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在诊断外科急腹症病因中的使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在外科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经MSCT检查并获得手术、病理证实的 4 7例外科急腹症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研究。结果 :MSCT对外科急腹症病因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术前准确率为 89 2 % ,腹部平片为 18 9% ,超声为 2 7%。MSCT、B超、腹部平片三种方法 ,经X2 检验 ,X2 =5 0 16 ,P <0 0 0 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T是一种快速、简便、无创性检查方法 ,对外科急腹症的病因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它使急腹症病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故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螺旋CT重建图像对于诊断胰腺肿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报告3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肿瘤,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岁。33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平扫层厚10mm,螺距1~1.5。增强扫描取2.5mm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重建。对比剂总使用量80~100ml。结果:所有病例胰腺轮廓均显示清楚,在多方位重建图像上可清晰显示胰腺肿瘤与正常胰腺以及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异、浸润程度,可直接观察到胰管及总胆管扩张程度。结论:多排螺旋CT双期扫描检查,并且行多方位图像重建,是无创性检查胰腺肿瘤的一种有效诊断方法,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患者脑磁化传递成像和DWI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磁化传递成像(MTI)和DWI技术评价肝硬化患者脑内的水代谢异常,分析其与各程度肝性脑病(HE)的相关性.方法 对54例肝硬化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组完成神经心理测试后进行常规头颅MRI扫描和MTI、DWI检查,分别计算脑内6个部位(包括灰质和白质)的磁化传递率(MTR)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肝硬化组各部位的MTR较正常对照组均降低.Child C级的额叶及顶叶白质MTR与Child A、Child B级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各部位ADC值随着HE的严重程度增高,但在HE分级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逐渐降低的MTR和升高的ADC提示肝硬化患者脑内存在弥漫的星形细胞肿胀并与HE分级有相关性,但对鉴别MHE无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4.
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CT表现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目的评价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AMI病例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67.2岁。除1例在诊断次日死亡外,其余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肠系膜上动脉(SMA)梗塞4例,肠系膜上静脉梗塞(SMV)5例,肠系膜下静脉(IMV)梗塞1例。除1例行CT平扫外,其余9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详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直接征象为血管内充盈缺损(8例)。间接征象包括肠腔扩张积液(4例)、肠壁增厚(6例)、薄纸样肠壁(4例)、缆绳征(5例)、肠系膜积液(3例)、肠壁积气(2例)、门静脉积气(1例)及腹腔积液(3例)。结论CT是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的一种快速、敏感、可靠及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联合运用磁共振1H-MRS、DWI和DCE对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0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45例(实验组)和无症状志愿者25例,2组均行常规MR、1H-MRS、DWI和DCE检查。比较实验组肿瘤实体区与对照组1H-MRS代谢产物(Cho、Cr、Cho/Cr比值、LL)的区别;实验组肿瘤实体区与近肿瘤区、远肿瘤区域带内ADC值均数、DCE最大斜率均数的差别以及不同区域带内TIC曲线类型的差异;实验组肿瘤实体区同一部位LL信号强度与ADC值、DCE最大斜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比较三者在肿瘤边界诊断中的价值。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舌鳞状细胞癌肿瘤实体区内1H-MRS代谢产物Cho、LL信号强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肿瘤实体区、近肿瘤区、远肿瘤区内ADC值、DCE最大斜率均数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区域间TIC曲线类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肿瘤实体区内LL信号分布与ADC值呈线性负相关,与DCE最大斜率呈线性正相关(P<0.01)。多体素1H-MRS联合DWI、DCE成像能获取近肿瘤区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 MRI多体素1H-MRS成像可以无创在体反映肿瘤代谢产物;结合DWI、DCE成像,能为手术判定舌癌边界区域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乳腺溢液疾病在乳腺导管造影术中的影像学表现,明确检查之必要性。本组98例乳腺溢液性疾病患者全部同时做普通钼靶摄片及乳腺导管造影摄片,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导管造影表现的分类,无明显异常11例,占11.22%;单纯性导管扩张者14例,占14.29%;导管扩张伴炎症16例,占16.32%;导管扩张伴乳腺增生37例,占37.76%;导管内乳头状瘤16例,占16.33%;导管癌4例,占4.08%。所以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能够增加溢液性乳腺病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29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常规X线检查阴性但临床症状明显,于伤后2 h~7 d内行MRI检查。结果MRI检查显示,29例患者共31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其中股骨内外侧髁8处、胫骨平台以及平台下20处、腓骨小头1处、髌骨2处;骨髓水肿41处;11例多发损伤中"对吻"征7例,2例软骨损伤均伴有同侧经皮质型"对吻"骨折。结论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减少或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破裂穿孔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胃肠道破裂穿孔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5例经手术证实为胃肠道破裂穿孔患者的临床及MSCT资料,回顾性总结了胃肠道破裂穿孔的MSCT表现。结果25例破裂穿孔中胃2例,十二指肠球部5例,十二指肠降段1例,空肠6例,回肠7例,盲肠1例,横结肠2例,乙状结肠1例。MSCT表现有腹腔游离气体、肠壁周围局限性积气、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肠腔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条纹征”),其中4例直观地显示破口,1例造影剂外溢。结论MSCT有利于显示胃肠道穿孔部位及其管壁周围的变化情况,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磁共振扫描及DTI对22例TBI患者(伤后1~7 d)和1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查.行DTI图像后处理得到不同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包括两侧内囊膝和后肢、胼胝体膝和压部的FA值.比较两组相同ROI的FA值,并比较TBI组患侧与健侧对称ROI的FA值.对TBI组FA值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I组各ROI的FA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侧对称ROI比较,TBI组患侧的FA值明显降低(P<0.01);TBI组各部位的FA值与GCS无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DTI技术对白质纤维损伤较为敏感,能准确定量分析损伤程度,可为临床TBI患者的早期确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