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招募吸毒人员 ,调查静脉吸毒人群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静脉吸毒人群中梅毒感染率为15 3% (5 8/ 379)。在单因素卡方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与性行为相关的因素 :近 6个月是否有性伙伴以性交为条件给你提供了毒品、物品或住处 (商业性性行为 )、近 6个月性伴人数、近 6个月新性伴人数、近 6个月与非主要性伴的性交频率和近 1个月是否与非主要性伴有过阴道性交。结论 需加强对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来控制性病和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首次海洛因滥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首次海洛因滥用的发生情况。方法 于2004年5~7月,从社区中搜集吸毒人群,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使用毒品的时间和方式及种类、首次吸毒前吸烟、饮酒、朋友、家庭成员和亲戚吸毒的情况。结果 在调查的451名吸毒人员中,首次使用的毒品均为海洛因,其中,首次吸毒方式为口吸和静脉注射的分别为80.7%和19.3%。从出生到首次吸毒的发生率为4.43/100人年(95%CI=4.02~4.8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FIR:1.47,95%CI=1.22~1.78)、15岁以前开始吸烟(FIR=1.54,95%CI=1.25~1.83)与首次吸毒发生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需进一步了解吸毒人群首次吸毒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静脉吸毒人群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特征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静脉吸毒人群直接和间接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行为学特征。方法 通过访谈和填写调查表,对379名静脉吸毒人员的社会人口学情况、近3个月内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具吸毒方式、性行为等有关的行为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 近3个月内,43.8%(166人)的参加者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具(直接或间接共用);41.2%(156人)的参加者与他人有过直接共用注射器具行为;33.3%(126人)的参加者与他人有过间接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直接共用注射器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人口学变量是汉族。间接共用注射器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较低的文化程度和住自己的房子或租房。近6个月有新性伴的为115人(30.3%)。近1个月与非主要性伴进行异性性交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14.6%(13/89)。结论 静脉吸毒人群中间接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行为、高危性行为普遍,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加强对此类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现场通过6个月随访核实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性以探讨参加者提供虚假联系信息对队列保持率的影响.方法自2003年5月至6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的HIV阴性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6个月随访中,通过现场工作人员和种子调查进入队列的333名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情况.结果本次随访研究对象按约定期限完成回访的占73.3%(244/333).28.5%(95/333)的参加者在队列招募时提供虚假联系信息.提供虚假联系信息的参加者6个月回访率(44.2%)低于提供真实联系信息的参加者回访率(84.9%).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发现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性(OR,6.99;95% CI 4.05-12.07)和民族(OR,2.15;95%CI,1.24-3.75)对队列保持率有影响.结论需进一步研究静脉吸毒人群提供虚假个人联系信息的原因,分析其对队列保持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初次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年5-7月,从社区中招募吸毒人员,调查其社会人口学、初次吸烟、饮酒和吸毒相关行为特征情况。结果:在调查的451名吸毒人员中,82·04%(370/451)在调查前注射毒品;50·33%(227/451)曾经共用过注射器具。从初次吸毒到初次共用注射器具静脉注射毒品的发生率为9·69/1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初次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相关的变量为男性(危险率比值为1·80;95%可信区间为1·11-2·91)、初中以下文化(危险率比值为1·48;95%可信区间为1·14-1·94)和15a以前开始吸烟(危险率比值为1·40;95%可信区间为1·06-1·84)。从初次静脉注射毒品到初次共用注射器具注射毒品的发生率为34·12/1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初次共用注射器具发生相关的变量为男性(危险率比值为1·92;95%可信区间为1·20-3·06)和初中以下文化(危险率比值为1·31;95%可信区间为1·00-1·71)。结论:西昌市吸毒人群中男性、文化程度低和吸烟年龄早是其初次共用注射器具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吸毒人群从首次口吸毒到首次静脉注射吸毒的发生情况。方法于2004-05/07从社区中招募吸毒人群,调查其社会人口学、首次吸毒前吸烟、饮酒情况、首次吸毒的时间和方式及种类、首次静脉注射吸毒情况。结果在调查的451名吸毒人员中,首次使用的毒品均为海洛因,其中,首次为口吸和静脉注射的分别为80.7%(364/451)和19.3%(87/451)。从首次口吸到首次静脉注射的发生率为21.82/100人年(95% CI为19.60~24.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初中以下文化(HR=1.38;95% CI为1.12~1.70)和15岁以前开始吸烟(HR=1.41;95% CI为1.15~1.73)与首次口吸到首次静脉注射发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口吸到静脉注射毒品的时间与文化程度有关,这一转变的发生率也与吸毒人群吸烟早迟有关。但需进一步了解吸毒人群首次静脉注射吸毒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