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海藻糖快速鉴定光滑念珠菌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为“金标准”,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对疑为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进行鉴定及检测结果比对,探讨一种便于临床采用、快速且廉价的检测光滑念珠菌的方法。方法:收集近3年真菌培养阳性菌株,选出在科玛嘉(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孵育48 h后疑为光滑念珠菌200株,比较科玛嘉显色结果,经过37 ℃和42 ℃分别孵育3 h、6 h、24 h海藻糖发酵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待测菌株到种。分析不同待测菌株对于发酵海藻糖的能力,评价海藻糖快速鉴定光滑念珠菌方法的最佳时间和温度,评估并比较科玛嘉显色和海藻糖发酵试验对于鉴定光滑念珠菌的诊断效能。结果:200株待测菌株中,仅有光滑念珠菌有快速发酵海藻糖的能力,42 ℃孵育3 h为海藻糖发酵试验的最佳条件。快速海藻糖发酵试验的正确率为99.00% (198/200),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达到98.66%(147/149)和100.00%(51/51),相比较而言, 科玛嘉显色对于鉴定光滑念珠菌的正确率为79.50%(159/200),敏感性和特异性仅为89.93%(134/149)和49.02%(25/51)。与目前国内经常使用的方法比较,海藻糖发酵试验具有更好的时间 效益比值。结论:快速海藻糖发酵试验操作简便,并且可以在3 h获得鉴定结果,费用低廉,具有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开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术前血清感染性指标,了解感染状况。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的41 305例患者进行术前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 41 305例患者术前血清感染指标阳性有2 061例,阳性检出率4.99%。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3.36%,丙型肝炎抗体(Anti-HCV)阳性率0.95%,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Anti-TP)阳性率0.6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阳性率0.02%。不同性别HBsAg(χ~2=25.04,P0.05);Anti-HIV(χ~2=5.95,P0.05)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术前HBsAg(χ~2=15.36,P0.05);AntiHCV(χ~2=39.20,P0.05);Anti-TP(χ~2=91.86,P0.05)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术前血清感染性指标均存在一定阳性率,为了降低医源性感染,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应广泛开展术前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gren′ssyndrome,pSS) 抗着丝点蛋白B (CENPB), CENPB抗体阳性与抗CENPB抗体阴性的pSS病例实验室检查特点,为pSS的诊治提供更好的帮助。方 法 选取2013—2017 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298 例pSS 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分为抗 CENPB抗体阳性组(87例)和抗CENPB抗体阴性组(211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CENPB 抗 体阳性的pSS患者发病年龄大于阴性组(64.20±10.67)岁狏狊(55.35±13.7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狋 =5.964,犘<0.01)。血清ALP (95.32±56.78)U/L狏狊(74.16±22.78)U/L、GGT (74.05±157.33) U/L狏狊(27.43±40.98)U/L 和IgM (2.04±1.85)g/L狏狊(1.50±1.17)g/L 水平高于阴性组,AMA M2的检出率较高16.09% 狏狊8.0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P:狋=3.262,犘<0.05;GGT:狋= 2.645,犘<0.05;IgM:狋=2.515,犘<0.05;AMA M2:χ 2=4.27,犘<0.05)。结论 抗CENPB抗体阳 性的pSS患者实验室检查特点与抗CENPB抗体阴性患者有差异,部分患者肝脏受累明显,可能是pSS中 的一个类型。 关键词:抗着丝点蛋白B;干燥综合征;AMA M2;自身抗体;实验室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3 0234 0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4岁无龋儿童非刺激性和刺激性唾液中IgA、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总蛋白含量的差异,为研究婴幼儿的唾液成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北京市区94名3~4岁无龋儿童刺激性和非刺激性唾液各2ml,测定唾液中的IgA、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总蛋白的含量。结果:女性非刺激性唾液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男性(P<0.05);其余各成分在男性和女性唾液中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刺激性唾液中IgA含量显著低于非刺激性唾液(P<0.01),而乳酸脱氢酶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非刺激性唾液(P<0.01);刺激性和非刺激性唾液中,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3~4岁儿童刺激性和非刺激性唾液中蛋白成分不同,男女间唾液蛋白成分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4岁有龋儿童和无龋儿童非刺激性和刺激性唾液中IgA、乳酸脱氢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的差异。方法分别采集98例有龋儿童和94名无龋儿童非刺激性和刺激性唾液,测定上述各成分含量。结果非刺激性和刺激性唾液中IgA、乳酸脱氢酶和溶菌酶含量有龋组均显著高于无龋组(P〈0.01),非刺激性唾液中碱性磷酸酶含量有龋组显著高于无龋组(P〈0.05);但刺激性唾液中碱性磷酸酶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刺激性和刺激性唾液中IgA、乳酸脱氢酶和溶菌酶升高可能与婴幼儿龋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厌氧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1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应用API 20A试剂盒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Etest方法检测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类型及厌氧菌耐药情况。收集6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记录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1例脓液标本均培养分离出细菌,其中单纯需氧菌感染6例(9.8%),单纯厌氧菌感染7例(11.5%),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48例(78.7%)。厌氧菌感染总例数为55例(90.2%),共分离出 81株厌氧菌。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阳性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疮疱丙酸杆菌(Pemphigus propionbacterium),上述3类革兰阳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阴性厌氧菌为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上述两类革兰阴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甲硝唑、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48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治愈率达到81.3%。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性感染,其中厌氧菌占有较高比例,厌氧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检测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不同缓冲液和不同裂解方法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ALPase)活性的影响 ,建立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和条件 ,为研究骨代谢异常及骨质疏松症等骨病提供简便可靠的检测手段。方法 采取经体外培养 72h的成骨细胞 ,制备上清液、细胞裂解液和细胞反复冻融液样本 ,分别用二乙醇胺 (DEA)、碳酸盐 (CO=3)、2 氨基 2 甲基 1 内醇 (AMP)等 3种不同缓冲液种类的试剂 ,测定上述液体中的ALPase活性。结果 使用DEA缓冲液的 3种样本的测量值都为最高 ,且不精密度 (CV)较其他两种缓冲液小 ,各组比较分析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使用 3种缓冲液试剂 ,均以裂解液中ALP活性最高 ,而冻融液次之 ,上清液最低 ,分析结果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用DEA缓冲液测量细胞裂解液体外培养成骨ALPase活性的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遵循以菌斑控制为导向的牙周治疗理念,对牙周维护期复诊患者,赤藓糖醇喷砂、传统超声清除菌斑及残存牙石治疗,比较治疗时间、舒适度、患者感受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同时,探讨喷砂和超声洁治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状况。方法 20名全身健康且不吸烟的牙周维护期患者,采取左、右侧自身对照的分口设计,治疗前菌斑染色,试验侧及种植体采用赤藓糖醇喷砂、对照侧采用传统超声清除菌斑,两种方法彻底清除菌斑和记录治疗时间,并比较舒适度及患者感受。最后超声清除牙面残存牙石,橡皮杯+抛光膏抛光牙面。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测量天然牙及种植体的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出血指数、牙龈退缩)。使用100个培养基,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平板暴露法(沉降法)检测患者、医生和助手胸前30 cm的菌落数目。治疗前10 min、喷砂时和超声洁治时及治疗后10 min,检测距患者150 cm边台面的菌落数。结果 两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较基线均有改善,但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喷砂治疗后3个月种植体的探诊深度、改良龈沟出血指数较基线减小,治疗后6个月改良龈沟出血指数仍较基线减小。喷砂组医生侧及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某口腔专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7—2021年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调查合格送检细菌培养标本1 672份,分离出目标病原菌1 055株,其中MDRO 142株,检出率13.5%;MDRO以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氏菌最为多见,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占45.7%;MDRO主要来源于伤口及下呼吸道,分别占79.3%和18.6%;患者所患疾病类型主要为口腔癌、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良性肿瘤及颌面部创伤,分别占49.3%、24.3%、15.0%和10.0%。结论 某口腔专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MDRO感染分布广泛,应加强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MDRO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