急、慢性荨麻疹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在其它情况,血清总Ig E水平不能作为儿童急、慢性荨麻疹鉴别诊断的指标,必须结合患儿病史、病程及临床症状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血细胞形态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特殊的临床检验学科,是血液病基础诊断与常规血液学检验的重要项目[1].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也是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后最重要的复检方式.因此,学好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大纲均要求掌握血涂片中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正常和异常形态的辨认,但在教学中由于受到学时偏短、实践课少等因素制约,多数医学院校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教学方面相当薄弱[2],而它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的教学重任就落在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身上.近年来,通过重视形态学的教学,改善教学硬件设施,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和教学内容,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教学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刮血法和吸血法两种采血方式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同时使用刮血法和吸血法采集60例门诊患者手指末梢血,用MINDRAY BC53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并进行血细胞形态学人工镜检和血小板手工计数,比较两种采血方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刮血法对白细胞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有影响,同时增加仪器假报警;吸血法采集末梢血对血细胞分析结果影响小,且可以减少仪器假报警.结论 吸血法采集末梢血更适合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所创立的“三级社区卫生服务网”,不仅使区域内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享有了“同质、均等、一体化”的卫生服务,也为城市基层公立医院改革创立了新经验,同时形成了三级社区卫生服务垂直管理新模式。文章对这一模式的基本框架、基本做法作了介绍,并对所产生的绩效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